常青青說道“那是,他要想到了什麼問題,半夜不睡覺都要披著衣服起來查資料呢。”
時聞一指牛“所以現在有了豐厚的報酬。”
這頭牛沒什麼問題,也提前檢疫過了,就可以進入宰殺階段了。
現代化養殖更加文明,雖然他們是專業的養牛戶,但大部分時候,宰牛還得送到專業的工廠裡去。
在那邊,工廠會幫忙檢查牛的狀態,再看手續是否合法,然後會儘量讓牛在無痛中死亡。
傅蒙說的宰牛的人就是工廠那邊的人。
他們檢查過後,確定沒問題就可以把牛拉到工廠裡去了。
時聞也檢查過,說道“拉走吧。”
傅蒙“那我跟過去看看,等會兒再回來,你們在家喝茶,我一會兒就回來了。”
最近的工廠就在鎮郊,一來一回一個小時都不用就可以處理好了。
畢竟用機器處理比人手快多了。
其他人要留在傅蒙家喝茶,時聞卻不適應這熱鬨的景象,乾脆說道“我跟你一起去吧,正好去看看那邊的工廠是什麼情況。”
傅蒙也沒反對“那你坐我的車。”
他們直接開著車,跟在屠宰場的車後麵。
屠宰場的人很快就把牛運走了。
到達工廠之後,屠宰場的人又驗了一遍手續,確定這頭牛是檢疫合格的健康肉牛,然後才拉去加工間處理。
因為已經到秋天,現在算是一個屠宰的高峰期,送來屠宰的動物還挺多。
除了牛之外,還有一部分馬跟駱駝。
這邊沒有專門的肉馬,都是一些衰老和體弱的馬,也有一些受傷的馬。
時聞看了一眼,沒有仔細看。
牛他倒多看了幾眼。
這邊的牛大多是本地褐牛,作為一般人的家養牛,褐牛們的狀態並不算好,養得好的不多,大部分褐牛的毛發都比較暗淡,骨架和體態有多少有點問題。
要是讓時聞購買,他應該不會買類似的牛。
時聞算是看出來了,儘管大家都是養殖戶,但專業的養殖戶還是挺少的。
大家更多的是憑借著祖輩傳下來的經驗養牛,而不會專門學習現代化的飼養方法。
這也是為什麼養殖的效益一直不太高的原因之一。
粗放型的養殖太難賺錢了。
同樣都是褐牛,同樣養殖兩到三年,傅蒙家的褐牛體重差一點達到兩千斤,送過來的這些褐牛大部分也就一千斤出頭,好幾頭褐牛甚至沒到一千斤。
花費同樣的時間和差不多的成本,最後的產出差彆如此之大,送到市場上,價格的差距更是能達到數倍。
時聞從牛主人們黝黑的臉上收回目光,決定等他把牛培育出來了,再開展牛的種質改良計劃。
不要求每家的肉牛體重都能達到傅蒙家肉牛的狀態,不過隻有他家肉牛體重的一半還是太誇張了。
工廠的工人們很快就把宰殺好的肉牛推出來了。
牛皮、牛頭、牛內臟等已經分割好,放在一個個箱子裡。
這邊隻做統一的宰殺,進一步的處理就是養牛戶的事了。
傅蒙檢查過後確定沒問題,簽了字,然後對時聞說道“我們回去吧,看看這牛肉的質量怎麼樣”
時聞“我已經看過了,比我想象中得要好。”
傅蒙作為專業的養殖戶,心中也是有數的,因此此時臉上掩飾不住的得意“是吧,我剛剛看了一下,我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