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黃沒時間像教導真修一樣教導信仰修士,隻能通過這種神授的方式傳遞消息。
目前看來效果不錯。
魂種是神授,一些秘密也是神授,這樣省事的辦法一定要保持住。
魏虔誠知道自己可以借用神力,施展類似呼風喚雨的能力時,多少有點不自信,怕自己不成功。
但剛才話說到份上了,事情的演變也到了關鍵地點。
出於對道主的信任,他施展了一次,儘管神力消耗不小,但成功了。
在南市,這裡信仰之力最是凝聚,神殿也足夠多,不會有失敗的可能。
在彆的地方不敢保證,這裡是可以的。
如同魏虔誠比喻的神力通道,南市的神力通道最好,所以幾乎沒有失敗的可能。
要是在一個偏遠的地方,神殿建立沒多久,靈性剛誕生,信徒也少,就不一定成功。
同時,魏虔誠也知道了,原來超凡就可以從天網中吸收信仰之力,不需要隻待在神殿中。
這樣,將會大大的解放信仰修士的弊端。
不像之前,之前也能離開,但自身是個儲存容器。
能多強全看儲存了多少,釋放了難得到補充,隻能回神殿中吸收。
現在可以通過天網吸收,隻要神國內就不怕神力消耗。
眾人散去了。
帶走了信仰修士超凡的消息。
帶走了一種責任和使命感,今後要擴張神國,建立神殿。
最重要的,是帶走了自信和未來的期待。
魏虔誠見眾人離去,揮揮手讓自己的兒子魏忠心也退去。
他剛步入超凡,還需要穩固一下,越需要消化一下神授的消息,整理一番做出計劃。
他是超凡的同時還圓滿了觀想圖,等於一次跨出了兩步。
這些都需要掌控和熟練,也需要為今後的修行做準備。
信仰修士要進步,和真修一樣,一階需要感悟玄妙,是最初的一。
不管領悟哪種玄妙,都是道一。
道二是二階的領悟陰陽。
比如一階感悟了火的玄妙,這是道一。
二階就需要劃破陰陽,陰火和陽火的感悟。
三階是道三,可以是精火氣火神火,也可以是日火月火星火,也可以是天火地火人火等等。
這還是循規蹈矩的三階感悟,不走尋常路的,三才完全可以是甲木,庚金,丁火三者。
或者壬水,辛金,戊土。
甚至你夠強可以玄黃那樣,造化、輪回、歸墟。
總之三是變化,是泛指,全看個人的感悟。
三生萬物,同樣是一種變化,也代表浩瀚和道之萬千。
四階真我是在這萬千中尋找一個本命。
本命並不神奇,適合什麼,喜歡什麼,什麼就是本命,也叫天命。
融入其中,以此為真,這就是真我,也是融合入天地玄妙中。
天地不死,玄妙就不死,玄妙永存,修士就永生。
本命玄妙結合自身的領域,就是如丁火領域,丙火領域,日火領域,精火領域等等。
同上,這也是走尋常路的。
不走尋常路的你可以嘗試融合兩種,或者三種玄妙中。
不是必須隻能一個。
做不到兩個是自身不夠強,不是天地不允許。
隻要夠強,如玄黃打算神融歸墟,氣融輪回,精融造化。
天地沒有為修士加蓋,隻有自己給自己加蓋。
需要指出,玄妙是不分高低的,看似玄黃的很強大,但四階之下,那有什麼強大和弱小的區彆。
玄妙的階段根本對比不出強弱。
就算一個一萬的極限,一個八千,一個五千極限。
可四階之下的玄妙階段,修士隻能施展出一百,這怎麼可能有強弱的區分?
玄妙之上的法則都難以分出,可能隻有更上層的天道,乃至大道階段,才有強弱的區分。
何況從來沒有弱的道,隻有弱的人。
強者自己開道,弱者給他強悍的道也白搭。
……
接受了神授的一些隱秘,魏虔誠恍然大悟。
“法則就是規則,詭異是規則的碎片,因為法不會破,隻有承載法的規則可以碎,因此萬界融合載體破碎,有了詭異,…如此說來,四階真我是參悟法則的開始,四階下是參悟玄妙融合玄妙的過程。”
魏虔誠對修行有了前瞻性的了解,明白了最基本的大概。
萬變不離其宗,一到三是領悟玄妙,四階是融合玄妙。
四階玄妙的融合,是玄妙的頂點。
想要繼續進步就要參悟法則,然後同樣的路,參悟法則融合法則。
“真修是參悟天地玄妙,我們是參悟道主的神性,這神性就是信仰修士的玄妙。……如此說來我們起碼比真修好一點,天地難以捉摸,而道主可以為我們開一扇方便之門。…嚴格來說道主是可以灌頂信仰修士的,讓一個信仰修士直接到達頂點的。”
魏虔誠如此理解道。
他的理解是對的。
對玄黃來說,的確能做到灌頂信仰修士。
把自己懂得玄妙和感悟直接烙印在一個信仰修士的本源中。
隻要再提供支撐起玄妙的能量和身軀,就能瞬間造就一個不超過玄黃修為的信徒。
隻是玄黃沒這麼做,今後也不會。
信仰修士想要進步,隻能自己修煉和感悟。
甚至擴大一點,玄黃不僅能催生信仰修士,也能如此催生真修,畢竟真修也是他鎮壓神魂的。
法也是他的法,和信仰修士幾乎差不多。
這個萬界融合的世界,規則破碎中,天意扭曲中,不這麼做沒有彆的超凡路。
……
ps:求正版訂閱,隻漲收藏不漲訂閱。以前收訂比十五比一,現在都要二十五比一了。
最近更新少,不敢大聲說話,但大佬們正版訂閱支持一下吧。(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