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洛氏女一生不嫁的比例遠遠高於洛氏子,洛氏子尚且還會被家主安排相親結婚,洛氏女真就全憑自願,許多洛氏女除了完成家族交待的任務,比如治理昭城的各項事務,以及研習經典之外,一輩子就待在姬昭的神廟之中。
洛氏女為家族的興旺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眾人的麵前擺著厚厚的一遝紙,所有人的臉色都比較認真,洛無疾輕咳一聲道“曆時一年,這份報告終於搞了出來,都看看吧。”
這份報告就是大漢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對洛氏態度的一份報告。
這麼一份報告所付出的人力成本、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即便是在現代社會都是極大的。
在這個時代,或許隻有洛氏才有閒錢,有精力去搞這麼一份報告出來。
不過這份報告畢竟關乎著洛氏的路線調整,所以花費再大的代價,也一定能弄出來。
這份報告中的內容或許有偏差,但洛氏調查的時候自然不會玩弄文字遊戲,而是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好好的梳理了一番洛氏目前的定位。
階層越往高,資料就越難弄,隻能通過引導來側麵判斷他們的意圖,畢竟一上去就問你怎麼看待洛氏,就算是互相敵對,那肯定也會說兩句漂亮話迷惑。
眾人紛紛從報告中取出開始翻看,姬昭有些好奇的將神識掃過,然後開始和聲望係統之中的一一對照,這份調查報告是比聲望係統更加詳細的,不過真實性自然不能和聲望係統相比較。
姬昭大部分的能力都可以加持給家族,但是唯有係統是絲毫一點都沒有遺漏,否則憑借著聲望係統無意之間透漏出來的信息,再加上現實的各種調查,能掌握的信息是難以想象的。
洛盛主持了這一次的調查,見到眾人都開始翻看,於是朗聲道“這一次的調查按照力量大小和身份不同將大漢的階層分為了許多個層級和不同身份,從皇帝到皇室中的宗親和外戚,然後是不同支係的諸侯王,不同派係的列侯,天下的主要商賈,那些小地主,手工業者,學子,以及最後的普通百姓和王侯封國中的百姓等等。”
這份報告的分類駁雜而眾多,最麻煩的不是調查,而是怎麼從這些調查之中將信息提煉出來,得到家族所需要的東西。
“天下在一人,一人之重,重逾泰山。”
“喏。”
洛無疾的聲音淡淡的,眾人齊聲喏道,這一人自然就是天子,是大漢的皇帝,現實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皇帝的分量就是比天下其他人重的多。
若不是洛氏的存在,更稱得上是生殺予奪,任何家族的存續,最關鍵的就是皇帝的態度,若是皇帝針對,管你是什麼外戚豪門,功勳貴族,通通都要死,曆史上的竇嬰,周亞夫都算是死的冤的。
洛氏麵對皇帝的境地稍微好一些,但皇帝的態度同樣很重要,天下人是認皇帝的,這一點從洛盛說要限製皇帝時,南陽郡守婁懷驚詫莫名的態度就能夠看的出來。
如果把國家比喻成一個大倉庫,皇帝比喻成大倉庫的主人,那南陽郡守婁懷就像是一隻碩鼠,在偷倉庫中的糧食,而洛氏則直接給皇帝加了一道籠子,然後和皇帝說,籠子外麵的糧食歸我,裡麵的糧食歸你。
眾人主要是翻看從孝武皇帝開始,還有孝鼎皇帝劉進生前的言行,以及現在皇帝劉旦的言行以及旁敲側擊的言語。
再往前的皇帝態度沒有什麼參考價值,那個時候有東阿侯洛新、洛景,這兩人和漢廷的皇帝之間,可以用親如一家來形容,尤其是東阿侯洛新娶了魯元長公主,聯姻和血緣永遠都是拉近關係最管用的招數之一,即便是現在洛新的地位在漢廷之中都不一般,甚至隱隱超過了洛陵,畢竟在現在的大漢高層中有大量洛新的子孫。
“報告中所顯示的情況遠比我們想象的好,根據史料記載以及家主對孝武皇帝的回憶,孝武皇帝劉徹對洛氏的主要態度是為我所用,孝武皇帝……
很自信!”
洛無疾聞言忍不住笑起來,在他還年輕的時候,孝武皇帝是他的主君,二人之間的關係,雖然不如劉徹和霍去病這父子兩人,但依舊超過普通的朝臣。
主要原因是,過去的皇帝,受命於高高渺渺的蒼天,而劉徹發自內心的認為自己是素王所降生的天子,是受命於素王上皇,所以和素王留在人間的血脈應當親近,理由很離譜,但是非常符合劉徹的腦回路。
“孝武皇帝對家族很信任,按照家主的記憶,孝武皇帝曾經說過‘朕乃素王之子,爾乃素王之裔,便如宗室一般’。”
洛無疾微微點頭道“孝武皇帝的可以跳過,他是古今難見的聖王天子,看問題直達本質,不會對洛氏動什麼心思。”
越是聰明睿智的人,越會謹守本分,劉邦強就強在,那麼大歲數了,竟然還英明神武,還能橫掃天下,大多數的皇帝到了他那個年紀都已經開始昏聵了。
洛氏眾人聞言便將劉徹的資料放到一邊,伸手拿起了孝鼎皇帝劉進的資料,對劉進眾人忍不住就皺起了眉頭,這位皇帝沒什麼大問題,算是個好人,隻有一個問題,卻很致命,那就是不傑出!
“孝鼎皇帝劉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