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齊心,將士用命,百姓支持,天下大勢為我們所控,滔滔江河,誰能阻擋?
誰會阻擋?”
洛斯這番話既是振奮人心,又是暗中警告,不注重天下的人心,現在劉旦的下場,就是日後你們的下場。
“英侯您說的是對的!”
所有人都不知道在河西四郡的土地上,同樣發生了這樣的對話,河西四郡起義的消息讓西域諸王大為震撼。
直到現在才明白了洛世出征時所說的話,“西域都護府的軍隊要留下一半防備烏孫、大宛這些不安分的國家,神廟軍同樣要留下,進攻河西不需要這麼多軍隊,人心在我,自然有人率軍來投。
我從西域一路起兵向東,以奉天靖難之名,要征調十萬大軍隨我進入關中!”
……
長安貴族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對於朝廷和關東諸侯之間具體的戰爭形勢可能不太清楚,但是關東諸侯攻陷了哪些城池還是大致知道的,尤其是關東諸侯就是明牌打,製造輿論和精神壓力。
“不忠不義的悖逆禽獸攻破了虎牢關!”
有人故意詆毀著靖難軍。
“來自關外的奸惡逆賊進入了滎陽!”
僅僅幾日消息就發生了大變化,“前往洛陽去阻止逆賊,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根本就不是正義之師,陛下這些年對長安百姓如何,難道還不值得相信嗎?”
人心如水,煽動起來是很簡單的,很多關中人已經開始相信了,若不是洛氏在對麵,威望太高,信譽太高,恐怕這個時候已經自發拿起武器參軍了,最重要的還是關中情況沒有關東那麼嚴重,桑弘羊畢竟生活在關中,他沒敢那麼做。
“關東的叛亂者占據了洛陽!”
局勢簡直堪稱一日三變,堅城險關就像是紙糊的一樣,這下劉旦什麼都不在乎了,直接強行從關中征調壯民,又從民間收刮糧草軍需補充軍隊,組建一支大軍,他要親自上陣和關東諸侯一決高下!
關東諸侯一方攻陷了洛陽之後,大為振奮,占據了這裡,“得到了洛陽,南陽近在咫尺,河東唾手可得,這是昔年諸國之勢啊,關中擋不住!”
是的,關中擋不住,這是所有人的共識,昔年諸國攻秦會失敗是因為人心不齊,否則秦國是萬萬阻擋不住的,現在關東諸侯上下一心,而且已經到了洛陽,人力,物力,朝廷都已經大勢已去。
“諸君,行百裡者半九十,萬萬不可在這個時候產生驕墮之心,我們還沒有徹底勝利。”
“現在擺在我們麵前的就是三條路,一是從洛陽順著崤函古道叩關進入關中,一個就是進入南陽從武關進入關中,另一個就是進入晉中,然後度過大河。”
這三條路各有優劣,函穀關已經失去了往日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但依舊是天下有名的險關,進入南陽則風險太大,南陽中的漢室宗親沒人知道會做出什麼。
“分兵!”
一個出乎意料的聲音響起,眾人紛紛望著來,臉上帶著疑惑,“我們的兵力太多了,不論哪一個方向都是浪費,根本無法發揮我們兵多將廣的優勢。”
眾人眼前一亮,是啊,關東聯軍現在占據了天下七成的人口,兵多將廣,就算是分兵叩關都能完全輪換,沒經過多少波折,聯軍很快一分為三,經過短暫的休整,將最後的存糧全部取出,再次踏上了征途。
追求速戰速決的關東諸侯根本沒有時間去組織恢複生產,現在就是搏命的時候,關中同樣如此,劉旦根本不在乎今年不種下春苗來年怎麼辦,他強行征召關中的民眾,大量的徭役和兵役被攤派下來,雙方都把刀子磨到了最快,要一擊捅死對方。
進攻函穀關的最先開戰,血肉連天,慘烈無比,進入南陽的軍隊迅速聯合了一部分漢室宗親擊潰了另外一波,然後合軍進攻武關,關隘之前,血肉紛飛,喊殺之聲地動山搖,關東聯軍士氣如虹,關內的守軍則在投降和對抗之中搖擺不定。
“關東諸侯攻破了函穀關!”
“關東諸侯攻破了武關,進擊藍田!”
“關東諸侯渡過了大河!”
一道道消息在關中的大地上瘋傳,“西域聯軍攻入了隴西郡!”
不斷傳來的消息就像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劉旦的心態徹底崩了。
“靖難軍到達長安城外!”
長樂宮中,劉旦憤怒的殺死勸降的使者,憤怒的嘶吼著,“朕絕不投降,給朕披甲,朕要和這群逆賊決一死戰!”
元正十五年四月昧爽,諸侯朝至漢郊驪山,乃誓。
關東諸侯欣然,曰“威矣,西域之人!威矣,東土之人!
漢室宗親,諸王列侯,群雄豪俠,商人,匠人,農人,樂矣。”
諸侯三鼓,祭祀素王上皇,又曰“今帝用奸邪之言,自絕於天,自絕於地,自絕於民,毀壞三正,離逷人道,以致黎民失所,百姓苦難,故今發維共行天罰,遵從祖宗,奮起揚威,震懾暴虐,不可再,不可三!”
誓已,諸侯會者兵五十萬,甲兵五萬,馬十萬匹,陳師驪山。——《史記·戾帝本紀》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