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踐踏廟號體係!_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十二章:踐踏廟號體係!(1 / 2)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夜色朦朦天上帶著一輪猶彎鉤之月,長安延綿不絕的建築在夜色下隱沒,大半個長安城漆黑一片,皇城中處處大亮,貴人區域中有星星點點的光。

大將軍府中,燈火通明,夜晚時分,卻有不少人聚在這裡,眾人圍著曹承嗣而坐,都是曹承嗣的親信,曹承嗣摩挲著手下的扶手,緩緩道“如今國中初定,今日將諸位召集而來,是有一番話要交待。”

眾人立刻都直起腰板,垂首聽著曹承嗣言語,曹承嗣微微笑道“皇帝年幼,需要賢臣輔佐,如今有幾位大臣共同輔佐皇帝,然而人無首不能行。

自古以來,從未聽過有幾位臣子輔政而不分上下尊卑的。

現在這般,我認為是取亂之道,諸位以為呢?”

眾人聞言當即應和,“卑職以為左將軍所言有理,且國家有能者居之,左將軍有匡扶天下的才能和誌向,應當成為執大魏之牛耳者。”

雖然沒人直接明說,但所有人都知道曹承嗣這是發出了奪權宣言,要開始準備鬥倒其餘的輔政大臣,成為大權獨攬的那個人了。

在魏國中,有這樣的“優良”傳統。

當年曹睿讓曹爽和司馬懿共同輔政,輔佐曹芳,最後的結果是曹爽和司馬懿爭鬥激烈,甚至發展到生死相向,曹爽大權獨攬,司馬懿完全失去了權力。

有這樣的優良傳統在,曹承嗣又怎麼會甘心和其他人一起輔政呢,況且權力這種東西,曹承嗣有一句話說的很對,必須要有一個領頭之人。

曹承嗣的堂弟,也是他從小到大的玩伴,河東王的三子曹成沉吟後抱拳問道“兄長,現在朝廷初定,先帝的那些舊部該要如何去處理?

涼州和益州都有大行皇帝的人,尤其是益州,鎮守益州的將軍就是先帝的人,弟擔心他會因為先帝的事,而背叛大魏,益州士族也都是首鼠兩端之輩,隻想在蜀中苟安,指望他們是不可能的。”

魏國重用宗親在洛水之誓後是貫徹到方方麵麵的,不僅僅是朝中重用宗親,各方麵的鎮守大將就更不必說。

鎮守益州的將軍自然依舊是宗親,而且還是曹髦血緣上的近親屬,是曹髦未曾過繼給曹睿前的叔父。

但正是宗親,才更可能害怕被朝中弑君之人清算,人的利益是不因血緣身份而變化的,正如燕國慕容氏奪取燕氏皇位時,還有燕氏皇族站在慕容承光一邊一樣。

曹承嗣臉色微變,若是鎮守益州的大將背叛,那魏國將遭遇重創,將會徹底變成中原四國中最弱的那個國家,而且僅僅憑借關中和涼州,真的能夠扛得住燕國的繼續進攻嗎?

曹承嗣可不是為了做亡國之君的,他的目標是成為那個一統六合八荒的承天受命之人。

益州曹律會不會背叛?

曹承嗣捫心自問,如果不做什麼補救,隻要梁國願意接納,那曹律是一定會背叛的,這都不需要如何去思考。

必須拖住曹律,至少短時間內不能讓他投向梁國。

這個念頭幾乎在瞬間出現在曹承嗣腦海中,“諸位認為該要怎麼辦?”

先是一陣沉默,然後有人提議道“如果真的想要穩住曹律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將他召回朝中,暫時將他穩在蜀地,許諾在他生前不將他召回來,讓他成為真正的封疆大吏,這樣他就能感受到朝廷的誠意。

等到國中的局勢徹底穩定,之後再做什麼,那就有裕度了。”

這番話和曹承嗣的想法不謀而合,就是一個字,拖字訣!

先把現在的魏國穩定住,至於以後的事情,一件件的解決,總有全部解決的一天,現在就是要控製著局勢,不讓它往更差的局麵滑落。

至於將曹律封成封疆大吏會不會讓他尾大不掉,那不是曹承嗣現在考慮的問題,隻要梁國不變強即可。

“不僅僅是曹律的問題,還有其他人,或者說是整個大魏中,和先帝有關係的臣子,都有這種問題,如果不解決,大魏現在的政治危機就不能解決。

如果人心不能安定下來,我們大魏就會在諸國的競爭中落在後麵,甚至陷入亡國的危機中。”

曹承嗣沉吟了一番,腦海中漸漸浮現出一些東西,他將之講出,滿堂震驚,爭論幾番,漸漸歸於平靜。

翌日。

太陽照常升起,自政變後,大朝會的頻率比過去那些年多了太多,這麼高頻率的大朝會,自然不是商量政務,而是給所有人一個溝通的場合。

太後抱著皇帝出現在大朝會上,四位輔政大臣站在所有人之前,這四人全部都是曹氏宗親,以曹承嗣的威望,自然不可能全部繼承曹林的政治遺產,他能一躍而起,已經是占據了身份和政變時的得利。

群臣站在殿上,曹承嗣上前,他要開始講昨晚所商議的,當然他不可能說曹律可能會背叛,弑君這件事沒有證據,在魏國官方層麵上,這是梁國奸細以及被梁國收買的宦官一起做的。

在眾人的目光中,曹承嗣高聲開口道“諸位同僚,近日在國中有一些流言在彆有用心的人之間流傳,本公很是心痛啊。

這些人難道是要毀了大魏的名聲和社稷嗎?

這些人難道不知道這些話會成為敵國刺向我大魏的刀劍嗎?

這些人難道不知道這樣隻會讓親者痛,仇者快嗎?

本公聽到了列祖列宗在唾罵,本公聽到了大魏的百姓在厭棄,本公見到了無窮的血淚,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先帝崩於奸人的手中,這是我們所一起確定的,青史上記載著,就算是山無棱也不能改變,就算是黃河消失也是真相,但是先帝的些許舊部,擔心先帝是死於國中大臣之手。

本公深深的悲痛,我們本是袍澤,卻落到了現在這種相互懷疑的境地,本公又深深的理解他們,因為他們對先帝的忠誠,就如同本公對陛下的忠誠一般。

本公在長安城,於是能夠知道真相,他們都遠在千裡之外,不能知曉長安城的局勢,於是被奸人和謊言所迷惑,這是合理的。

本公認為,為了不發生同室操戈之事,為了不讓燕國和梁國能夠趁此機會進攻我大魏,給予鎮守益州的鎮南將軍曹律更大的恩典。

讓他知道,朝廷對他的忠誠是萬般認可的,本公建議,擢升曹律為征南將軍,食邑增加一千三百戶,再加使持節,讓他世代鎮守益州,有了這些,想必他能夠知道朝廷的誠意了。”

嘩!

曹承嗣此言一出,立刻就在宮殿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但凡是對政治敏感的人都知道,曹承嗣這是在安撫先帝舊部的人心,然後就聯想到益州可一直都是梁國和魏國交鋒的重點,曹承嗣這是擔心曹律直接投降梁國,才許下這樣的重諾。

但這種直接分陝而治的賞賜,還是有些超過眾人的心理底線,而且僅僅這些不一定能安撫住曹律的心,這種政治承諾,在魏國中早就沒人相信了。

實在是魏國從建立的時候,就卸磨殺驢,而且短短幾十年實在是太亂,讓人心中都不安穩,越是現在給的多,曹律可能就更擔心,這是緩兵之計。

雖然在某種情況下,的確是沒錯,這就是緩兵之計,等有機會,曹承嗣肯定要將曹律抓回長安生吞活剝的。

曹承嗣見到所有人都在沉思,沒有什麼人反對,於是又說道“本公還有一個想法,現在就講於諸位聽,本公認為先帝於我大魏有大功德,應當給先帝上廟號,以向後世誇耀。”

廟號!

在曹承嗣說出這句話後,整座宮殿都安靜了下來,幾乎是落針可聞,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望著曹承嗣,他們無法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麼。

廟號?

給先帝曹髦上廟號,他配嗎?

但曹承嗣神情肅穆,完全沒有半分開玩笑的心思,那些心思活泛的人立刻就猜到,這還是在向曹髦的那些舊部示好,這是要徹底的蓋棺定論,但用廟號來蓋棺定論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當即就有人高聲問道“左將軍,廟號製度事關重大,先帝的確是有大功,但上廟號是不是有些不妥?

在漢朝時,隻有漢太祖、漢仁宗、漢太宗、漢高宗、漢中宗、漢世祖這六個廟號,除了漢仁宗之外,另外五人都是能夠競爭古之聖王的君王。

我大魏,是不是……”

他說話還是比較委婉的,沒有直接說曹髦不配,況且就連曹操都沒有廟號,曹髦怎麼可能得到廟號這是眾人普遍的心理。

曹承嗣內心中一陣嘲諷,這些人腦子完全轉不過來,什麼傳統,那有什麼用,隻有利用這些規則的人才能夠得到更多。

他肅然道“諸位,漢朝的君王的確是有大功德,但我魏國的君王並不比漢朝差,諸位不可厚彼薄此,如今之世,誰能比先帝更有資格取得廟號呢?”

這問題問的就讓人很難回答,難道他們還真的能找到一個外國的君王去說,比曹髦更強嗎?

曹承嗣環視一周後說道“看來諸位同僚都是認可本公之言的,本公就知道,先帝乃是天縱之姿,得到一個廟號,豈不是輕而易舉。”

曹承嗣實在是過於離譜,有些要臉的士人受不了了,直接出列大聲問道“左將軍,下臣有一言想要問,就連武皇帝和文皇帝以及明皇帝都沒有廟號,難道您認為先帝得到廟號是合適的嗎?

武皇帝開創魏國都沒有得到廟號,後世子孫又有什麼資格能夠得到廟號呢?”

殿中大部分人都不由自主的點點頭,是啊,說的對啊,就連打下現在魏國基業的武皇帝都沒有廟號,文皇帝也沒有廟號,曹髦有什麼資格,就連天下都沒有一統,上廟號實在是丟人。

曹承嗣卻不這麼覺得,曹髦會不會被笑,他不在意,但這能表現出自己對曹髦的忠誠,這就足夠了,這麼好的東西他都給曹髦上了,誰還能說自己對曹髦不忠心。

如果不是諡號這東西給姬昭看,曹承嗣還有一點點敬畏之心,當然也是因為魏國其他人也有敬畏之心,不讓曹承嗣亂搞,曹承嗣一定給曹髦選一個上好的諡號。

聽到士人的問話,曹承嗣仿佛恍然大悟的說道“這是本公的疏忽啊,隻想到了給剛剛崩逝的先帝上廟號,卻忘記了列祖列宗也是可以追封的,本公認為應當給武皇帝上太祖廟號,給文皇帝上太宗廟號,給明皇帝上高宗廟號,有了這些廟號,想必列祖列宗在九天之上也能夠顯耀起來,這是作為子孫的一些孝心。”

靜!

殿中又是一片寂靜,曹承嗣是故意的,誰都能看的出來,他又不是個傻子,怎麼可能聽不出來這話中的意思,他早就準備著給曹操他們都一起發廟號,他就是故意等一個人提出來。


最新小说: 送外賣的我,開局被天災附身 俠客行無敵石破天亂殺三界六道 金牌尋寶人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敵國 朱顏執鼎 夏鼎商鼐 心神變 影中先生 穿越後我成了人生贏家 驚!獸世萬人迷竟是純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