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人聞言僅僅跟在身後往外湧去,齊齊往洛氏的宗廟而去。
……
話說一眾新學黨人從洛氏離開後,次相臉上泛滿冰霜,其他人都沒敢說話,良久他終於緩緩咬著牙說道:“洛氏實在是欺人太甚。”
同行者中還有幾人回想著洛承運說的那句話,“你們用百姓打敗了皇帝,但是最後卻背叛了他們,真是無恥啊。
你在這裡指責我洛氏怎麼不為國出力,試圖站到道德的至高點,你說我洛氏是皇族舊時代的維護者。
那我就告訴你,我洛氏從來都是遵從祖宗的命令行事,從兩千年前,素王老祖就定下了人本的思想,所以我們一直都為天下而戰。
但歸根結底,我洛氏,乃是順天應人!”
順天應人四個字對他們的震撼很大,因為在不同的時代,這四個字的威力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在從前,比如周王朝甚至更往前的時期,或者在漢朝時期,天的存在是毫無爭議的。
那個時候人對天的敬畏也是高到了極點的,幾乎在任何地方都敬畏著天。
但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人的作用越來越被強調,尤其是從洛氏開始準備北遷之後,這麼多年下來,天已經沒有高不可攀了。
否則也不會出現新學黨這種政黨。
洛氏很多年沒有再說過順天應人這種話,現在突然提起,怎麼能不讓人心驚膽戰呢?
那些刻意被壓製住的恐懼,又漸漸浮上心頭。
“次相,洛承運最後說的那些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洛氏又有什麼發現,傳說中的老祖宗素王……”
次相立刻寒聲道:“不要自己嚇自己!素王的神聖肯定是假的…吧?”
他們的猜測的確是很準,洛氏之前很多人接受不到姬昭的消息,於是由天向人而變,這就是根據時勢而變化的能力。
現在知道素王時隔將近千年又出現,自然就極速的由人向天轉變,這就是姬昭對洛氏絕對的、無可比擬的影響力!
無論之前在洛氏府中他們是否想過要做些什麼報複,但現實是,他們暫時沒機會了!
中原作為之前的世界中心,對於世界各個地區的原材料等的依賴是極其大的,一旦失去了這些配套的措施,洶湧的反噬就滾滾而來,在和洛氏鬨翻之後,官府很快就開始對洛氏錢行下手,以洛氏錢行操縱經濟的理由,試圖按照法律來將其收歸官府。
在某種程度上也算得上是有理有據,畢竟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執政官府,官府擁有無限的權力,這是諸夏自古以來的傳統,新學黨官府也是如此。
洛氏沒想著硬頂,按照洛承運的話說就是,“想要讓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他們以為洛氏錢行的運行良好是為什麼,等到見到未來,他們就知道什麼叫做自取滅亡。”
新學黨官府對洛氏錢行下手,所引起的連鎖反應,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直接引起了大恐慌,一場經濟大逃亡在短時間內出現。
其他的錢行在短時間內就迎來了大量的擠兌,因為洛氏錢行是標杆,如果洛氏錢行都出現問題的話,那其他錢行更有可能出現問題。
如果洛氏錢行沒問題的話,那就說明官府已經瘋了,竟然去動洛氏錢行,那官府不死也慘,普通人尚且還慢一步,那些達官貴人跑的是最快的,他們雖然在中原當官,但完全可以把錢從中原的洛氏錢行裡麵取出來,然後存到其他地區的洛氏錢行中。
雖然在中原他們也暗中投出了對付洛氏的那一張票,但那是因為政治上的原因不得不如此,從內心深處他們無比相信洛氏的信用,隻要簽訂契約,洛氏就不會背約。
在洛氏的主動下,在一眾表麵支持官府,實際上幫助洛氏資金出逃的達官貴人之下,洛氏錢行將空殼子留在了中原,然後向著其他地區而去。
走到這一步,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等待。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目前世界上麵積最大,人口最多,曾經經濟最繁榮,文明最高級,各方麵都最發達的地區——中原!
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又將會如何應對,這或許可以作為之後他們的學習標本。
或許唯一可惜的隻有普通的百姓,在這種大時代下,注定將會有人化作曆史車輪下的滾滾塵埃!
更讓人不甘的是,當初也是他們親手將這些人舉了上去,否則皇帝也不會感到極致的恐懼,甚至有退位的想法。
……
“家主,最近在洛陽城中流傳著一句話,一個炊餅要賣到五千文,現在基本上可以說,新學黨官府的經濟徹底崩潰了,如果在接下來的救市中,不能成功,這個官府的統治就可以宣告終結了。”
“真快啊。”
洛承運語氣中帶著無儘的感慨,頗有一種我還沒有使勁,結果你就倒下了。
實在是太快了。
這才過了幾年啊,就已經這樣了。
當初皇帝退位的時候,雖然不看好,但覺得怎麼也能堅持個幾十年吧。
雖然這和大勢所趨有關係,但也和這個官府糟糕的執政能力,糟糕的統治階層構成有關係,這是一個比大唐的帝製還腐朽落後的階層,畢竟就連大唐都沒走回門閥士族時代,結果竟然讓這麼一個所謂沒有皇帝的先進官府達成了。
“家主。”
正當洛承運感慨時,有管家從外走進來。
“家主,有從瀛洲島來的客人想要拜訪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