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就是退火了。我們用這種方法可以把鋼材變軟,但鐵劍就不那麼鋒利了,而且有時鋼鐵退火後反而更容易變脆。這方法有什麼用?”烏巍心裡說那不是白搭嗎?張量山想看樣子這烏巍是做過很多實驗的。
張量山笑著說“回火也有3種,低溫回火,中溫回火,高溫回火。隻有高溫回火或低溫回火才得到強度、塑性和韌性都較好的鋼鐵。中溫回火反而會產生脆性。”
“那怎麼知道什麼時候是高溫呢?”
張量山搖搖頭,現在可沒有溫度計的“這我就不知道了,書上沒有說。”
烏巍想了一下說“張公子,這書可靠嗎?”
張量山笑著說“烏先生,可否借用你煉出的鐵劍一試?斷劍就可以了。”
烏巍猶豫了一下,從那些短劍中挑出一把他認為最好的遞給張量山“張公子,就用這把吧。”
張量山接過一笑,從腰帶上拔出傘兵刀。刀光一閃,烏巍的眼睛就立刻被吸引了。
“這刀的鋼材就是經過除磷除硫,淬火回火處理的。咱們比比看如何。”
烏巍立刻點頭同意,張量山將刀劍的刃口重重的相嗑。短劍應聲斷成2節,而傘兵刀完好無損,烏巍大驚。
“張公子,可否將寶刀借我一觀。”
張量山把傘兵刀遞給烏巍。烏巍仔細觀看了半天,歎了口氣將刀還給他。拱手說“烏某自負煉鐵十餘載,自以為秦國冶鐵高手,今日方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多謝公子指點,烏某自當尋找這種螢石,也會嘗試公子說過的回火技術。”見了張量山的寶刀,他知道自己的那些鐵劍是拿不出手的了,也就打消了推銷的念頭。
張量山尋劍不成“這斷劍多少錢算我賬上。”
烏巍一揮手“這些玩意算不得什麼。我們好好聊聊這鋼鐵吧。公子的這寶刀的鋼鐵怕是當今最好的鋼材了吧。”
張量山搖搖頭“不知烏先生可聽過烏茲鋼?”
“烏茲鋼?”
“就是大馬士革刀用的鋼,這鋼原產地印度,是用烏茲鋼錠製造,是表麵擁有鑄造型花紋的刀具,其最大的特點是刀身布滿各種花紋,如行雲似流水,美妙異常。這種花紋是在鑄造中形成的。傳說這種鋼做得刀每次都可以將一頭山羊或綿羊輕而易舉的一刀攔腰切斷,似乎毫無阻力似的,血就順著烏茲鋼刀的血槽留過。據說一個將軍曾經一刀將一頭牛砍成兩段…”
張量山一直也想搞一把這種大馬士革刀,可是一直都沒見過。倒是看過不少資料,知道是一種坩鍋鋼,還是熟鐵滲碳法。那烏巍自幼酷愛冶鐵,這下興趣來了,兩個人直聊到快天黑了,烏巍想留他吃飯,張量山才想起呂素還在客棧,連忙推辭告辭回客棧。
臨走時烏巍說“今日我與張公子一見如故,可謂知音。今日一彆不知何時才能相見,不如結為兄弟如何。”
張量山推辭不過隻好認了這個大哥。當烏巍知道呂素的事後,為呂素的善良和堅貞感動,更佩服張量山的仁義。兩人一起回到客棧,烏巍安排了酒菜款待了呂素和張量山,臨走時那烏巍還拉著張量山的手,囑咐他如有需要可到秦國任何一家烏氏冶鐵坊留言找他。硬塞給張量山一把他親自千錘百煉出的小刀和一袋金幣。
送走烏巍呂素好奇的打聽了這段情節,還把張量山說的煉鐵的知識一一記在了黑皮本上。張量山則向呂素問了秦國著名的青銅劍的事,一問呂素才知道,原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曾下令收繳天下兵器,集中於首都鹹陽加以銷毀,鑄造了鐘鐻和十二個各重千石的大銅人,置於宮廷之中。現在秦地除了世家子弟,或少數遊俠手中留有家傳的古劍外,已經很少見到青銅劍了。張量山盤算著秦代一石約折合現今三十七點五公斤,以此推算,十二個大銅人就重達四十五萬公斤。我靠那是多大的十二坨銅啊,要是賣廢品得多少錢啊。不過這青銅劍估計是搞不到了。
張量山向呂素學了幾個小篆,在地上寫寫畫畫的練字。呂素則整理記錄番茄和煉鐵的事。寫道一半張量山突然說“素素啊,我想起來了,有隕鐵的,可以用隕石鐵煉鋼的。”
“隕鐵?隕石?小山哥哥這隕石鐵是什麼?”
“就是天上的星星,落到地麵上後剩下的鐵塊。”
“天上的星星?怎麼會是鐵的?星星不都是飄渺的氣體才能飄得那麼高嗎?”呂素不信。
張量山也懶得解釋了“你就這麼記下來吧,正因為這星星是鐵的所以才從天上掉下來了。你記得夏天的流星嗎?”
呂素點點頭,到有幾分信了。在本子上用簽字筆歪歪扭扭的寫下小篆。張量山看見呂素費力的使用剛學會不久的現代握筆法,偷偷的笑了。這也值10個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