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之傳奇!
一大早張量山駕著馬車往東北繼續前進,沿途向人詢問湯巫山的位置和小川高要的下落。大約10點中左右張量山看見左邊不遠的地方出現了一座小山丘,張量山在路邊找了個黔首問了,證實那裡就是湯巫山。相傳有殷湯時期的遺民隱居在此,其中有一個巫醫很有名故此得名。現在還有一名隱士住在那裡。張量山和呂素分析小川和高要極有可能是去拜訪那為隱士了。
按照那黔首的指點,張量山和呂素下了這秦代的高速公路,沿著長滿荒草的土路走了足足一個鐘頭才到達這湯巫山的腳下。這山腳的竹林中果然有一座竹籬笆圍起來的院落。裡麵有幾座茅廬張量山笑道“這是茅廬嘛,我們可不要三顧茅廬啊!”呂素急著想見小川,不等張量山停穩馬車就自己跳下車跑進院子。嘴裡喊著“小川!小川!”張量山笑嗬嗬的停下馬車把馬係好。看著茅廬前閒庭信步的幾隻白鵝,心想人家夫妻團聚就不打擾了。他拿出水壺斜靠著馬車休息,準備等會再去看看這兩個早他兩天失蹤卻比他早來秦國兩年的穿越者。
呂素跑進院子,推開茅廬的門連喊了幾聲“小川!小川!我是素素啊!你在哪裡?”她喊了幾聲都沒人答應,正在奇怪的時候,一個小書童抱著一捆柴火從後院走了過來。
書童問呂素“請問這位小姐,你找誰?”
呂素見到有人連忙回頭“這位小哥,請問是不是有一位易小川易公子來過?”
書童把柴火放到灶台邊然後說“是不是一位個子高高尖臉的年青人?和一個叫高要的圓頭圓腦的人一起。”
呂素喜道“正是!他在哪裡?快帶我見他!”
書童皺著眉頭說“他們一個月前就走了。”
呂素昏“啊!你不會認錯人了吧。”她拉著書童跑到院外,張量山正在馬車上整理行李。
張量山背對車外撇了一眼,隻看見呂素拉了個人跑出來,以為那人就是易小川,就說“呂姑娘,你的行李我整理好了。”說著就拿了個包袱,抱著番茄盆栽跳下車來,他看了那書童一眼“咦?呂姑娘他就是你相公嗎?”心說不對呀,這還是個孩子嘛,大約十七八歲的樣子。難道是同名同姓的?
呂素急道“不是的,小山哥哥你快把棋盤給他看看,是不是小川他們來過。”
張量山知道有問題了,就放回包袱和盆栽,取了那棋盤給書童看。
那書童看了小川和高要的頭像連忙點頭“這畫畫的極像,一個月前來的就是他們!不過他們已經走了。”
呂素都快哭了,張量山連忙拉過書童“到底怎麼回事?”
書童卻不緊不慢的說“不急,請二位進院再說。”接著引二人坐到院子中的石桌旁,接著給二人上了茶,才把易小川好高要一個月前拜訪的經曆講給他們聽。
原來,當易小川和高要興衝衝的趕到茅廬時,卻得知書童的師父兩個月前出去雲遊了。易小川和高要沒有得到寶盒,卻有了甲子之約。
張量山聽得是滿臉黑線,心想什麼寶盒嘛!一定是個像呂筱芳的標本盒的東西。甲子之約?忽悠吧,秦代人的壽命一般才40多歲。60年隻怕都死光了。隨手摘下頭巾撓撓頭,那書童見了張量山的短發大吃一驚,仔細的盯著張量山看。張量山習慣了到也不以為意。
呂素失望至極沮喪的問“那你知不知道他們去哪裡了?”
那書童回過神想了一下才說“聽那個叫易小川的公子說好像要去鹹陽做什麼什麼深度遊。”
“鹹陽!”張量山和呂素一口同聲的喊了起來。心想靠!早知道就直接去鹹陽好了,眼下就又回到一個月的時間差了。沒辦法繼續走吧!張量山起身對呂素說“素素,彆擔心,我去備車,我們馬上趕去鹹陽!不過是晚幾天罷了。”
呂素感激的點點頭,張量山就跑向院子外去了。那書童問呂素“請問小姐,那位陪你的公子是否姓張名量山?”
呂素點點頭,那書童也點點頭說“小姐稍等,我去去就來。”就跑進裡屋了。
不一會張量山備好了馬車,招呼呂素上了車,他正準備開路那書童跑了出來,手裡烹了一個包袱,他把包袱遞給張量山說“張連長,這是我師父給你的東西請收好。”
這時正好呂素對張量山說“小山哥哥,那書童要我們等他。”他剛好在聽呂素說話,沒注意到書童說的是“張連長!”。他以為這個包袱是剛才替呂素收好的,就把包袱拎給呂素了。回了句“謝謝你!我們走了。”就駕著馬車走了。那書童則在後麵揮手相送。
馬車裡呂素拎起那個包袱,又看看張量山剛才替她收好的那個包袱皮都是灰藍色很像,重量也差不多。這是書童給的裡麵的東西是方方正正的。呂素撓撓頭想張量山和那書童認識嗎?怎麼那書童會給小山哥哥這個包袱?剛才聽他喊小山哥哥“張連長”這連長又是什麼意思?是他的字嗎?
當晚兩人趕在關門前趕回了涿州城。呂素因為沒有見到小川所以心情很鬱悶。晚餐時也隻吃了一點點就推說身體不適回房休息了,張量山也沒有辦法隻好安慰了幾句就送呂素回房了。他讓人收拾好碗筷,吩咐人燒些熱水給呂素送去。看看呂素的房門歎了口氣,自己到後院透氣去了。呂素鬱悶的在房中默默坐著發呆,不一會就聽到有人敲門“小姐,水燒好了。”
呂素一愣打開房門看見一個驛館的婢女站在門口,呂素說“我沒要熱水啊?”
一個婢女說“是姬公子吩咐的,他說小姐您今天走了很遠的路,要熱水梳洗。”
呂素猶豫了一下,本想拒絕但也覺得身上有些發粘,總歸女人的本性占了上風,就取了張量山給的香皂和毛巾跟在婢女身後到了那澡堂。
秦時的澡堂不過就是一間土屋,房裡放了一個大木桶做澡盆還有幾隻小木桶裝冷熱水用。土房裡的窗戶用席子封住了,有錢的人家天冷的時候還會用布簾圍住澡盆以保溫。呂素泡在熱水裡感覺舒服了許多“是啊,不過是晚幾天罷了。”想到這裡呂素心情好了許多,心裡說“小山哥哥還真細心。”
呂素洗完澡換了衣服。又將衣服都洗了,她拿著洗好的衣服去後院晾曬,一進後院就看見張量山在院子裡的空地上,緩緩的揮手轉腰,做一些奇怪的動作,不過這些動作倒也行雲流水,連綿不斷好像一種舞蹈,又像是一種武術。呂素搖搖頭想小山哥哥總是搞些古怪的名堂。曬好衣服想起番茄還在馬車上,就走到馬車那裡去取那盆栽,呂素上車取了盆栽,又看見書童給的那個包袱。便放下番茄伸手打開,裡麵是一摞和張量山的記筆記用的本子差不多的東西隻是沒有那種黑色的封皮。呂素摸起一本依稀看到上麵有些圖畫就放進懷裡準備拿回房中看。她係好包袱將它背在背上,走回房中在油燈下翻看這冊東西。呂素看見這冊子明顯是紙做得,不過這紙比張量山做過的草紙要結實,和那筆記本的紙差不多。封麵上有四個大大的方塊字,底下還有一行小字。冊子裡麵的文字都是方方正正的,排列的很整齊但大多數她都不認識,卻和張量山寫過的很像。小冊子前幾頁還有很多彩色的圖畫呂素認出其中有些是人,房子,更多的則奇怪的物體。呂素奇怪的翻了翻辨認出了一些文字,在扉頁的下角呂素認出了兩個手寫的字,這兩個字她都見過,呂素皺著眉頭看著這兩個字。她從認出的文字中推測出這小冊子講的是一種高深的理論。明天問問小山哥哥吧。呂素看了一會書前麵的彩色圖畫又比劃了冊子封麵的那幾個字才熄燈睡下。
張量山打完一整套武當太極後才收功,他在井裡打了桶水,脫去上衣簡單的衝了個澡。回到房中看見呂素的房間已經熄了燈,就也回房睡了。
張量山和呂素一早起來就趕往東恒,然後又回到了巨鹿。傍晚巨鹿城的驛館裡,張量山和呂素繼續切磋棋藝。呂素忽然想起了昨晚的那本冊子,便問他“良哥,我問你幾字好嗎?”
這兩個月張量山向呂素學了不少小篆,他以為呂素要考他就說“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