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之傳奇!
秦始皇的鑾輿緩緩的走到了黃沙滿地的黃風灘上,為了避免馬隊揚起黃沙,車隊降低了速度,沿著馳道展開成了一條長長的隊形,不過鑾輿裡的秦始皇一點也沒有感覺到,自己還躺在一個天姿國色的十六歲的江南少女的懷抱裡。他已經明顯地感覺到了,那生命之泉已在一天天枯竭、乾涸。生命不僅要永恒,更要永恒的春天……
正在這時,如晴天霹靂般嘩啦一聲巨響,鑾輿前方的頂篷豁然被撕裂,然後聽見前麵的一輛馬車發出一聲沉重的鈍響,渾身不覺為之一震。
吳娃這位半天來凝神屏氣、一動不動的美姬,突然下意識地發出一聲撕裂人心的驚叫,使得這支男人的鐵軍,像頃刻間接到了緊急命令,立刻散開,將始皇帝的鑾輿團團圍住,圍得水泄不通,不知發生了什麼意想不到的非常情況?
秦始皇猛地翻身坐了起來,頭上的冕旒也一下子撞歪了。
驟然間喧聲四起,一片驚慌失措。接著“有刺客!”的聲音四起,箭矢破空聲四起。突然又是“砰!”的一聲巨響。如雷鳴般震的他雙耳轟鳴,在馬車裡撞的暈頭轉向。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焦臭味。
“啟稟陛下,有歹徒行刺!”
儘管是秦始皇的貼身衛士,沒有得到許可也是斷然不敢進到鑾輿中去的。更何況陛下生死未卜,隻聽得吳娃一聲撕天裂地的驚叫,所以稟告完後隻得凝神屏息地傾聽著鑾輿之內的動靜。
靜候片刻,隻見麵色蒼白的吳娃,顫抖著掛上帷幔,始皇威嚴鎮定地端坐在鑾輿中,像什麼事也未曾發生的樣子。
這時,兩名軍士使勁抬著一隻百多斤重的大鐵錐,放在橫軾之前。一個衛士上前稟報“啟稟陛下,剛才有歹徒行刺,把前麵的馬車砸了個粉碎,車夫僥幸逃過一劫,我們在馬車的殘骸裡找到了這個鐵錐。”
秦始皇倒吸了一口冷氣,目光中閃電般地掠過一絲驚悸,旋即被深深掩蓋起來,突然他發出一陣難以揣摸的闊笑
“朕以為發生了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不過一小兒扔了個鐵錐,驚醒了朕的好夢!哈哈哈哈……”
衛士們大氣也不敢出,摸不透喜怒無常的皇上那使人不寒而栗的笑聲,究竟是什麼意思?因此一個個噤若寒蟬,聽候發落。
“朕倒要看看,敢向朕扔鐵錐的小兒是個什麼模樣?給我帶上來!”
這時衛士才戰戰兢兢地向他稟告“剛才已在周圍搜查過了,並不見一絲人影。”
“朕不信這麼大個玩意兒,會從天上掉下來!既然能扔這麼大個鐵推,他會無翼而飛嗎?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如果還活著,就決不能讓他死了!”
說實話,如果是兩軍陣前,這隻隊伍絕對是臨危不懼,處變不驚。如今天下一統,已是三年無征戰,民間兵器已全部收繳到鹹陽。當時的兵器全是銅質的,始皇命令將其全部熔毀,澆鑄成十二個巨大的銅人,排列於宮門之外,每個重二十四萬斤。因此禁軍們雖然乾戈在手,心裡都明白不過是擺擺樣子,顯示天子威儀罷了。斷不會相信,再膽大包天的亡命徒,也決不敢以卵擊石,所以做夢也沒有想到會出事。
更沒想到一枚大鐵錐,如流星般從天而降,撕裂鑾輿,把一輛副車砸個粉身碎骨。驚擾聖駕,龍顏震怒,這不是犯下了滿門抄斬、滅九族的滔天大罪麼?
人在出乎意料的災禍突然降臨時,都不會緘口沉默的。此時的秦始皇對巡遊已興味寡然,那個扔鐵推的力士,已牢牢地吸引住了他。這家夥鬥膽行刺,已犯下滔天的不赦之罪。
然而更引起他深為關注的卻是,天下初定,深懷亡國之恨的六國君臣,仍潛藏草莽之間,侍機而起。特彆是北國邊境各郡,不時有匈奴進犯邊關。因此,他正在北方修築城池,更需要一批如蒙恬一般的猛將,這樣的力士不正是他夢寐以求的鎮國安邦的將才嗎?
他決定不走了,駐蹕陽武縣的臨時行宮。不久衛士稟報,帳外有一位亭長有要事稟告皇上。
亭長慌慌忙忙行完跪拜大禮之後,戰戰兢兢地稟報道“啟稟陛下,小臣是本地界亭長,在本亭地界有刁民犯駕,小臣也罪該萬死。小臣發現那刺客的背影,不像男人,狀如女子,好似一女扮男裝者,向北逃去,請陛下立即下令追捕。”原來那亭長帶人衝上沙堤後,看到一個身材嬌小的身影閃進了蘆葦蕩,那正是回來取番茄的呂素的背影。
秦始皇揮揮手,那亭長行禮準備退下。秦始皇突然發問“此地叫什麼名字?”
那亭長說“此地叫博狼!”
“博狼?怎麼好像沒聽過?”
“回陛下,此地原名黃風灘,多野狼出沒傷人,前不久有位壯士殺光了惡狼。故改此地為博狼。”
秦始皇點點頭揮退了亭長,他在想如有如此勇士相助,我大秦江山無憂啊。
德水河中的小船上,那個大個子在後麵費力的撐船,船艙中張量山準備給姬勝療傷,呂素坐在一旁幫忙。張量山讓姬勝趴下,撕開他肩上的衣服,就看見一隻烏黑的箭杆,箭頭已沒入肌肉。張量山把一團布塊塞在姬勝口中“忍著疼,咬住它。素素把急救包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