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之傳奇!
(b)神話之傳奇224更新時間279:4:57。簡單的吃完了早午餐,兩人一邊燒開水一邊休息。姬良尋思著下午要打點野獸之類的東西,打打牙祭了。兔子是不能再打了,那麼山雞和麂子之類的還是可以的,這次說什麼也不能抓活的回來了,最好先洗刨乾淨,隻拿肉回來,否則呂素見了善心一發,兩人隻好和兔兔一起吃素了。說。b新
一路上姬良注意到小路上有麂子、山羊和野豬的足跡。想到野豬姬良拿起了佩劍。輕輕抽出劍,看著鋒利的劍鋒,忽然想起一事,便問呂素“誒!素素,我聽說拔這種長劍也有技巧是嗎?”55656
呂素正細細的品味著甜美的蛋糕,聽了這話她眨眨眼睛,想了一會才說“好像不需要吧……”
姬良皺著眉頭說“那我怎麼聽說,當年荊軻刺秦時,始皇帝陛下就拔不出劍來,後來是王負劍才拔出來。而且昨天我也一下子抽不出這無名劍。”
“哦,是王負劍的事啊!”呂素將剩下的一半蛋糕小心翼翼的放回包裝袋。用絲巾潔了手臉,然後輕輕起身給姬良行了一禮,伸出雙手恭敬的說“素素想借哥哥的寶劍一用。”
姬良慌忙起身坐好,回禮道“素素,彆這麼多禮,要用就用好了。”
呂素微微低頭正色道“劍乃百兵之君,古之聖品也,至尊至貴,人神鹹崇。劍乃君子士族象征,且哥哥為素之尊長。故素素不敢失禮。”
“原來如此!”姬良頓時臊的麵紅耳赤,連忙口稱失禮。衝呂素先行一禮,才輕輕回劍入鞘,雙手托劍鄭重的放到呂素的小手上。“失禮,為兄魯莽了。往素素妹妹見諒,還請素素妹妹指點迷津。”
呂素接過劍,聽到姬良稱她‘素素妹妹’臉上一紅,便開口道“小山哥哥,喚小妹素素即可。”說完便輕盈的起身,將劍佩在腰帶上。
呂素向姬良微微鞠了一躬,退開幾步,輕聲說了聲“失禮了。”左手輕握劍鞘往後一推,右手握住無名劍柄,身子微微向前一躬,‘刷!’的一聲,無名劍已脫鞘而出,接著呂素提肩扭腰,劍身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隨著呂素優美的身姿,直直地指向前方。
呂素靈巧的拔劍姿勢,優美的身型,姬良看得是目瞪口呆。他張著嘴拍了拍手,“帥呆了!”
的確呂素身穿男裝,優美的拔劍姿勢,的確向一名高明的劍客一般。實在是帥氣!這種英姿可不是現代那些‘春哥’、‘曾哥’之流可以比擬的。
聽到掌聲,呂素手腕一抖,無名劍劃了個劍花,輕巧的滑回了劍鞘。
“素素獻醜了!”呂素摘下劍鞘,雙手送回無名劍。
姬良起身接過寶劍由衷的讚道“太美了!太帥了!”
呂素紅著臉一笑“哥哥謬讚了!”
姬良衝呂素一挑拇指“真帥!”
呂素詫異的問“什麼是帥?”
“嗯?”姬良尋思著‘難道這個時代還沒有帥這個詞?想想也是,這個時代的帥應該還隻有率領和將帥的意思。’便解釋說“那是我家鄉的土話。是用來誇獎容貌英俊、舉止瀟灑,風度翩翩的男子的。你穿的男裝我一時忘了,用錯了!嗬嗬,不好意思了。”
呂素掩口笑道“哥哥說笑了。”撇了姬良一眼,心裡說小川哥哥和小山哥哥到都稱得上‘帥’這個字。隻是那個更帥呢?可能是小川吧……
姬良係好劍鞘,學著呂素剛才的樣子,自言自語道“原來要這樣往後推這劍鞘才行。”他左手把劍鞘往後一推一翹,學著呂素微微彎腰向前引肩,右手抓住劍柄往前劃弧,果然順利的抽出了這3尺長劍。此時劍光既出,姬良身子一落,站開步法,依訣起劍,長劍直指前方,登時氣定神閒,身體穩凝如山,劍刃分毫不動。畢竟是自幼習武,姬良比呂素少了幾分柔美,卻多了幾分陽剛之氣!呂素暗暗叫好!心裡說這就叫帥吧!
姬良仔細一想就明白了,之所以拔不出劍,其實是佩帶劍的方法與現代不同導致的。現在人所常見的寶劍佩帶方式稱之為吊掛式佩帶法,即在鞘口設一隻或二隻掛耳,用繩索或金屬鏈將劍掛於腰帶上,分單耳和雙耳兩種。這種佩帶法其實不是中國所獨創,是從中東和北方草原地區自魏晉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時期傳入中原的,在主動汲取多民族文化的唐代以後,吊掛式佩劍法在中國已經廣泛流行。在魏晉以前,中原民族的的佩劍方式主要是璏式佩帶法,所謂“璏”,就是在劍鞘的上半部設置一個穿貫腰帶的方孔狀裝置,多以木製,也有用玉或銅製的,類似現在手機套或數碼相機套後麵的穿卡,用以穿過皮帶固定。通過璏式佩帶法,使劍與身體平行,與地麵呈垂直狀態,同時劍與身體貼合緊密,不致晃蕩影響行動。也就是類似現代自動步槍所用的雙點背帶和單點背帶的不同了。
這種佩帶法與吊掛式佩帶法相比,缺點也很突出,因為我們知道,吊掛式佩帶法拔劍時可以一手持鞘,使劍遠離身體,雙手可以同時反方向抽拉,雙手平伸的距離完全可以拉開米多的長劍。可璏式佩帶法由於劍已經固定在腰部,拔劍時一手隻能在腰的部位握劍,抽劍隻有單手伸直的距離,這當然就比雙手平伸短了許多,所以就使劍拔起來不太方便,如果在慌亂中,就更加手足無措了。所以秦始皇和姬良在危及時刻,由於劍鞘很緊,又固定在腰部,當然拔不出劍來了。而“王負劍”這個動作瞬間就改變了這個局麵,所謂“負劍”,就是為了順利地拔出劍來,而將劍順著腰帶向身後移動,使劍形成人背負的狀態,拔劍時人稍低頭哈腰,用手從肩或腦後的地方握劍柄向前拉。當事者迷,旁觀者清,不是秦始皇不會負劍,而是太慌張了,經人提醒才恍然大悟,以此一拔出劍來就砍斷了荊軻的左腿。於是刺殺行動就破產了。另外,以璏式法佩劍,如果以手按劍柄下壓,劍的尾部便上翹,與身體呈垂直狀,這稱之為橫刀或橫劍,古人為顯示英雄氣概,行走時多以此炫耀,所謂“長揖橫刀出”即是此態。詩雲“我自橫刀向天笑”,今人多以拔出刀橫在麵前來解釋形容,實是誤解。橫劍時用左手壓劍鞘,也很方便抽劍出鞘。呂素教姬良用的便是這種橫劍抽劍法。
明白了這個道理,姬良一時興起,他沒有學過傳統的中國劍術,他隻學過西洋擊劍,便做了個豎劍敬禮的姿勢,擺了個標準的擊劍進攻姿勢,跨步刺了幾劍。標準的二上二下,感覺還不錯,便收劍回頭衝呂素一笑“如何?”卻見呂素張著小嘴,一臉吃驚的望著自己。
‘這是什麼劍法?像隻螃蟹一樣橫著走!比小川哥的劍法差太多了!’呂素滿臉黑線的看著姬良,勉強哼哼唧唧的說“嘿嘿!還算不錯吧。好!”說完便掩住小嘴,兩隻烏溜溜的大眼睛中滿是笑意。
姬良看出呂素在嘲笑自己的劍法,也悟出自己的西洋劍術讓呂素見笑了。‘完了!露餡了’姬良汗!忙咳嗽兩聲,朗聲說“剛才是活動一下,再來!”說完便學著父親的樣子,耍了幾招太極劍。姬良雖沒有係統練過太極劍,但自小看得多了,也能照貓畫虎的學個皮毛。姬良做了個劍指,擺了個三環套月的起勢,接著就從蜻蜓點水開始一路演到了宿鳥投林,身法倒也輕靈柔和,綿綿不斷,重意不重力,同時也表現出優美瀟灑,劍法清楚。第二組卻記不清了,不覺急出一頭汗了,隻好胡亂的湊了幾招烏龍擺尾、風卷荷葉、獅子搖頭之類的就做了個瀟灑的收勢立定了。
姬良收劍入鞘擦擦額頭的汗故意大聲的問呂素“素素,這次哥耍的怎麼樣?”
呂素高興的拍著小手高喊道“好!采!”
“嗯?”姬良愕然。原來古人叫好和喝彩是不同的,感覺上乘者,大家一齊喊好喝彩,而感覺中乘者則不加采隻喊好字。
呂素拍手笑道“小山哥哥好棒啊!這套劍舞得既細膩又舒展大方,意美力柔,優美瀟灑,劍法清楚,既瀟灑、飄逸、優美又不失沉穩。真好!”
“呃!這個……”耍了半套太極劍的姬良,寒自己一個。原來呂素當自己是在舞劍啊!不過也難怪,太極劍本來就是以健身和觀賞為主的。當下紅著臉道謝。
呂素笑著說“不如素素也舞一曲,給哥哥助興!”
姬良高興的說“你也會舞劍?真的嗎?好啊!好啊!”連忙把劍交給呂素。
呂素紅著臉雙手接過劍,不好意思的說“哥哥請稍坐,素素換件衣衫就來。”說完便去取那背囊。
姬良怕她去樹林裡換衣服有危險,便說“就穿這身胡服也可以的。”
呂素說道“這不合舞道禮法。”
姬良已經知道秦代人一向以遵守周禮為榮,從那麼多的吃飯規矩就可以看得出來。於是開口說“那你等等,我把帳篷支好,你在帳篷中更衣便好!”
……
呂素換回了曲裾禮服,又結好了發髻,先微微一笑衝姬良蹲福行禮,然後輕輕抽出無名劍。低聲吟唱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隨著輕盈婉轉的歌聲,呂素舞起手中的長劍。女孩身材婀娜,步履輕盈,那寶劍在呂素手上,便如同三尺白綾,柔的不能再柔,輕的不能再輕,偏偏卻又寒光淩淩,像水一般至柔、至美、至剛……忽然呂素劍法一變,柔雅綿密,曼妙無方。姬良一怔,但見呂素白紗飄揚,衣帶輕舞,俏臉上梨渦淺現,蓮步輕移,在他麵前翩然來去,令人看得心暢神舒。
姬良癡癡呆呆的站在原地,目不轉睛的盯著隨樂起舞的呂素。‘這劍招怎麼如此好看?當真是‘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但見呂素手中長劍如風動弱柳,劍路柔到極處,雖無半分銳氣,卻是無孔不入,萬般變幻,在這麼一個嬌美少女使來,有如天仙起舞,令人目為之奪。
一曲舞罷,呂素紅著臉收劍入鞘,再衝姬良福了一禮,雙手將寶劍送回“素素技拙,讓哥哥見笑了。”
姬良先鼓掌叫好“好!好!好!太美了!比我的劍法要高明多了!呃……還得加個采!采!對吧!”然後也恭敬的給呂素鞠了一躬,雙手接回寶劍“這是我見過最美的歌舞!你比我們那的什麼蔡依林、張靚穎她們演得好多了!”。
呂素不認識什麼蔡依林、張靚穎,但也猜出是姬良他們那的有名的歌舞伎。知道姬良是在誇獎自己,便淺淺一笑,自去帳篷裡更衣。
神話之傳奇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