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奶,我帶著阿秀出去轉轉。”蘇子苓背起背簍,跟蘇阿奶打了個招呼。
“去吧,去吧,彆走遠啊!”
阿秀也把她的小背簍背上了,很小一隻,是蘇老爺子特意給她編的。
老爺子是石匠,但木匠的活也會一點,像編個背簍曬墊的也不在話下。
帶著阿秀,怕她餓,蘇子苓就帶了兩塊紅薯糖,這玩意兒也沒有藏起來,而是就放在櫥櫃裡,蘇子苓跟他們說過了,誰想吃了自己去拿就行。
灌了一竹筒水,拿上草帽,帶著阿秀就往後背山走去。
帶著阿秀她沒想著去太遠的地方,就想著在後麵轉轉。
“小青?你這帶著阿秀是上哪兒去?”一位扛著柴的阿伯問道。
蘇子苓停下腳步,對著那人笑了笑,“我們就隨意到山裡轉轉,劉伯你家的柴還不夠燒啊?”
一般砍柴,村裡都會組織在寒冬臘月砍,定一個時間,其他時間是不允許砍的,但是也有些人家不夠燒,偷著摸著去砍一點,都是村裡人,隻要不是太過分,大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噯,還差點,去年砍柴的時候你伯娘不是扭到腳了嘛,耽擱了幾天,家裡的柴不夠燒,我就想著抽空抽空的過來砍一點。”
“噯,劉伯你扛著柴就趕緊回去吧,這一棵樹怪沉的。”
劉伯跟她老伴兒也是可憐人,有一兒一女,兒子不爭氣,家裡的家當都敗光了,後來人去哪兒了也不知道。
女兒呢,外嫁了,幾年回不來一次,回來一次也幫不上什麼,遠水解不了近渴。
劉伯換了個肩,提醒道“那你們彆進太裡麵了,剛剛砍柴的時候見到了不少被野畜拱過的土,也不知道是什麼玩意兒,你們就在外圍轉轉就趕緊回去吧。”
“噯,知道了,我們不進去,就在外麵轉轉。”蘇子苓笑著應了下來。
劉伯剛要走,突然想起來,“唉,小青,我聽說你們家要買紅薯哦?”
“對,劉伯你要賣嗎?”
劉伯點了點頭,“對,家裡有幾百斤,我跟你伯娘也吃不了多少,今天早上聽到永元再問,我就聽了一耳朵,你們家要的多嗎?”
蘇子苓“暫時先買個幾千斤吧,後續再看情況。”
聽到是真的在買,劉伯臉上的笑意都深了幾分,“那行,我今晚回去洗了,明早給你們家送過來。”
“噯,行,我們不著急的,你先把自己吃的留夠了,剩下的再拿出來賣就行。”
“夠吃的,夠吃的,我跟老婆子吃不了多少,這多著的買了也好,買點油鹽針頭線腦的,我聽說你們家經常進城裡啊?那到時候還得麻袋你們幫忙帶回來呢。”
劉伯笑得開心,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
“噯,沒事,有啥要帶的你說一聲就行。”
見她們要進山,劉伯也就沒多說,扛著柴就往家裡趕了。
兩人也沒多逗留,直接往山裡去,剛進山阿秀就被糊了一臉蜘蛛網,“呸、呸、呸”
“咋了?”蘇子苓站在她不遠處,還以為她摔跤啃到泥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