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學館的事?”蘇老爺子他們陸續進來。
蘇子苓笑了笑,“前兩天不是一直在說送二牛去學館的事兒嘛,我今天就去看了看。”
蘇老爺子恍然,“看我,都給忙忘了,那你看得怎麼樣了?”
“彆站著了,來、來、來,先吃飯,邊吃邊說。”蘇阿奶拉了拉蘇老爺子。
晚飯是蘇母做的,一成不變的玉米糊糊,蘇子苓以前並不喜歡喝,因為拉嗓子,但現在用的細玉米麵,她又不討厭了。
還有半截四叔公家給的臘腸,蘇母用來炒了野蒜,涼拌了一碗折耳根,加了紅油番椒、蒜末跟花生碎,特彆的開胃又下飯。
這幾天找的菌子比較多,蘇母做了一個菌子湯,又用番椒炒了一碗烏樅菌。
蘇子苓先喝了一口湯,頓時感覺整個人都活過來了,山路太遠,又背了五六十斤的東西,給她累慘了。
蘇子苓本來是打算吃了飯說的,但是一抬頭就發現大家都在看著她,等著她開口,特彆是蘇子木,連飯都不吃了,眼巴巴的看著。
“我今天去看了,那學館就在牽牛巷旁邊,偏是偏了點,但讀書也適合,比較靜,學館裡有三個夫子,但我今天隻看到了兩個,年長的兩位夫子,一位教的是十三歲以上的,另一位教的是十歲到十三歲的。還有一位我沒見到,聽說教的是十歲以下的。”
“那兩位年長的夫子一位是秀才一位是進士,那位年輕的也是秀才,聽說明年就要去參加鄉試了,我問了好些大娘,都說那個學館好,我去看了看,覺得還行。”
“就是去了以後就要住學館裡了,若是家在附近,想回家的也行,吃飯的話有一位大娘在做,人還挺好的。”
“束修呢?”這應該是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了。
蘇子苓把自己問到的都告訴了他們,“每年二兩銀子。”
蘇老爺子點點頭,以他們家現在的情況,二兩也還行,還負擔得起。
蘇母問道“食宿那些怎麼說?”
“吃飯的話每年五百文銅錢,若是自己做或者去外麵吃也行,住的話自己帶行李,不出錢。”
蘇母點頭,倒也行,不算貴。
“你有沒有問問什麼時候可以去學館?”
蘇子苓沉默了一會兒,“沒說可不可以念書,明天還要帶二牛去見見夫子,這是學館裡的規矩,說是每個學子入館前夫子都會見一見,若是不合適的,就讓讀一年,認認字就行了,沒必要浪費錢死讀書,若是聰明的那自然是傾囊相授。”
“二牛年紀比一般孩子大了一些,估摸著是想看看他合不合適。”
“這麼奇怪?”蘇老爺子看向她,“這念書不是交束修就行了嗎?”
蘇子苓解釋道“那是彆的學館,這個學館雖然偏僻了點,夫子少了點,但聽那些大娘說,已經出來了好幾個秀才了,進士都教出來了一個。”
“既然這麼厲害,那怎麼人還這麼少?夫子也少,聽你說的,位置還偏僻?”蘇父不解。
蘇子苓“……”
敢情她剛剛白說那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