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田誰家男主開局送禮送三隻豬崽!
今天收工早,到城門口時,李老伯已經等在那裡了,看到他蘇子苓還挺驚訝的。
她以為她們出來的早,距離說好的時間還差一截,李老伯應該還沒回來,沒想到他到的更早。
“李老伯,你怎麼這麼早啊?”
李老伯拍了拍車上的兩個麻袋,笑得眼睛都眯起來了,“這邊的冰粉還挺多的,都沒人要,這一兩個時辰就摘夠了,你們怎麼樣?感覺也挺快的。”
“嗯,還可以,跟賣豆腐差不多。”蘇子苓說道。
“坐穩嘍!”
牛車慢慢悠悠的往家的方向駛去,摘了兩麻袋冰粉果李老伯顯然很高興,臉上一直掛著笑,嘴裡還哼著小調。
“青丫頭,明天還來不?”
輕輕柔柔的風打在臉上,帶來了絲絲涼意,蘇子苓臉上也露出了笑,“明天酒樓的牛車要過來拉菌子醬,我跟他們一起走,就不麻煩李老伯你了,後天吧,後天再來麻煩你。”
“嗐!說啥麻煩不麻煩的,我還在想,我們村明天交稅,你若是還要去縣裡的話那我就多跑一趟,不去的話那我就跑一趟好了。”李老伯沒回頭,隨意的擺了擺手。
“交稅了?”
李老伯點點頭,語氣裡滿是無奈,“對啊,一年兩稅,一次夏稅,一次秋糧,夏稅最好不超過當年的八月,秋糧最好不超過來年的二月。”(按唐宋來的)
蘇子苓“那我們這次是,秋糧?”
“對,八月開始,那些莊稼收得早的已經開始陸陸續續交了,明天剛好是我們村,我估摸著你們村也快了。”
土地稅都是以村為單位,一個村一個村的交,這樣不容易亂。
一路上李老伯還跟她說了其他的稅,比如土地稅、人頭稅、更稅、戌卒等等等等。
他們大周朝大戰沒有,但是小戰不斷,所以就需要交兩個稅,一個土地稅(夏稅、秋糧)還有一個是人頭稅。
“人頭稅?”蘇子苓皺了皺眉,“交這麼多?”
李老伯笑了笑,“那也沒辦法,其實咱們大周朝還算是好的了,就兩個稅,其他那些小國,越窮稅越多,咱們隻交兩個還算是好的了。”
一路上蘇子苓都沒說話,她此時才明白,為什麼老蘇家越過越窮,那時候不僅背負巨額債務,還有蘇阿奶她們的藥錢,還有稅。
這隨便一個都能壓垮人,更彆說還債了,能活下來都不容易。
除去土地稅,光這個人頭稅估計都要難倒一大波人,不同年齡段的人是不同的價格,三到十四歲的孩童每年需要交1錢(一百文),十五歲到五十六歲的每年需要交5錢(五百文)。
五十六歲以後的就不需要交了,老蘇家十個人,隻有蘇阿奶不需要交,她今年剛好五十六歲。
蘇子木跟阿秀兩個人就是兩百文,其餘七人每人五百文,一年光人頭稅都得交三兩七錢,難怪蘇老爺子他們經常去乾苦力,但是仍舊吃不飽,穿不暖,無力償還債務。
今年這還是少了蘇阿奶的五百文呢,若是往年,人頭稅就得四兩多。
人口少的還好,這人口多的,光是人頭稅都能壓垮一部分人。
蘇子苓歎了口氣,戰爭啊……
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都是個讓人聞之變色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