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六月,雨水漸漸多了起來,菌子也是發了瘋似的生長,俗話說,雨越大菌子越多。
不少人冒著雨,帶著帽子跟蓑衣上山撿菌子,即使下雨也阻擋不了他們。
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菌子送來,這就導致了作坊沒有一天是閒下來的。
好歹做工的人大多都是本地的,下雨天也乾不了活,作坊開工能多掙一些錢大家還是挺樂意的。
況且,每個月蘇子苓還給他們額外的補貼,說是什麼加班費,這讓本就激情滿滿的眾人更加有乾勁兒了。
乾起活來也越發認真,他們想得明白,種的那點地,一年到頭來就夠交個稅,人也吃不飽穿不暖的,還累的不輕。
現在不一樣了,跟蘇子苓學了新的種植法子,種地輕鬆了,產量也增加了,更重要的是,他們每個月每個人還能拿上七八百文的工錢,有時候甚至高達一兩。
家裡進來做工多的,甚至能有一二兩,這一年算下來,刨去種地的,光做工一個人就能掙個十幾兩,若是人口多的甚至更多。
像三叔公四叔公他們,男的在紅薯作坊幫忙,兩個叔婆跟嬸子在菌子作坊,還有的嬸子在山坳幫忙看攤子。
像他們家這種,除了平時下種,收成、除草的時候耽擱一點時間,其餘時間幾乎都在作坊裡。
這家裡的飯還有雞、鴨、豬那些基本上是由幾個孩子負責了。
甚至就連除草他們都做了大半,實在忙不過來了,家裡人再請假兩天,他們人多,全家出動一兩天就能把活乾完。
這一年下來,保守估計,他們每家能有個六七十兩。
這樣一想,大家就卯了勁的乾,心想著可不能讓這作坊倒了,不然他們上哪掙這錢去?
出去外麵可找不到工錢這麼高還離家近的活了。
六月十六,卯時(500—700),白薇發動了。
蘇川柏是被她拍醒的,他睜開眼就看到白薇滿頭大汗,手緊緊的兩側的床單。
他有一瞬間的懵,腦子卻在提醒他,去敲門,喊人。
這是蘇母跟他說的,每天都在他耳邊念叨好幾次,有情況就去敲她的喊她。
蘇川柏來不及套外衣,鞋子都沒穿,跌跌撞撞出了門,將隔壁的門拍得“砰砰”作響。
青九醒得很快,她門剛打開,就看到滿臉焦急的蘇川柏,“三嬸發動了?”
也不等他回答,後麵的蘇母也醒了,邊走邊穿外衣。
食肆裡的住房緊張,所以蘇母跟青九住一屋,蘇永安還有李澤蘭加上十八就擠一屋。
蘇母進屋看了一眼,就知道她要生了,一邊安排李澤蘭燒水,讓青九去請產婆,十八去請大夫。
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的,這事兒她是真有經驗,畢竟都生了兩個了,甚至就連白薇生阿秀的時候都是她在忙,所以真到了現在反而並沒有多慌。
大夫跟產婆來得很快,產婆是早就說好了的,按以前還真不一定請得來,但現在條件好了,隻要銀子給夠,還真沒有請不來的。
有了產婆跟大夫,蘇母壓力也小了些,這一胎養得好,加上平時有看大夫,生產起來也是尤為順利。
卯時發動,辰時孩子便已經出生了,是個六斤的大胖小子。
蘇永安處事周到,給媒婆包了一個大大的紅包,給她樂得合不攏嘴,大夫那邊也沒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