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都做到這一步了,那還有什麼說的,按編號順序來唄。
??診室裡,先看過病例,再異能查體確定病灶,開始治療時一步到位,掐住痛苦的根源。
??三個病人依次試診完畢,耗時三個多小時,岑文都餓得肚子直打鼓。
??每一個從診室裡走出來都說感到身體一陣輕鬆,接下來的幾天就要好好觀察一次治療能維持多久,再考慮是否辦理轉診。
??前來求診的病人習慣了一個治療師一天治不了幾個人,多少要留點異能避免自己虛脫,因此守在門外看效果的眾多病人等到第三人出來後就痛快地散了,沒有誰扯著岑文非要再加個號。
??他們隻慶幸自己跑得快、來得早、運氣好,中到了三十名內的序列,接下來就看治療效果如何,再決定是否轉診來此長居。
??岑文迅速地吃過午飯,閒了下來,她在抽簽小程序上又群發了一個係統消息,新建了一個試診群,讓這三十人進群,以後有事好聯係,確認轉診的人會再轉移到阿文治療室這個治療群裡。
??這三十人是她精打細算的數字,隻看試診一個月後會有多少人正式留下來。
??預約抽簽的病人散去後,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將消息散布出去,有人歡喜有人歎氣,同時也是告訴那些正為錯過抽簽懊惱的病友,不要費勁了,岑老板隻抽三十個名額,滿員了。
??散完了消息又看到岑老板拉他們進群,沒一會兒,三十人試診群熱鬨開場,消息滾動飛快,每個人都在熱情發言。
??岑文發完了係統消息就忙彆的去了,等她重新坐下來看一眼新群,未讀信息已經是999+。
??隨便看了兩眼,沒打擾聊得正歡的群友,岑文設置好群公告就撤了。
??接下來的一周,岑文每天按部就班地按抽簽順序給人治療,在第六天的時候,序號1、2、3的三人在群裡自曝神經失調的症狀終於回來了。
??雖是症狀回來了,但三人還有差彆,3號早上起床就感到手眼腳不協調,要穿鞋子穿不上兩隻腳一直在地板踢踏,想扶椅子結果手背在桌子角上撞了好幾次;2號在下午接連打翻三杯水,換了兩次褲子;1號吃水果噎到好幾次,每次都是醫護機器人幫他弄出來,換了流質的營養劑後才沒事。
??這都是他們神經損傷失調的日常症狀。
??以前換過無數位治療師,治療一次也就控製三四天,好一點四五天,岑老板治療一次第六天才重新有症狀,並且不算嚴重,屬於可以忍耐到明天再過來的程度。
??一直潛水的岑文終於在群裡說話。
??你們三個確認自己能堅持到明天?不用勉強自己的,現在天色還亮,趕緊過來治療一次,我在日曆上標記好,再接著觀察。
??這三人也就沒勉強,十多分鐘後就陸續到了。
??這第二次治療,岑文的速度就快多了,花在每個人的身上不過寥寥幾分鐘。
??他們的傷是磨人,但沒有江姍嚴重,給她治一次也就幾分鐘的事,給彆人治不可能再花更多時間。
??於是這三人,從出門到進門,不到一小時打了個來回,興奮地在群裡跟病友們報告岑老板的治療術有多驚人。
??第一次要看病例、要詢問病情、要尋找病灶,耗時多,沒想到第二次竟然這麼快,去了就治,治完就走,話都不用問,岑老板什麼都了解。
??岑文知道自己治療一次能管六七天,等神經損傷慢慢好轉,這間隔時間自然而然會加長。
??但問題就在這,這些病人本身長期在彆的治療師手上治療,若是兩者治療的間隔時間差距不大,就沒必要在她手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