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祖上原籍金陵,兩兄弟乃大周建國的開國功臣,分彆封為寧國公和榮國公。
風頭一時無兩,金陵係的領頭人物。
後來周太祖在京城建都,召各勳貴入京賜府居住,隨後在邊陲之地賞賜土地。
變相的割裂勳貴和內地的聯係,把勳貴的力量牽出腹地,置換到邊地。
一則削弱勳貴的實力,二則鞏固邊境的安危,三則邊軍監視,三管齊下連消帶打,成果很是見效。
到了太宗皇帝一朝,各勳貴在邊地的力量發展了起來,又和原地有所牽扯。
賈府最為興盛,聯合三家世代結為姻親,互相交錯影響,結成一張牢不可破的大網。
不但重新籠罩了金陵,在當地恢複了往日的影響力,而且越發的堅實。
更為震撼的是,賈府在遼東也發展出不可小覷的勢力,一南一北交相呼應。
其餘勳貴也或多或少如此,不過都不如賈府強盛。
太宗皇帝後,朝廷開始重視勳貴的危險,連續打壓勳貴力量,一直到太上皇登基。
太上皇少年登基,後來因為無子嗣,三十年前發生了立儲風波,寧國府又站錯了隊,牽連了不知道多少人。
隻遼東的文武官員,就去職了幾十人,太上皇借此大開殺戒,從此勳貴衰落,再也不複當年的威勢。
任高是遼東世官,如何會不曉得賈府的稱號。
隻不過這麼多年來沒有聽到賈府的信息,乍然得知有點不知道如何應對。
這真的是要命的山芋啊。
賈府到底是何意?想要卷土重來嗎?
不管他們是怎麼想的,自己不沾不惹,絕對不要惹禍上身,瞅了眼韓彬。
這同僚膽子真大。
任高立馬岔開了話題,不再提這件事,仿佛剛才問的人並不是他,提起一個月後的操備之事。
韓彬也懂事的轉移話題,和指揮使談了衛所裡的公事,坐了片刻後起身告辭。
任高送到廳外,讓長子送出去。
韓彬從指揮使家中出來,沒有去其餘地方,直接回到家裡,沒有打擾兒子讀書,默默的回到書房。
打開一封書信,是遼東都司戶科司務陳策寫給他的。
看著信的內容,韓彬久久無言。
……
唐清安整理了行李,牽出百戶所的騾子,駕轅套上大車,車上裝有一些乾貨,劉承敏在一旁相送。
“二弟,所裡的事情就都交給你了,我這一番出去,估計至少小半個月才能回,我不在的時候,你的脾氣可要收斂些。”
唐清安不放心的交代。
“你的事要緊,放心吧,我有分寸。”
大哥要去司裡拜訪同知,然後去他舅舅家拜年,年前就說好的事情。
人活著就離不開人情世故,為官更是如此。
自己現在能在東海堡站穩腳跟,跟自己的才華無關,跟這些人情有關。
再者彆人幫了自己的忙,知恩圖報也是做人的底線,自己想要成大事,更要懂得感恩,更何況對方還是自己的親舅舅。
“你一路上要照顧好百戶,也要把自己照顧好,這番百戶帶你出門,你可要多聽多看。”
劉承敏回頭對已經十五歲的李如靖教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