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屏障,什麼沿路拒之,所有的策略都是白費力氣。
李達祖落寞的坐在茶案後,擦拭著祖傳的寶劍。
四大堡皆陷落,根據情報,光投降蠻族的士兵就超過了兩萬人,這般算下來,蠻族不但沒有過多損失,反而還增添了實力。
這仗如何打,又能如何打。
他是不會投降的。
北鎮還有三萬兵,城池裡的糧食草料足以夠半年使用,老奴就算圍困北鎮,能圍困多久?
不算他接手的降兵,就隻算他十萬兵好了,每日所需要耗費的物資,是天文數字,李達祖不信老奴能堅持半年。
所以,隻要堅守北鎮半年,就能贏得勝利。
至於遼西史鼐的援兵,李達祖沒有指望,也不敢指望,唯一指望的,就是蒙古左翼各部會不會按照雙反約定好的,出兵支援北鎮對抗蠻族。
想到了此處,李達祖信心恢複了。
望向北方。
大周和蒙古左翼敵視了百年,互相廝殺了百年,如今局勢大變,蠻族崛起,北鎮若有失,蒙古難道能單獨對抗蠻族嗎。
換做是自己,也不會袖手旁觀的。
蠻族大軍直奔北鎮,沿途各路城堡,聞風皆降。
十餘萬大軍,把北鎮圍的水泄不通。
有人建議,按照軍事常識,圍三缺一才是正確的選擇,可以讓守城的一方報有僥幸,說不定會突圍而出,放棄城池。
老奴笑了。
他不要給北鎮裡麵的軍士僥幸,就是要浩浩蕩蕩的碾壓,壓破對方心裡的防線。
一份疊加一份的恐懼,威力不隻是等於兩份。
各營才安營紮寨,蠻軍就發起了猛烈的攻勢,北鎮城門上火炮齊發,威力巨大。
攻城的蠻兵無視身邊的炮子,哪怕族人的斷肢殘顱濺到身上,也沒有絲毫的畏懼。
比野獸都還要野獸,沒有人性的恐懼,腳步沒有加快也沒有稍緩,各陣前行穩定,不顯絲毫慌亂。
右翼四旗攻打東門,左翼四旗攻打小西門。
等又近了些,城牆上的周兵火箭,弓矢,炸藥俱發,城牆下的蠻兵倒了不計其數,卻沒有一人後退。
雙方立馬陷入了糾纏,隨後右翼分兵去堵塞東城入水口,左翼分兵挖開小西門閘口。
等護城河的水流乾,蠻兵們推著楯車攻城門,城門上倒火油,擲火罐應對。
蠻族的神射手們混在隊伍中,給了城牆上士兵不少的傷亡,讓對方不敢輕易露頭。
守軍將領則逼著躲避的士兵們嚴守崗位,才半日,雙方就死傷不計其數。
也隻半日,小西門的橋就被蠻族奪了下來,開始豎雲梯,列器械,登城而上。
城垛守軍和上了城牆的蠻兵展開肉搏,靠著以多打少擊退了數次。
最凶險的一次,蠻兵已經在一處城牆上站穩了腳跟,隨後登上幾十名蠻兵,正擴大戰果時。
李達祖的親衛,以三層列隊火器兵,抵近次序而放,才奪回了此處城牆。
一日不曾停歇,到了夜間,周軍提燈照亮城牆,蠻兵以火把攻城,竟然比白日的攻勢更加的猛烈。
隻到了下半夜,蠻兵才鳴金退兵。
李達祖率領各將巡視城牆,補派兵源,鼓舞士氣,看到黑夜裡格外醒目的蠻族大營,李達祖愣愣的看過去。
上午的時候,周軍傷亡不大,下午開始上升,到了夜間直接翻了數倍。
每當有蠻兵登上城牆,更或者打退周兵,掩護其餘蠻兵登雲梯,周軍的傷亡就會不成正比。
隻第一日,北鎮各處統計,傷亡士兵一千四百餘人。
整個北鎮目前才三萬兵,傷亡竟然高達近二十分之一,要知道他們是守城啊。
這麼大的傷亡,令李達祖心驚,身後的將領臉色也都十分的難看。
又等了兩日,卻連蒙古援兵的影子也沒見到。
北鎮上下陷入了絕望。
而聰明的林丹汗,趁著蠻族全軍攻打北鎮,沒有選擇南下,而是東行。
率領大軍掃蕩不遵他號令的蒙古部落。
這些個部落,仗著蠻族撐腰,膽敢有二心,林丹汗早已按捺不住,原先派使者去老奴處,也是為了麻痹他。
至於北鎮。
在他看來無所謂。
因為他的內心中,不但要征服老奴,整個遼東都要是他的,然後西征左翼蒙古。
學祖上最偉大的大汗,統一目前已分裂幾百年的蒙古部落,最後光複蒙古的榮耀。
老奴見到蒙古部落派來求援的騎士,笑得合不攏嘴。
“那小兒真是聰明。”
“哈哈哈。”
聽到大汗的奚笑,蠻族大將們紛紛大笑起來。
“你們回去後,告訴你們的台吉,遷移部落先避開他的大軍,等我得勝歸去,再替你們的台吉主持公道。
我原先就讓他們防備一二,可惜你們的台吉左右搖擺,到底不願聽我的。
現在有人替他們做了決定,如今到底要選擇誰,他們終歸得做出決定了。”
騎士們從老奴處得到了補給,休整一番紛紛回去向自家的台吉複命。
此時,遼東灣,龐大的船隊正在茫茫無際的海上航行,悄然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