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西洋教士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一百零八章 西洋教士

第一百零八章 西洋教士(1 / 2)

紅樓從遼東開始!

玉米和番薯不同。

在早先的資料中,美洲的農作物都被學者們公認,屬於哥布倫發現後傳入說。

也就是說很多美洲的農作物,都是通過西班牙人或者葡萄牙人傳入中國的。

例如番薯就是被西班牙人從美洲帶到呂宋,後來被番薯之父陳振龍,冒死於萬曆二十一年偷帶回福建。

中國因為大明的戰神皇帝,導致陷入了幾十年的戰亂,大周取明而代之,早已物是人非。

雖然環境氣候沒變,國家製度小小變動,而人卻都變了。

沒有陳振龍,就沒有人從呂宋帶回番薯,這一點唐清安並沒有太過意外。

西班牙人在呂宋種植了幾十年的番薯,直到出現陳振龍,才帶回大明。

沒有陳振龍,曆史不會有王振龍,李振龍去帶回番薯。

玉米和其他美洲農作物不同的是,經過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此物是在哥布倫發現新大陸之前,就已經傳入了中國。

古代雲南人稱為西番麥,西番穀等名字,透露著玉米是從古人所理解的西番地區傳入中國的。

現代人認為的西方,指的是歐洲。

在元代至明中葉以前,西番是指雲南與西藏緬甸交接的地區。

美國著名學者勞費爾就提出,玉米是由西南陸地傳入中國,中國學者遊修齡等眾多學者,他們的論文中,國內外觀點一致。

先從歐洲傳到印度,緬甸,然後由印,緬傳到中國西南地區。

所以玉米是一定能在國內找到的,隻不過從金陵到福安,再從福建去雲南,一路萬裡之遙,以如今的交通條件,屬實遭了大罪。

所以冷子興,是有大功的。

李成賢來到總兵府,見到了將軍的叔叔,幾人寒暄一番,才見到將軍說的奇物。

拿起來觀看的細致,李成賢從來沒有見過這等農物,將軍說此物比蜀黍的產量高,且更管飽,他有幾分懷疑。

這形似棒槌,竹筍的東西,大多數呈黃色,但是夾雜著紅,白,黑,斑數種眼色,看上去就十分的古怪。

冷子興在一旁,興致勃勃的介紹此物如何育種,如何播種,如何收獲雲雲。

李成賢點點頭,看向了將軍。

唐清安知道李成賢的疑問,不過他對玉米有信心,後世全世界三分一的人口以玉米作為主要食糧,是經得起考驗的。

清朝末年東北的大豆和蜀黍落為二線,主要種植玉米,也是經得起考驗的。

唯一不確定的是,大規模在東北種植,是清朝末漢人闖關東之後,相差了三百年,缺了這三百年的功夫,玉米如今有沒有適應東北的土壤。

對這些農事,他雖然不懂,但是卻有資料可以借鑒。

根據蓋州縣誌,清朝初年,玉米終於傳入了東北,最開始在遼寧種植。

康熙年間就成為了貢品,可見現在的玉米是可以在金州種植的,不確定的就是產量。

哪怕產量低,唐清安也準備推廣玉米。

一則它的上限高,二則它的營養價值,遠高於蜀黍。

不過這才一袋子玉米,培育育種都不夠,想要大規模擴產,不是兩三年之功可成。

聽完將軍的想法,李成賢這才露出笑容。

先從培育開始,一步步找到合適的種植方式,而不是沒看到成果就要強製推廣,這才是老成之見。

既然如此,李成賢心裡的負擔放下,對此物有了期待之感,從總兵府離開,去找來一些老農,專門劃了田地,用來試種此物。

冷子興歸來金州,且不提唐清安送了他一門生意,隻說萬裡之遠的澳門。

賈璉通過粵海將軍的關係,牽橋搭線找到了一名懂紅夷話的商人,坐著他的船。

才下了港口,被一個光陸怪離的景象驚呆了。

隻見這裡到處都是忙碌的人群,眾多的船隻來來往往進出港口。每當一艘船靠上碼頭,碼頭上的苦力們就爭搶著活計。

船老大或者找熟人,或者找最強大的一夥,這些人把貨物搬運下碼頭,或者把碼頭倉庫裡的貨物搬上船。

還有許多果然如傳說中一樣的紅毛人,身材高大,毛孔粗狂,嘴裡說些嘰裡咕嚕的怪話。

和中國各地的方言完全不同,賈璉也出過京城,去過各地為賈府奔走關係。

原來還想著,憑自己掌握的方言,了不得幾日裡也能和對方說上話,這般看來幸虧粵海將軍為他找了一個通譯先生。

“賈兄,這裡可是與內地不同吧?”

這商人其實是走私之人。

大周沒有隆慶開關,所以是禁止出海的。

而且廣東的粵海將軍為人本分,也是重視傳統的人,禁海之策曆經兩朝,在他看來乃是國策。

所以也沒有和前世大明一樣,有大明沿海有官員作為中介,海商走私獲得貨物,通過這些官員流轉內地,形成完整的商絡網。


最新小说: 凡女修靈途 故事萬花筒 長生!開局嫂嫂逼我修仙! 純情將軍火辣辣,苗疆少年淪陷啦 詭道魔尊 禦獸:誰還乖乖進化,我直接一步成神! 都市特警 隻想安靜種個田,全員逼我當大佬 禁欲鬼怪大佬的天才小甜心 手術刀在手,王爺跟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