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決戰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二百二十章 決戰

第二百二十章 決戰(1 / 2)

紅樓從遼東開始!

唐清安這回的目標是蓋州。

第一個目標,了解金江軍目前的實力,能否和蠻族野戰,並且占據優勢情況下獲得勝利。

這一點在欒穀關得到了證明。

那麼第二個目標,就是要收複複州,蓋州兩地,從蠻族手中奪得富裕的平原地區,不用在苦哈哈的地方辛苦屯田。

大軍停在了熊嶽驛,此地離蓋州衛百餘裡。

唐清安不急。

大軍修整。

等待後方物資運轉。

火器多,需要的物資也多。

軍中的戰馬,騾馬也多,需要的糧草豆料同樣多。

十餘萬大軍,唐清安不敢玩花樣,穩打穩紮打呆仗,比雙方的硬實力。

大軍在修整,後方的官員也跟了上來。

看著官員提交上來的冊子,唐清安極其的滿意。

“等收複蓋州後,明年我要治下多出兩百萬畝田。”

把眾人的麵色看在眼裡,唐清安沒有多餘的表情,因為他並不是獅子大張口。

海州,蓋州,金州都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

平原多,河流多,適合開發田畝的地帶也多。

軍事行動是為了政治。

而對於唐清安目前最大的政治,就是民生上的事。

大周地方真的很離譜。

金州因為靠近登萊,往來官船極多,因此額田在各地報的最多,六十萬畝額田。

複州遠離登萊,額糧的額田隻報了三十餘萬畝。

明明地利不比金州差,還是在平原上,為什麼呢?當然是因為大量的隱田。

例如歸於複州衛的永寧監城。

永寧監城的額田就有五十二萬餘畝。

為什麼永寧監城的額田竟然這麼高呢?比複州衛都要高,甚至要趕山整個金州衛了。

整個金州衛包括了旅順等地,也才六十萬畝額田。

因為永寧監城不用交稅。

永寧監城的軍戶負責為官方養馬,因此免除額糧。

衛所官員為了報功,就如實的上報了永寧監城的田畝,反正又不用繳稅。

大戶們世代不用交稅,還能獲得田畝的勘合,當然就沒有了顧忌,願意配合永寧監城的官員,讓他們獲得功績。

隻官冊上,複州衛加上永寧監城,額田就高達近九十萬畝,隱田更不知道有多少。

托蠻族的福。

蠻族把各地大戶都遷移到了沈遼,然後派蠻人到各地管理遼民,遼民成為了奴隸。

唐清安在金州,鎮江的清田沒有絲毫的阻力。

現在收複了複州,大軍在前方,官員在後方清田,同樣沒有半絲的阻力。

在唐清安的計劃裡,收複複州,蓋州兩地,無論如何也能得田兩百萬畝。

就算不足,以兩地的地利,到明年播種之前,也是足夠開墾新田,達到兩百萬畝的。

有了這兩百萬畝地,不管是新接納的遼民,還是以往的遼民,他的金江鎮將再也不會為糧食發愁。

“各地如今百姓數量統計出來了沒有?”

聽到節度使的問話,領頭的馮勝之滿臉笑意。

在大軍出動之前,他還滿臉的憂愁,如今大軍軍事順利,獲得了無數的地盤。

他負責民生事,同樣解決了他的難題。

田畝充足了。

“隨著長白山脈清除了蠻兵殘餘,包括岫岩,鳳城兩城,各地百姓有三十餘萬人。

加上山外逃進來的百姓,合計四十餘萬百姓,皆安置在長白山脈的平原地區。”

鎮江的百姓,金州的百姓,東岸的百姓,無論是田畝還是人口,都十分清楚。

因此馮勝之先報遊擊區的百姓之數。

複州一帶靠近前線,除了早已投奔到金州的,剩餘的百姓都被蠻族遷移到後方。

不但此地的田畝荒廢,也導致了數十萬遼民生活困頓,蠻族可不管管遷移遼民的死活,更不會物資。

馮勝之先解釋了一番,最後才報出複州各地遼民不足十萬。

唐清安麵露不快。

這都是蠻族造成的,至少造成了複州十餘萬遼民死亡,連靠近金州的複州都如此慘,更不用提其餘地方。

“這五十餘萬民,加上原來一百七十餘萬民,合計兩百二十餘萬民,舊田和新田合計一百六十七萬餘畝,複州有一百零二萬餘畝。”

聽到馮勝之報的複州田畝數,唐清安感到詫異。

“複州的清田不是剛開始嗎?怎麼就得出了一百零二萬畝?”

“額田就有九十萬畝,以咱們在金州清田得出的隱田數,推斷複州得出的這個數字。”

聞言,唐清安笑了。

“那這般推算,豈不是蓋州的田畝也能推個一二?”

馮勝之點頭。

“蓋州至少有五十萬畝以上。”

唐清安雖然再笑,但是並不滿意。

以他對史料的了解,推斷複州和蓋州,田畝至少在兩百萬畝以上。

複州和蓋州都是平原地帶,兩地的麵積,論長度是不如金州到鎮江的距離。

但是寬度卻遠超東岸,兩地的麵積合起來,遠比他現在治下要大。

金州,加上狹長的東岸,以及偏冷的鎮江,三地的田畝都已經高達一百三十萬畝。

富庶的複州和蓋州,光額田就在一百一十萬畝。


最新小说: 超級農業巨頭 蒼穹盜賊 財情動人 一人:演過戲嗎?你就神格麵具! 五分鐘寫歌,高冷女上司戀上我 車禍後,我的前女友全都來了 棠落江珩 千金算卦,總裁破災 開局娶女囚,我成就最強悍卒 高嫁豪門,我靠直播花錢火遍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