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人口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二百三十二章 人口

第二百三十二章 人口(1 / 2)

紅樓從遼東開始!

“現在各地人口有多少了。”

唐清安麵露凝重。

各地官員的文書中,第一事就是流入的遼民太多太多,導致各地物資緊缺。

因為唐清安一次又一次的嚴申,所以各地官員都不敢阻礙遼民湧入境內,反而還要大力接濟。

和過內官員是反其道而行。

國內的官員,遇到流入自己境內的流民,或驅趕或阻止,例如陝西各地都是如此。

按照金江鎮的做法,結果就是造成了沉重的糧食負擔。

唐清安早就預料到這種形勢。

出海將近六年。

年年都在新修水利,開墾田畝,可以說一半的精力都用在了這方麵,就是為了用來接應遼民。

不算新收複之地,金州各地,加上各島,田畝九十二萬,鎮江以及東岸開田三十萬畝,朝鮮所有島嶼,包含濟州島,開田四十萬畝。

合計一百六十二萬畝田,加上漁場。

原來境內百姓穩定在一百七十萬上下,五年之功下來,剛好可以踏入溫飽。

可隨著半年的大戰下來,又恢複了原來的狀況。

天氣越來越極端。

極南之地的海南竟然下大雪,而北方的陝西甘肅等地,則連年大旱,讓人無法置信。

國內的流民越來越多,而官府卻不管。

為什麼。

因為沒有物資,承擔不起。

金江鎮地盤才多少。

又能接應多少人。

馮勝之,顧應時同樣神色嚴肅。

人口的增加,在太平時節是功績,而在兵荒馬亂之際,卻是負擔。

“四個月前,各地遼民維持在一百七十萬左右,遊擊區遼民有三十萬左右。”

馮勝之慢條斯理,緩緩說道。

唐清安明白馮勝之的意思,接下來要對自己放大招了。

收複金江,鎮江,東岸數年,從原來的數萬,到一百七十萬,然後遊擊區的三十萬。

投奔的遼民的人口,經曆了幾次峰值,去年開始已經漸平。

“截止年關前,半年來湧入百姓百三十萬餘人,預估如今各地遼民超過了三百三十萬。”

聽到這個數字,唐清安雖然並不意外,可是心裡仍然猶如壓下了一座大山。

不意外的原因。

是因為蠻族為了今年的大戰,抽空了腹地蠻兵,同時抽丁了大量的蠻丁。

前後動用了將近二十萬大軍。

也就是說不論是沈陽,遼陽,還是開原等遼左各地,甚至是奴兒乾司的薩爾滸,赫圖阿拉等地。

蠻族的統治力已經滑到了隻能維持城池的地步,而城外則無法顧及。

這般形勢下,有百餘萬遼民逃離,才是沒有什麼意外。

金江鎮現在有遼民三百餘萬。

一開始往登萊輸送了數萬遼民,也就是說,蠻族境內,還有百餘萬的遼民。

這百餘萬的遼民不敢逃,也沒有出乎唐清安的意料。

例如沈陽,遼陽,赫圖阿拉這些大城,到底還是有成製的軍隊在,而且蠻人數量居多。

這幾地又都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因此有數十萬遼民逃不了,是不難理解的。

還有海州,同樣越是密集之地。

此地全境光額田就有數十萬畝,人口也至少有二十餘萬人。

海州大軍密集。

此地遼民如何能逃,但有多餘的舉動,就會引來屠戮。

不提其餘路途,隻翻越長白山脈到東岸,山路就高達五百餘裡,老弱還真翻不動。

種種原因,導致蠻族境內還有一百餘萬的遼民。

到底還是要五年平遼才行。

可要五年平遼。

那這三百餘萬民就不能成為負擔,而是成為他的助力。

唐清安看向了馮勝之,顧應時。

眼前的文官。

他們這些人,決定了民生能不能成為金江鎮的助力。

馮勝之和顧應時,感受到了節度使的視線,幾人都是多年的熟人,一路走到今日。

已經有了默契。

兩人都知道將軍接下來的話,一股撲麵而來的壓力,讓兩人心思沉重。

三百三十萬人。

如何養活。

三百三十萬人。

一年的口糧下來,需要一千二百萬石的米糧,也就是田畝要收獲將近一千五百萬石糧食。

這一千五百萬石糧食,打去蜀黍殼,穀殼才能得到所需要的糧米。

也就是說,以遼東的糧價。

需要近八百萬兩的銀子。

顧應時性格比較乾脆。


最新小说: 禁欲鬼怪大佬的天才小甜心 手術刀在手,王爺跟我走 我在玄幻世界隻手遮天 嫡女她帶崽殺瘋了,王爺忙遞刀 全家忘恩負義,重生我掛帥回朝 負熵 西遊之浪浪山的金蟾子 西遊:夭壽啦!這個孫悟空穩的離譜! 重生78:開局揍村霸,香軟村花抱回家 在異域拉起一個殯葬服務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