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也不會發生江南桑農之爭。
當然。
唐清安既然選擇海貿,肯定不會隻做甩手掌櫃,從中收取稅賦,這才能得到多少。
他想要的是壟斷這股貿易,如果成功,那將是能讓金江鎮十萬大軍不愁軍餉的財富。
“來自國內的那幾部軍隊,大哥還是小心處置的好。”
劉承敏見大哥早已有應對手段,最後還是忍不住提醒道。
唐清安點點頭。
接下來的話他沒有說。
他在觀望。
有捷徑可以走,他不想成為禍亂的根源,而是以解救者的姿態。
一個勢力起家之初。
根基正不正,也是十分的重要的,有時候能決定走勢。
等劉承敏走後。
朱秀,武震孟等先後而來拜見。
兩人更為直接了當。
“將軍,朝廷無視我們金江鎮,不顧局勢視我們為敵人,將軍請下令。”
“下什麼令?”
唐清安納悶問道。
“下令讓大軍出動,給錦州一個好看,讓魏毅知道我們金江鎮不是好惹的。”
“哦。”
唐清安了然。
“我還以為你們要讓我下令,直取京城呢。”
兩人大震。
聞言後麵如土色。
“這……這……”
皆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兩人倒沒有其他的心思,隻不過沒想到將軍會說出這番話來,太讓人意外。
打京城?
他們想都沒有想過,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回應。
“開個玩笑罷了,瞧你們嚇得。”
唐清安好笑的看向兩人。
他也是個周人。
明白周人對朝廷的印象。
朝廷是天。
雖然沒有國家的概念,也有大致的思想。
穿越前,他看到史料,明末最強的一支火器部隊,突然在山東作亂,離京師不遠。
既然都已經做亂了,也不願意歸降,為何不直接趁機去打京城。
京城最開始可沒有防備他們,而且京營也沒什麼戰鬥力。
以這股軍隊的實力,軍中的火器和大炮為東方之最。
如果執意破京城,並不是沒有成功性,反而成功性很高。
這就是人心。
寧願選擇困守一隅,也沒有想到過去攻打京城。
人們不願意去往這方麵想。
如果放在五代十國等這種人心不在的時代,軍隊作亂了,有機會當然隻取京城。
這就是人心的力量,不知不覺的影響所有人。
“你們要鬨魏毅,不也是會引起朝廷的問責,還不如冷靜的應對,我知道你們的心思。”
唐清安看著兩人麵色一陣紅一陣白。
魏毅手段老辣,私下拉攏金江鎮軍將,導致人心不穩,害怕被將軍猜忌。
因此來表達忠心。
這是好事。
說明金江鎮的人心在他,不在於魏毅。
能想通此點,因此唐清安沒有太過在意。
人不是機器。
心思千變萬化,但總歸逃不了大局。
金江鎮三百餘萬遼民,十萬大軍認可自己,那麼單個的個體就翻不了天。
這也是人心。
唐清安隻要不選擇旗幟鮮明的造反,引起金江鎮人心慌亂,朝廷就奈何他不得,誰讓金江鎮孤懸海外呢。
朝廷想要取代他,要麼他同意,要麼用斬首行動。
最重要的是還不至於如此。
朝廷打壓他,想要製衡他是人之常情,是應有的慣例。
區彆就是將領的野心。
願不願意屈服朝廷,歸於朝廷管理。
前番的北鎮,遼東節度使選擇了順從,因此有了錦鄉侯府百年的富貴。
而如果像毛文龍這種,不願放權,當然逐漸成為朝廷敵視的對手。
唐清安一樣不願意放權。
所以接下來大周局勢才是關鍵,是不是周末呢。
他不確定。
再熬一熬。
再看一看。
主動權到底還在他手中。
“是我們想的簡單了,不過將軍心裡有什麼主意,可告知我等,必然奉將軍為主。”
武震孟認真的說道。
這段時間,他十分的懊悔。
前番自己顧忌老鄉之情,表現的有些不夠決然,回來後思來想去,覺得自己做的有些不對。
“行了行了,你們的心思我都知道,跟隨了我這麼多年,難道我還能不放心你們?
說這些許多旁的做什麼,和個婦人似的嘮叨,煩死人了。”
將軍這般態度,兩人竟然心裡反而安穩了些許。
麵色轉為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