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為遼東王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為遼東王

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為遼東王(1 / 2)

紅樓從遼東開始!

對於將軍放棄上策,選擇下策。

賈鑒仍然不滿。

對於下屬的不認同,唐清安並沒有因此而生氣,選擇的是耐性的說服對方。

如果對每位有不同意見的下屬,就棄之不用,那他很快就會無人可用。

而這些能有不同意見的人,至少都是用了心思的,才能有自己的想法。

賈鑒雖然不認可將軍,卻內心實則對將軍敬佩至極。

前番將軍召集數千隊長大練兵。

他本不是軍中之人,也極有分寸,絕對不會和文官,更和武官中有牽扯。

因此。

賈鑒在金江鎮,可以說是一名獨屬臣。

不過那天將軍特意讓他去看。

他看到了。

那一晚。

將軍沒有去參加軍中的晚宴。

因為很多隊長,已經到了要割血明誌報恩的激烈行徑。

“這就是我,為何不願意在蠻族未滅前,就帶領遼軍去霍亂國內的原因。”

將軍是對他這麼說道。

他笑而不語。

他看到的是將軍這番出人意料的手段,收攏了數千隊長之軍心。

這數千隊長之心在將軍。

那麼將軍就穩固如山,誰也無法動搖他的地位。

每個人的環境不一樣,認知也不一樣。

唐清安無法把自己的認知灌輸於人。

能改變人的認知。

古往今來隻有一個人辦到了。

他雖懂,卻辦不到。

賈鑒負責機密事務,他必須明白自己的心意,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處置各種事宜。

所以唐清安這段日子來,經常召他來剝析誌向。

民心所向,軍心所指,無堅不摧!

人們常以為遼東無法成事,其實大為錯誤。

遼民但凡能吃上一口熱乎的,生出丁點力氣,不可計數的人不顧性命的殺蠻。

遼東各地同樣不可計數的義民。

不過這些義民,沒有留在史書中,隻留在了寥寥數言的雜記裡。

這些手無寸鐵,沒有補給也沒有糧食的義民,逃散在各地無法形成呼應。

很多的義民在長白山脈裡決不投降,蠻族哪怕十倍十數倍圍子,也無可奈何。

這無數處的義民,靠著拳頭讓蠻族無法摧毀,最後卻因為糧食而大量的餓死。

大周朝廷但凡能支援。

隻靠著這些義民就能讓蠻族敗退。

隻要誰能帶來糧食,誰能為他們武器,這些人不但沒有野心會和人爭權奪利。

反而會變成這個人手中最鋒利的武器。

遼軍。

唐清安從來都是避免這個稱謂。

在他心目中,金江軍絕對不是遼軍。

未來必定是以救世主之態,來站在全國百姓麵前,而不是武夫作亂,以武得國。

這。

……

對不起數百萬信任他,把命交給他的遼民。

將軍的確不是武夫。

是具有大格局之偉才!

賈鑒心服口服。

可是將軍有些太過仁義了。

“任何事過猶不及,將軍如此仁義,朝廷會領情嗎?”

“我沒有指望朝廷領情。”

唐清安知道賈鑒在擔憂什麼。

狡兔死走狗烹。

隻要讀過書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很多人到了這一步,都會開始防備。

金江鎮需要防備朝廷。

因為朝廷在對付金江鎮。

金江鎮是沒有積蓄的。

按照節度府的計劃,明年金江鎮才會有多餘的積蓄。

而他這回要出動數萬軍。

擠出了金江鎮本就不多的潛力。

那麼勢必影響金江鎮明年的計劃,耽擱金江鎮積蓄力量的時間。

而時間緊迫。

金江鎮處於朝廷和蠻族之間,缺的就是時間。

因此。

很對人反對這回出兵。

賈鑒同樣如此。

文官心裡反對,按照規章製度辦事即可,武將反對,但是他的軍令一下,大軍就能出動。

唯獨賈鑒。

他奔波各地,收攏各地機密事務,都需要當機獨斷,權利極大。

所以唐清安不放心賈鑒。

朝廷還是人心中的朝廷,是大勢。

蠻族還是那個蠻族,仍然強盛不可小覷。

倒是金江鎮。

年年都在物資斷絕的鋼絲上行走,但有意外之事,則形勢無法挽回,有傾覆之險。

介時。

隻能選擇放棄收留的部分的遼民。

部分遼民,以百萬計。

請神容易送神難,這在金江鎮境內的百萬遼民,誰也都會恐懼。

會不會成為導致金江鎮民亂,誰也不敢保證。

時間。

上下都知道金江鎮缺少時間。

所以很多人不明白,將軍為何一意孤行。

唐清安深知形勢,不懼蠻族,不懼朝廷。

可是旁的人做不到。

“你當知我極為關注陝西之事,你也同樣知道,陝西各地民不聊生,其實不隻是陝西。


最新小说: 從逃妾到開國女帝 養神 帶著農場去海島,路人甲她贏麻了 [傲慢與偏見]十九世紀貴婦生活 清穿之貴妃嬌弱 美人她隻想搞錢搞房搞事業 穿越成嘉靖長女後 帶娃隨軍,給絕嗣京少看男科他紅溫了 工業大摸底,我的廢品站值千億! 陰濕大佬撐腰,竺小姐人財雙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