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遼東都司的人選,唐清安不放心。
在紅樓中,賈雨村升職入京做京官,唐清安想到了此人,寫了信詢問他是否願意來遼東。
賈雨村此人,官僚氣息十足。
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
對於目前的金江鎮來說,如果來一名清官,對於金江鎮才是不好的事情。
倒是賈雨村,他越是官僚,對金江鎮越是有好處。
除非金江鎮和賈府一樣衰敗,不然賈雨村對金江鎮,隻會大開方便之門,方便你我他。
此人比賈政來遼東都要合適。
賈政雖然是唐清安的嶽丈,可是以他的呆板,是不會越過底線的幫助金江鎮。
倒是賈雨村,底線遠比賈政要低。
賈雨村收到平遼侯的書信,當然願意去遼東了,立刻聯係故舊來奔走此事。
加上賈府,王家等勳貴的策應,以及唐清安的支持。
賈雨村很快就收到了新的調令,去金州重建遼東都司,有了這份資曆,賈雨村未來入京,底氣十足。
林如海被流放,甄家難以自保,賈雨村再一走,金陵的勢力就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新的人選,不光賈府在思考,唐清安也在思考。
一個是賈雨村的同僚張如圭。
賈雨村因為革職,流落到林府教書時,正是此人帶來的消息,才得以第一時間求到林如海,最後到京城靠著賈府王府的實力而起複。
張如圭有功名,有資曆。
還有一個就是通判傅試,至於其他賈府的門生,要麼資曆不足,要麼科舉排名太落後,要麼像賴大家的縣令官職太低等等。
傅試此人完全沒有底線。
為了巴結權貴,把自己的妹妹耽誤到了二十幾歲,可以說完全不要臉麵,沒有一絲的底線。
論起此人,連唐清安都有點怕,此人功利心太強,又不在乎私情,雖然操作的好,能為金江鎮帶來大利。
可是這等人的背叛太讓人防不勝防,太膈應人了。
因此唐清安建議了張如圭。
如此費勁力氣,終於一一操作成功。
賈雨村去金州重建遼東都司,不少的官員搶著要去,例如戶部的張雲承。
因為是璠皓的門生,日子十分的難過。
禦史韓昊倒是沒有去金州,而是離開京城,去山東擔任登萊巡撫,其中也虧了他父親殉職於錦州的原因。
都察院經曆龔澤,此人也離開了京城,成為了新的巡鹽禦史。
至於陸仲恒。
此人名氣太大,脫不開身,被發配到了冷板凳上。
……
諸事唐清安都在一一敲定。
他和曆史上的毛文龍同樣起家於遼左,而金江鎮有如今的局麵,不同的是,他在京城有勳貴的大力支持。
因此金江鎮能得到朝廷的軍餉糧餉,然後才能做到收複失地,又逐步恢複民生,形成良性的循環。
這個過程中,賈府對於唐清安,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不論是他到遼東的百戶之職,以及背靠大樹而在遼東順利的站穩腳跟,或者出海獲得的支持。
乃至光複金州,以小小的備禦之職位,和參將趙緱用,兩人間還未開始的主導權之爭,就因為賈府的操作而塵埃落定。
等等事情,賈府都起了關鍵的作用。
他穿越前的時代,朝中有人好做官,讀過書的人都當懂這個道理,所以他才沒有直接去遼東從軍,而是選擇拜入賈府。
賈府的庸才很多,哪怕有寶山也能被揮霍一空。
可是賈府還有一個大才。
山觀中。
賈敬越來越像一個修道之人,穿著寬鬆的道袍,坐在太極蒲團之上,麵對神像一言不發。
一朝天子一朝臣。
更可怕的是新朝的天子,敵視舊朝的大臣勳貴。
他在等。
唐清安多年來,在人前都是一副知恩圖報的麵孔,深的人們的信任。
以前是他有求於賈府,賈敬看不準。
現在是他伸手支撐賈府的時候了,這種時候,才能徹底看清楚一個人。
他不怕唐清安不伸手。
賈府是勳貴的旗幟。
甄家大致會被抄家,賈府可能會被抄家,也可能不會被抄家。
可是不管賈府會不會被抄家,賈府不會倒。
勳貴不會允許。
賈府可以換當家人,但是旗幟不能倒。
猶如當年的他。
倒是能趁機看清楚唐清安,到底是重情重義之人,還是偽裝的小人。
陳德言趁夜來了。
他的手下們,早已探好了路。
雖然有錦衣軍的監視,可是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隻要用些手段,還是能混進來。
“我大哥說,明年和蠻族決戰後,迎娶三小姐。”
聽到陳德言的話,賈敬才露出了笑容。
“我這裡有一份名單,關於軍隊的,哪些是能打的,哪些是不能打的,可以金江鎮參考,以請調入金州,支援明年的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