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他能說服蒙古各部,不加入蠻族,此大功之下,他日後在金江鎮就有了底氣。
按照將軍的說法,此行成功率極高。
“喀爾喀各部的大小台吉,哪怕明麵上故作姿態,不過是想要獲得好處,可以應承他們。
隻要金江鎮收複失地,和草原接壤,就不限製的和各部互市,讓雙方都獲得好處。
炒花部和喀爾喀部不同,炒花部的台吉,是黃金後裔,達延汗之孫。
比較傲氣,但是他一樣會選擇中立,不過不能隻以互市拉攏他,不然會讓對方不滿。
用恭敬的態度對他,然後連帶著說出互市,他會滿意的。
科爾沁部,可以試著拉攏,並承諾會協助其對抗察哈爾,不受察哈爾的吞並。”
唐清安針對各部,做出了細致的安排。
如此這般,賈鑒心中更有底氣了。
“各部落不支持蠻族,則蠻族去掉一臂,隻有十餘萬大軍,而我聯合國內以及朝鮮,二十餘萬大軍,當可勝之。”
唐清安信心十足的說道。
“不隻是如此,蠻族內部漢軍,以我的判斷,隨著金江鎮的崛起,同樣會軍心不穩。”
劉興祚此時,終於發出聲音,為將軍的話補充。
此消彼長。
唐清安對於明年的大戰,信心十足。
正如曆史上的名將戚繼光所言,士兵三要素,選兵,練兵,練膽氣。
打其他的地方,唐清安不敢保證。
可是對於攻打蠻族,唐清安可以自信的說,金江軍的士氣,任何軍隊都不能比。
包括戚家軍。
不是說金江軍的戰鬥力比戚家軍要強,而是金江軍人人和蠻族有血仇。
如戚繼光所言,選兵練兵都是為了最後的練膽氣。
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士兵具有視敵如仇,視死如歸之心。
天下間,還有誰。
能比遼民出身的軍隊,對蠻族更加的仇視,更加的有視死如歸之心嗎?
打蠻族。
金江軍將是天下第一強軍,任何人都無法比。
就算是戚繼光在此,也會認可此理論。
因為就是他所言。
“明示各地!”
唐清安堅定的說道。
金江鎮如此巨大的動作,是瞞不了敵人的,如今萬事俱備,要在金江鎮的百姓中。
宣揚開來。
他想看一看民心,想要從民心上,獲得對勝利的毫無動搖的信心。
眾人沒有反對。
很快。
各地的府衙公示坊前,出了新的告示。
百姓又不識字,對於政事也不是很關心,出現了幾名長衫之人,也沒有多少百姓在乎。
“嗚嗚嗚。”
長衫的人竟然當眾哭了起來,這才引起了路過百姓的好奇。
“明年,將軍將要率領大軍,北上攻打蠻族。”
穿著長衫的人,哽咽的向百姓們解釋,指著木牌子上,嶄新的告示。
“啊?”
百姓們愣住了。
……
馬林從漁場請了長假回家,又去了軍中,把自己的兒子馬大芳揪了回來。
馬大芳對於父親的粗暴,非常的生氣,現在正全軍大練兵,如何輕易的請假歸家呢,父親又不向他解釋。
馬林一言不發。
帶著馬大芳去了鄰居的家中。
鄰居的老漢,看著馬林的神情,嘴角動了動,最後歎了口氣。
“便宜你了。”
沒有過多的禮儀。
馬大芳在父親的逼迫下,急匆匆的就成婚了。
哪怕他告知父親,自己有喜歡的人,馬林揚起了手中的木棒,馬大芳立馬屈服。
彆了,我的女同學。
軍校有女學生,雖然分開教學,可是長年累月下來,如何攔得住如狼似虎的後生。
這些軍校生,從小生活在軍校,言行和外麵的人有很大的區彆。
隨著公示各地展開,百姓們很沉靜,隻做了一件事。
要麼軍中有兒子的,強硬的讓兒子娶媳婦,要麼有女兒的,把女兒嫁給這些軍中後生。
這就是百姓們對這件事的態度。
沒有百姓會不在乎自己的兒子,感情並不比旁人少,不過和後世的表現方式不一樣而已。
可是當一份仇恨,家族的鮮血流到了一定的程度,受到的屈辱讓人無法忘懷的時候。
兒子可以死。
仇一定要報。
這就是金江鎮百姓,對此事做出的,堅定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