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
車廂後的金江軍的鳥銃兵,一息不停的扣下扳機,從槍管中發射鉛子。
每名負責射擊的鳥銃手,身後都有數名輔兵配合,源源不斷為其可以直接扣下扳機的鳥銃。
發射出的鉛子,在空氣中旋轉,形成了空氣牆,然後在蠻軍的盔甲上造成了一個洞。
然後進入蠻兵的內臟中,滾燙的翻滾,甚至裂開數塊。
一直到力量耗儘,這顆發揮了作用的鉛子,才終於安靜下來,停留在了對方的體中。
蠻兵倒在了地上,這種劇痛讓他失去了呼吸的力氣,翻著白眼痛苦的掙紮。
“嘭。”
一匹戰馬重重的摔倒在地上,連帶著騎手一同滾落數步之遠,騎手的右腿變了形狀,明顯的斷了。
在地麵上他滿頭是汗,努力的爬向自己的戰馬,以此躲避友軍的馬蹄。
在這個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的戰術,都還未崛起的時代。
以鳥銃為代表的火繩槍,並不能取代冷兵器,更不能取代騎兵。
何種戰術的勝利,仍然取決於將領的安排和布置,以及士兵的堅韌程度。
但是對於農耕民族來說,火繩槍甚在便宜,使用成本低廉。
一名優秀的硬弓手,需要從小培養,才能做到精準,並持久的射擊,而製作一張戰弓同樣需要數年之久。
戰弓的保養成本遠高於鳥銃,使用壽命卻遠不如鳥銃。
鳥銃的子彈能破甲,箭矢卻不能輕易的破甲。
任如何穿戴精良盔甲的將領,乃至猛將,一名訓練幾個月的普通鳥銃手,發射出來的鉛子。
就能取他的性命,不存在渾身插滿箭矢,還能奮勇作戰的情況。
火繩槍的三段射,並不能取得決勝。
需要設置一些柵欄,拒馬樁等障礙物,同時配備大量的兵種,長矛兵,刀盾兵等。
這是輕步兵正在崛起,但是還未徹底崛起的時代。
金江軍的鳥銃兵,配備的是更有利於行軍的車廂,以此替代柵欄,拒馬樁等工器。
行軍的道路上,遇到敵人又能第一時間依托車廂展開防禦。
車兵消失了上千年,在火器崛起的時代,從曆史的灰塵中重新翻了出來。
比起西方國家托運的柵欄,拒馬樁等,大周的車廂使用以及運輸,要更先進和便利。
車廂還能防備敵人的弓箭,為士兵遮掩。
運輸,防衛,便利等等方麵,都要更勝一籌。
車廂後有長槍兵,配合鳥銃兵防禦騎兵,以及穿戴重甲,手持重武器的,可以對抗敵人穿戴盔甲的重步兵。
在陣仗的側翼,同樣處於保護之中的金江軍的炮地,正源源不斷發射出炮彈。
火光猶如煙花一般,在陣地上發出耀眼的光芒。
對麵漢軍的炮兵陣地,已經被金江軍的炮兵擊敗了。
炮兵之間的戰鬥,更加的專業和高效。
誰的大炮多,誰射的遠,射的快並射的準,誰就能贏得勝利。
比起大炮。
金江軍的大炮更多,射程更遠,參考了西方的炮兵技術,多年的訓練射的更快,更準。
因此反而是蠻軍後方的炮兵先敗下陣來。
而失去了己方炮兵的掩護,蠻兵在金江軍火炮和鳥銃,以及弓矢的遠程打擊之下,開始了大量的傷亡。
蠻族的騎兵,不懼死亡,堅韌的突入到金江軍的陣地,但是麵對金江軍猶如鐵通一般的防衛。
這些蠻族的騎兵,發揮不了絲毫的作用。
在金江軍的陣前,或被長槍捅死,或被鉤鐮拉下馬,拖入陣中被亂刀砍死。
蠻族有騎馬步兵,就是騎馬行軍,到了目的地下馬作戰的步兵,但是也有精良的重騎兵和弓騎兵。
靠著重騎兵的慘重傷亡,牽製了金江軍的火力,蠻族的步兵隨後突入進來。
“殺。”
車廂後的刀盾兵,在隊長們的帶領下,麵對氣勢洶洶衝來的蠻兵,針鋒相對的衝擊。
“嘭。”
“滋。”
……
碰撞聲,鐵器在鐵具上發出刺耳的撕拉聲,各種聲音彙聚到了一起,隻形成了一道殺聲。
一觸即潰。
不論是蠻軍,還是金江軍,都不存在這一個詞。
這個詞隻存在烏合之眾的軍隊裡麵,或者民夫,新兵組成的軍隊裡麵,或者士氣低落的軍隊。
多年前的薩爾滸之戰,浙江兵戰至最後一人,並沒有因為傷亡而奔潰,更沒有人因為陷入絕地而投降。
而支援的三萬周軍主力,被蠻兵兩百探馬所阻擋,不敢在前進一步。
當蠻族抽出數千騎兵來攻打時,三萬周軍主力一觸即潰。
所以傷亡率導致的潰敗,是不存在精兵之中的,除非這支精兵受到各種原因,導致士氣皆無。
精銳之軍,無論古今,當形勢需要的時候,可以戰到最後一個將領。
蠻軍是精銳,金江軍也是精銳。
因此形成了一條閻王線處於兩軍之間,軍陣中的士兵蜂擁趕去,無人退卻一步。
------題外話------
感謝書友天域書生,ho,亡靈魔君,書友20170617070657907,枕夢,書海老司機,南方山神,書友20170608003841148,書友20210507104556697,修羅場之王的修煉手冊,讀者1251097156034940928,洪荒陳刀仔,是阿然哦,大家覺得這個名字怎麼樣書友20170201083512153,書友20211230152052740,風雨稻花香,爽也不爽,書友20171213225819329,書友20220418134940021,書友151129172851702,書友20180208120326877,書友160814050839464,愛晚點,csj壯壯,ariony昔年眾多書友的大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