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平皺著眉頭說道。
“就怕敵人不給我們機會。”
廖榮神情擔憂。
此時。
趙勝一部中,一名騎手趕了過來。
“趙營總說觀你們二部士兵動作緩慢,必定精疲力儘,理當休整恢複。我部會牽製蠻軍,二部同袍勿需擔憂。”
“好一個趙勝。”
聽到騎兵帶來的口信,廖榮大喜。
隨後鳴金的聲音響起。
全軍立定。
再就是銅鑼的聲音,全軍士兵則列陣席地而坐。
此舉有些冒險。
但是有人幫忙牽製住敵人,那就沒有多大的危險了。
見到援軍的狀況。
趙勝沒有耽擱,領兵以陣列靠近蠻軍,牽扯蠻軍,掩護友軍。
雙方之間的配合,令隆倉放棄突襲金江軍援軍的想法,全力以赴的準備固守。
他也派了騎兵,去告知中軍,他這一部的險情。
昨日未能勝,今日則敗。
中軍要麼派來援軍支援,要麼他戰至最後一兵,為大軍贏得更多的時間。
為了這一次的大戰。
蠻軍八旗兵,漢軍,蠻丁總共合計十二萬人。
在老奴時期,科爾沁,喀爾喀兩大部蒙古,能為蠻族六萬乃至十萬以上的兵源。
現在皇台吉的中軍,也才隻有兩萬人。
這兩萬人用來為前軍壓陣,已經是底線,不可再動。
莽古爾岱負責海州城,多爾袞,杜度,多鐸,阿濟格等負責左右翼以及後方。
塔拜,濟爾哈朗負責前軍。
中軍隻有代善,嶽讬,碩讬,豪格等貝勒。
其中能和皇台吉商議的隻有代善,其餘的漢臣範文程,寧完我等不夠資格。
代善的憂心,不下於皇台吉。
“這場戰事繼續這麼下去,如果我們不能打敗金江軍,則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皇台吉低著頭,對代善的話沒有反應。
準確的說,他沒有下定主意,到底要不要賭。
代善同樣內心如焚。
“金江軍可以敗,敗一次,明年唐將軍可以繼續抽出十萬大軍,而我們蠻族一次也不能敗。”
皇台吉終於抬頭,看向代善。
“退,也是死。”
金江軍可以敗一次,而大周更是可以敗十次。
唯獨蠻族。
一次也不能敗,哪怕如今蠻族已經立國,但是以蠻族的體量,的確不能敗一次。
進退兩難。
隨著戰場陷入僵局,蠻族的未來,越發的飄忽不定。
老奴用他的一生,做到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而隨著金江鎮的崛起,聚攏的遼民。
哪怕軍事素養不如蠻軍,但是士氣之高昂,卻不弱於蠻軍。
就算是一比一的消耗,蠻族也耗不起。
聽到皇台吉的反問,代善閉上嘴。
他如果能承受這麼大的壓力,就不會退讓大汗之位了。
以他的威望和資曆,以及掌握的實力,隻要他鐵心了要爭取汗位,皇台吉不一定能爭過他。
現在就該皇台吉做決定。
要麼全軍一如既往的前進,儘快打敗金江軍,後方的問題就都能解決。
而萬一戰敗,那麼蠻族將有滅國的風險,至少遼東很難在保得住。
“阿骨他們傳來信息沒有?”
皇台吉明知道希望不大,還是詢問道。
其餘人搖了搖頭。
沒有消息,可能也是好消息。
皇台吉如此安慰自己。
“都退下吧,大貝勒留下來。”
皇台吉突然說道。
聽到大汗的話,眾人紛紛退去,唯獨代善留在原地,等著皇台吉的吩咐。
大帳裡。
皇台吉麵色猶豫。
作為一名成熟的政治人物,他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布置,對自己的權威是不利的。
一切為了蠻國。
皇台吉鬆了口氣,眉頭平緩下來。
“二哥,你回去遼陽吧。”
代善錯愕的看向皇台吉。
他還以為皇台吉,會讓他去前軍,親自帶領兩紅旗作戰,以提高士氣。
現在把自己調回後方?難道要徹底孤立自己嗎?
代善一時間沒有想通。
“現在最大的指望,就是阿骨他們打敗金江軍右翼,威脅到金江軍的後方。
以此逼退金江軍,我就可以帶領大軍,班師返回擊敗周軍和蒙古軍。
但是未雨綢繆,如果阿骨他們未能取得成功,那麼你就要守住遼陽。”
以代善的威望和能力,哪怕蠻族主力戰敗,代善仍然能聚集人心,而不至於讓後方群龍無首。
“我封你為王。”
代善聽到皇台吉的話,露出不可思議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