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
從天空俯瞰下方,無數的蠻民,離開了鳩占鵲巢多年的土地,紛紛往後方逃離。
各地的遼民逃之一空,帶走了屬於遼民的家當,去投奔金江鎮,不久後,草原的部落,又來大肆劫掠了一番。
富裕了多年的蠻民,連番打擊之下,立馬重回了貧困。
金江軍的旗幟,突然出現在了這片土地上,引起了蠻民的大潰退。
人們退往沈陽,退往鐵嶺,撫順,乃至昌圖等等,甚至有的蠻民,不願意留在遼東,徑直回去了奴兒乾司。
偌大的遼陽城,東北亞最大的城池之一,人口逃往了大半,剩下人心慌慌的守兵。
各地的兵堡,早就無兵可用,皆順利的被金江軍偏師收複。
唐清安等來了史鼐的書信,以及遼西軍部分將領的軍情,做出了奪下遼陽城的決定。
大軍繼續前行,糧道越來越長。
後方的海州,還處於激烈的戰爭之中。
……
“支援遼陽,還是保留兵力布防沈陽?”
皇台吉滿嘴的燎泡,卻一臉沉穩的坐在殿內,聽眾人的爭論。
“現在派兵去支援遼陽,無異於添油戰術,拚消耗,咱們如何拚得過金江軍。
大家可彆忘了,根據代善送來的軍情,還有周軍不可小覷。”
蠻族前線失利,撤軍回來後,不光是蠻人著急,為蠻族效力的漢人也焦急不已。
他們深知平遼侯對他們這些人的態度,那是一個也不放過。
因此不再畏懼蠻將的欺壓,李永芳,範文程,寧完我等漢臣,紛紛在蠻人麵前爭的耳紅臉赤。
蠻族已經淪落於此,原本就打壓漢人的蠻將,也改變了態度,冷眼旁觀這些人。
這些漢人還是有才的。
“大汗應該再派人去科爾沁,把最新的局勢告知科爾沁的大首領。”
範文程提議道。
前番蠻族出使科爾沁,科爾沁的態度就已經鬆動了,範文程認為這次出使,一定能說服科爾沁。
他認為應該放棄遼陽。
雖然遼陽是除了沈陽外,遼東最大的城池,一則太過靠近鞍山,已經被金江軍圍困。
而沈陽離遼陽太遠。
二則他們沒有防備,遼陽守軍不多,從沈陽派兵去支援,無異於和金江軍硬碰硬。
蠻族已經沒有多少實力可以消耗,應該沉寂下來,以恢複元氣,等待變局。
以自己對大周的了解,大周和金江軍的聯合,一定會破滅,甚至互相敵視起來。
這時才是蠻族的機會。
“正是因為金江鎮的強大,大周朝廷不會放任金江鎮繼續孤懸海外,不受管控。
如今金江鎮和遼西接壤,不再是孤懸海外的局麵,所以大周朝廷和金江鎮之間,必然爆發不可消除的矛盾。
除非金江鎮歸附大周朝廷。”
“那萬一金江鎮選擇歸附大周朝廷怎麼辦呢?”
聽到範文程的話,令在場的人茅舍頓開,對未來的局麵有了新的希望。
連一向欺壓漢人的莽古爾岱,也主動詢問起了範文程。
聽到莽古爾岱的話,範文程笑了。
“因為金江鎮的強大,所以隻要平遼侯在金江鎮一日,他所有的承諾,都無法讓大周朝廷信任。
以他掛在嘴邊的忠義,當他回京的那天,就是他的死期。”
範文程以己度人,停頓後自信的看向眾人。
“平遼侯一日不歸京,那麼朝廷和他之間的裂痕就會越大,隻要我們不鬨出事端。
大周朝廷的重心,必定會轉移到如何解決金江鎮之事上。”
這些推論,皇台吉早已從他們口中得知。
皇台吉是默認此事的,但是放棄遼陽,對他的威信不利,不能由他提議,才有了現在的場景。
其餘的人聽完後,都安靜下來。
繼續打下去,對蠻族不利,可是就這麼放棄遼陽,眾人又不甘心。
……
遼陽城原來是遼東都司的所在,是遼東最大的城池,一直到老奴遷都沈陽。
幾經擴建,加上遷移了大量的人口,沈陽才超過遼陽,成為第一大城。
雖然如此,奪下遼陽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奪下了遼陽,代表著金江軍光複了遼東,而蠻族則喘息一角,對於人心有大用。
遼東城兵力不多,正是大好時機。
根據探馬的彙報,奪下鞍山後,唐清安立刻調動兵馬,趕去圍了遼陽城。
唯一不足的是紅夷大炮還沒有運上來。
不過鞍山和遼陽兩城很近,比起沈陽與遼陽的距離,要少了一大半,因此金江軍的士兵,把攻打鞍山的器械,直接運到了遼陽。
數千的遼陽守軍,其中還有一半的漢軍。
如今的漢軍,早已失去了士氣,猶如喪家之犬,導致城裡人心慌慌。
不過前番金江軍攻打鞍山,遼陽城的蠻民,已經逃離此地,湧入了沈陽。
城裡的百姓剩下的並不多,隻不到十萬人。
挑選了其中數千的青壯,布置到了城牆,參加守軍之列,以防守金江軍士兵的攻城。
這般的成色,金江軍隻試探了一番,立刻就探清楚了對方的戰力,立刻加緊了攻勢。
隨著金江軍的進攻激烈,遼陽城士氣低落的守軍,節節敗退不能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