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恐慌的張嘴,終於露出了女兒神態。
“你我日後夫妻一體,不必拘束凡俗舊禮,來喝茶,然後吃點東西,最後洗個熱水澡,不用擔心。”
唐清安拉著賈探春坐到桌前。
隻一句話,就溫暖了賈探春的心。
第二日。
除了秦可卿,香菱兩人,唐清安專門命人告知不用見禮,以養胎為重。
在正屋大堂中。
唐清安和賈探春坐在主位上。
晴雯,鶯兒,薛寶釵。
周氏,周吉家的,李敦家的,丁氏,榮氏等一眾執事媳婦和管事嬤嬤。
金釧兒,葛藟,侍書、翠墨、蟬姐等一眾丫鬟。
滿屋子站不住,外麵的屋簷下,也全是等候的人。
紛紛拜見主母。
賈探春雖然是新進門,年齡又不大,卻一臉的端莊,沒有絲毫的露怯。
反而徐徐告誡諸人,理當如何雲雲。
唐清安隻留下一個時辰,然後告訴身旁的賈探春,自己要離開,去處理公務。
探春沒有懷疑自己的夫君,認定他是忙大事。
起身帶著滿屋子人,恭送夫君離開後,重新開始接受,還未進屋拜見的眾家下人。
並讓晴雯,鶯兒,薛寶釵三人坐下。
她們皆稱不用,探春笑著勸了幾番,她們推諉不過,最後才在探春的下方坐下。
對於探春。
雖然兩人昨晚才是第一次見麵,但是唐清安相信她能做好,並掌握好分寸。
家業一年幾十萬兩銀子的事務不提,唐清安知道自己的子女會越來越多。
而自己的子女,不能成為國家的負擔,對於這些事務,唐清安有自己的計劃和安排。
賈鑒和蠻族的使者接觸後,覺得有必要和將軍溝通一番。
“蠻族使者說,他們拉攏了科爾沁,拉攏了粆花,而且還獲得了忠順王的承諾。
如果將軍一定要和蠻族成為死敵,最後不一定鹿死誰手。
以蠻族聯軍的威勢,就算金江軍打敗了他們,也必定大傷元氣,最後被大周朝廷所趁。”
聽完賈鑒的話,唐清安笑了。
“我明白皇台吉的意思了,他想跟我玩三國演義呢。”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是元末明初的人物,三國演義這本小說讀物,在大周讀過的人並不少。
這本小說,不光前明的人喜歡讀,大周的人也很喜歡讀,乃至日本,朝鮮,甚至蠻族也有。
是一本不錯的讀物。
“要不要麻痹一下蠻族呢?”
賈鑒提議道。
對於蠻族的誇大其詞,賈鑒同樣不相信,他可是出使過草原部落的。
蒙古有些台吉,例如粆花,他可能會有心思,但是他實力不夠,就算和蠻族聯軍,也影響不到金江軍。
而宰賽,煖兔等大首領,已經明確不會幫助蠻族,乃至科爾沁,也不會出兵幫助蠻族。
忠順王向草原各部傳遞謠言,說金江軍造反,和大周朝廷成為敵對關係。
當時的確很多草原部落動搖,但是隨著朝廷斥責了忠順王,謠言不攻自破。
那些動搖了心思的部分草原部落,立馬保持了中立。
金江軍本來就實力強大,加上其身後的大周,有不可計數的物資,誰也不願麵對這等敵人。
“不用。”
唐清安搖了搖頭。
“把此事傳下去。”唐清安要堂堂正正,不讓蠻族有絲毫的遺憾,全方位的擊敗他。
不給他任何理由,讓蠻族從上到下都感到絕望。
“告訴金江鎮文武官員,此戰要打出金江軍的威風,震懾住所有懷有投機之心的勢力。”
聞言,賈鑒沒有反對。
金江鎮四百餘萬百姓,十萬精銳之兵,有這個底氣,達到將軍的要求。
乃至數年前,賈鑒還是史鼐的幕僚時,替史鼐聯絡平遼侯,抵達金州後。
一路所見所聞,就看出了金江鎮興盛的勢頭。
“錦鄉侯府的人,也提出了和劉總兵的婚事,想要等錦鄉侯府抵達北鎮後,即開始安排。
並且主動提出,可以把西寧堡一帶,悄悄讓給我們。”
遼東和遼西之間有數條大河相隔,其中西寧堡一帶的兵堡,北邊是大遼河,西邊是雙台子河。
可以說西寧堡在誰的手中,誰就占據了主動。
“我推算錦鄉侯府的目的,一則因為實力不足,無法兼顧偌大的北鎮。
二則也是對我們的示好,三則鞏固我們是雙方的關係。”
聞言,唐清安點點頭。
錦鄉侯府就算從忠順王手裡奪下了北鎮,但是他的供應由山海關出,要經過忠順王的地盤。
加上錦鄉侯府在遼西的老兵老將皆損失殆儘,哪怕給他一個北鎮,也很能恢複當初的勢力。
錦鄉侯府的心意,唐清安也料到了,所有的行為,以儘快恢複北鎮的實力為主。
可惜。
沒有人,談何容易。
“這件事盯緊一點,現在就等錦鄉侯府了。”
賈鑒負責機密,猶豫了一番,又提起了柳湘蓮。
他們擔任的差事,權利很大,自主性也很大,想要有個好結局,定然要嚴守規矩。
謝友成和將軍是建立金江鎮,從無到有的交情,兩人之間的信任不是旁人可比。
賈鑒作為後來者,以才能擔任此位。
但是比起謝友成,賈鑒做事更嚴守規矩,事無巨細都會向將軍稟報,哪怕將軍笑說讓他不必如此。
不過賈鑒沒有改的意思,時間是能改變的。
“柳湘蓮在朝鮮做的不錯,但是很多事情有些我行我素,不符合章程。
有的勘合對不上,甚至沒有,我不敢擅自做主,請將軍示下。”
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做事方法也不一樣。
唐清安沉吟了起來。
柳湘蓮素性豪爽,不拘細事,且喜歡義氣用事,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
對於看不起的人,則是冷麵郎君,而對於朋友,隻憑意氣,就能毫不保留的信任對方。
更難得可貴的是真心待人。
例如原文中,秦鐘的父親病逝,自己也病逝,已經毫無價值,而柳湘蓮仍然主動花錢為秦鐘修墳。
乃至後來年年都還去為其掃墓。
他本家當中落,如此不計回報的行為,可見其對朋友是如何真心。
但也是因為太過信任朋友,最後落得了心灰意冷,遁去空門,再也沒有努力光複門楣的誌向。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人,才適合日本之行,有最大的概率,能創造出彆人達不到的成就。
“這件事你好生勘酌,寫信提點一番。”
唐清安既不願太過拘束柳湘蓮,以免影響他的日本之行,又希望他能多遵守軍司機密的章程。
賈鑒琢磨了將軍的一番話,然後告辭離去。
過了兩日。
金州逐漸恢複平靜後,唐清安叫來了唐承誌。
唐家三兄弟皆一表人才,鼻直口闊,滿身的英武,眼前的三弟,更添一分書生氣。
唐承誌雖然有家族關照,但是能從科舉一道闖出來,能得金鑾殿唱名。
比起他的二哥,已經更放光彩。
而此時的唐承誌,顯得有些緊張,再也沒了當初的自如,逐漸唯唯諾諾起來。
“聽陳德言說,你想要反悔和粵海將軍家小姐的婚事?”
唐清安笑著詢問道。
他們三兄弟,從小失去父親,靠著母親的針線活,以及薛家的幫助,倒也是生活順利。
比起國內普通的百姓,算是沒有吃太多的苦頭。
八年前自己離開金陵,那時候三弟才十歲出頭,倒是二弟唐展望,已經開始在薛家櫃上做事。
這些年自己忙於公務,而遼東和金陵路途遙遠,也就是最近兩年,唐展望每年都會來兩三次。
而三弟一心功名,來的便少了。
聽到大哥的詢問,唐承誌吞吞吐吐,不敢明言。
長兄如父,雖然大哥一向寬厚,可唐承誌心中還是有對大哥的敬畏,不敢吐漏心聲。
“你是因為讀書讀傻了,還是因為想要娶個漂亮媳婦?”
唐清安笑著說道。
年輕人愛色。
金陵更是繁華聲色之地。
而且年輕人愛色也是常情,那柳湘蓮就說過,要娶個絕色的美人為妻。
一句不輕不重的語言,唐承誌更不敢多言。
大兄不光是他的大兄,更是平遼侯,不是一般的勳貴,金州的事業,他也見到了。
如此威勢,如何心中不畏。
“我的兒子,因為百姓的需要,所以三歲就送去了朝鮮,你是我的親弟弟,是我的手足。
不論你心中是何種想法,也必須從身到心,完整的接受粵海將軍家的小姐。
如果我再聽到一些不好的言論,我就要重重的處罰你。”
唐承誌嘴角動了動。
大哥的說法,兩者都有。
即有擔憂粵海將軍家小姐不美,又顧慮大哥會成為國家的危害。
年紀輕輕就能高中,如何會不想要娶個美嬌娘呢。
不少國內的長輩也在試探自己,讓他動心。
而且他是大周人,讀聖賢書,知曉大義。
不過何種想法,在單獨麵見大哥的時候,皆不敢展露,隻能怯弱的點頭。
唐清安是平遼侯。
金江鎮之主。
戰火中殺伐出來的人物。
見狀。
唐清安揮了揮手,示意三弟可以離開,唐承誌如蒙大赦,哪裡還敢久留。
外麵的劉承敏,見到了唐承誌,笑了笑。
“你笑我?”
劉承敏搖了搖頭。
拉著他去了金州城牆。
“你看看此處。”劉承敏指了指一段牆垛,雖然已經修葺,但是和原來不一樣眼色的磚石,可見當初的殘破。
“多年前,蠻軍勢大,金江鎮未立,蠻軍已經攻上了這裡,我和你大哥親自殺敵。
你站的地方,就是你大哥殺敵的地方。”
唐承誌看著金州城外,久久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