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造反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三百九十一章 造反

第三百九十一章 造反(2 / 2)

軍司做過規劃,如果朝鮮不能參戰,以金江軍的實力,軍司官員認為足夠打敗蠻族。

對於這種思想,我是不認可的。

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我們需要付出,我們的盟友也需要付出,一起打敗敵人。

才是盟友間牢不可破的友誼,才是我希望的局麵,而不是靠著我們自己獨自犧牲。”

隻有充分的了解上位的思想,才能做到向一個方向使力。

謝友成聽到將軍點名軍司,越發的沉默,仔細傾聽將軍的話。

聯合朝鮮是個很麻煩的事情。

有的官員認為,朝鮮的士兵不足戰,可以轉為讓朝鮮更多的物資,結合金江軍的戰力,才是最優的。

很快收到了將軍的反駁。

“朝鮮的潛力,因為朝鮮勳臣的糜爛,十成隻能發揮一成,但是我們卻不能隻用這一成,讓其留下九成。

那如何借助這些勳臣,把朝鮮的潛力用出更多,才是我們應該努力做的。”

唐清安繼續說道。

如何發揮更多的朝鮮的潛力呢?最正確的選擇,當時是在朝鮮改革,去除各種弊端。

但是唐清安不會做出這個決定。

吃力不討好。

就算最後改革成功,他也得不到好處,反而隻會遭到利益階層的痛恨。

而真的上下一心的朝鮮,就算願意繼續為金江鎮付出,也會索要高昂的代價。

唐清安不願意付出本該是金江鎮百姓的利益,最後的結果,隻能是雙方敵視。

征伐與算計。

一直都是世界亙古不變的運轉法則,從來沒有因為科技大爆炸而改變。

“我親自去一趟朝鮮吧。”

唐清安最後說道。

眾人聞言,心中都驚了一驚。

和其餘人不同,賈鑒深知朝鮮勳臣的心態。

以將軍的威望,他親自入朝,給足了朝鮮麵子,也能壓服一些不滿的聲音。

倒也是個好辦法。

不過唯一可慮的是,將軍身份太過重要,去了異國,需要布置的方方麵麵太多。

對於自己,將會是很大的壓力。

其次就是謝友成,他以前也負責過朝鮮的機密,是金江鎮最懂朝鮮人心的人之一。

他也認可將軍的主意,想的也是如何確定將軍的安全。

唐清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眾人開始議論起來。

自己入過一次朝鮮,那時候他還是總兵,當時的朝鮮國主還是李琿。

於情於理,自己也該去一去朝鮮了。

見見朝鮮的國王,還有哪些多年不見的勳臣們,即解決麻煩,又拉攏人心。

和攻打蠻族一樣,未來哪怕打壓日本,也是需要朝鮮軍隊衝鋒陷陣的。

對於打仗。

唐清安向來一個不落,皆要一起出力,大家一起吃苦。

“將軍入朝,可以和大練兵同時進行。”

謝友成提議道。

金江鎮在朝鮮國內,對軍隊的影響頗深,特彆是三部義軍,比起和朝鮮漢城,三部義軍可能更會聽從金江鎮的吩咐。

在大練兵的背景下,哪怕是在朝鮮,金江軍的實力也遠高於朝鮮。

“不可入王宮。”

馮勝之警告道。

將軍當初的謹慎,已經證明了他是對的。

如果將軍入朝鮮王宮,那麼就不能帶兵,就算保留了親衛,也難以帶兵刃。

種種不利的影響,不受金江鎮的控製。

雖然知道朝鮮不大可能發生不忍言之事,但作為幕臣,他們不能不考慮周全,將軍的子嗣又還小。

眾人很快就商議出了妥善的辦法,陶傑身負眾人的信任,率先趕回朝鮮。

原路回原路去。

朝鮮漢城。

平遼侯將會入朝,親自拜見朝鮮國主,和麵見兩班勳臣,以及最後參加大練兵。

當此消息傳開,其餘的聲音都消失了。

至少,無人敢在此關頭,談及朝鮮國情,不適合出兵的事宜。

平安道。

副元帥兼平安道兵使的李適,駐守寧邊。

麵色陰晴不定。

作為當初發動叛亂的勳臣之一,他獲得利益太少,對金瑬等人一直抱有不滿。

在議功評時,隻評為二等,僅任漢城府尹,而自己的長子李旃,連功勞都沒有評上。

見此,他憤然離京,到了邊地獲得了兵權。

暗中發展了幾年的實力,加上同樣不滿漢城的勳臣的加入,造反之勢猶如箭在弦上。

所慮唯鴨綠江一側的鎮江,不然他早就造反了。

連新的國君人選,他和龜城府使韓明璉等人都已經商議好,等攻入漢城,就把興安君李瑅推上國主之位。

傳言平遼侯使者陶傑對朝鮮國主不滿,他們本已經下定了主意,趁此機會發動突襲。

猶如當年金瑬等人組織的叛亂,自己也可以,且本來就參加過,有叛亂的經驗。

想到這裡,他越發的痛恨。

自己出了大力,卻沒有獲得該有的收獲。

其實。

這就是朝鮮兩班勳臣的現狀。

數百年下來,朝鮮勳臣越來越多,而多是世襲,哪怕權利歸於長子,也擋不住家族的蔓延。

宗室,勳臣。

固化的階級,比起大周國內更加嚴重。

勳臣越來越多,田畝和百姓卻沒有變化,那麼勳臣們之間,就需要激烈的權利爭奪。

如果無法獲得足夠的利益,家族就會走向衰敗。

這種內耗的競爭,無法強大勳臣,也無法強大國家,隻會讓國家頻繁的陷入動亂。

李適痛罵漢城的勳臣們。

自己野心並不大,如果能讓自己的兒子獲得功績,哪怕隻給自己二等功,也就捏著鼻子接受了。

可惜。

他沒有想過,想要獲利的勳臣這麼多,如何能滿足所有人。

“我本想著趁機發動叛亂,叛亂成功後,派人聯絡平遼侯,依舊滿足平遼侯的所有要求,以獲得對方的支持。

可是平遼侯突然要入朝,我們該怎麼辦?”

李適問向韓明璉。

韓明璉眉頭緊皺。

“要不要現在就發動?趁著平遼侯還未動身?等大功造成,為了以示誠意,我可以出使麵見平遼侯,親自向他解釋。”

眾人磨刀數年,有心算無心。

不光是李適,就是韓明璉,同樣對叛亂成功有信心。

曆史上。

他們發動的叛亂,哪怕因為提前泄密,被人告密,讓漢城提前有了防備,但仍然被他們攻入了漢城。

現在的朝鮮國主李倧跑得快,逃到了公州一帶。

然後李適等,在漢城擁立興安君李瑅為朝鮮新國主。

但同樣因為利益分配不公,遭到了其他各派聯合的反對,最後又失敗了。

李適不敢輕易的下決定。

如果沒有平遼侯入朝的消息,趁著金江鎮使者不滿國主,發動叛亂,他有把握獲得平遼侯的認可。

可是偏偏此時,平遼侯要入朝,這種緊要關頭,他擔憂引起平遼侯的誤會。

“錯過了這個機會,以後可能就沒有機會了。”

“萬一平遼侯這次入朝,和李倧談妥了諸事,獲得了平遼侯更多的支持呢?”

韓明璉的話,動搖了李適。

此時。

陳凱武抵達了鎮江,抓起了當地的防務和軍事,並且派人聯係駐守寧邊的李適。

陶傑在朝鮮多年不是白呆的。

不光知道沈器遠一派有造反之心,也知道李適一派也有造反的意圖。

既然將軍入朝。

那麼這些蠢蠢欲動的勢力,皆要老老實實的按捺住自己的野心,服從金江鎮的規劃。

從鎮江歸來的李適,長歎一聲,雖然獲得了陳凱武的保證,可是比起占領漢城後的好處,又如何能比。

但是胳膊拗不過大腿,隔壁的金江軍已經盯上了自己,那麼他一動不敢動。

不光是李適。

陶傑回朝後,馬不停蹄的奔赴各地,拜訪各地的勳臣。

誰也不許動。

劉興祚也動了起來,抓起了漢城的防務,為將軍的到來做準備。

漢城王宮。

李倧吩咐了王妃,仔細看顧好大公子唐晏乾,不放心,又告知林忠,照顧其的身邊人,都要好生挑選。

漢城的權柄,被西人派金瑬,李貴把持。

而國內各地蠢蠢欲動,黨爭激烈,李倧當國主數年,也有他的信息來源。

即顧慮西派,又憂慮其他黨派。

剛登位的雄心,早就被現實磨平,一心想著如何鞏固王位,隻有抓牢金江鎮,才是上策。

猶如他曆史上,鼎力支持東江鎮,拉攏毛文龍一樣。

“不進王宮?”

聽到台下漢將劉興祚的話,李倧先是愣了愣,立馬恢複笑容。

“一切以平遼侯的心意辦,且等平遼侯抵達,我也去城外,共獵於山中一番。”

平遼侯素來謹慎,當初就因為此,和上朝發生矛盾,後來還讓朝鮮也派出使者入京,幫忙緩和雙方的關係。

所以聽到劉興祚的話,李倧沒有太過意外。


最新小说: 一人:演過戲嗎?你就神格麵具! 五分鐘寫歌,高冷女上司戀上我 車禍後,我的前女友全都來了 棠落江珩 千金算卦,總裁破災 開局娶女囚,我成就最強悍卒 高嫁豪門,我靠直播花錢火遍全網 世界生存係統 一代大醫在民間 四嫁帝王,三位前夫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