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
一望無際的荒野,人們遊牧而生,飲羊奶解渴,奧巴和眾台吉,領著千餘草原勇士,跨越了千裡。
越接近南方,河流就多了起來。
乃至抵達遼河套地區,大的河流就有繞陽河,柳河,秀水河,巨流河。
金江鎮現在的實力,有沒有超過蠻族老奴時期的巔峰?
長途漫漫。
台吉們騎在耐力優良,適應能力極強的草原馬背上,舒展各自的想法。
“平遼侯數次打敗蠻族,采用的是計策,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要是當初硬碰硬,鐵定打不過老奴的。”
奧巴身側的圖美台吉,鄙視的說道。
“老奴在薩爾滸之戰時,不也是用的計策嗎,趁著周軍分兵,各個擊破。”
另外一側的布達齊,不認可圖美的說法,隨後繼續說道。
“當初平遼侯勢小,老奴多次攻打金州,皆大敗而歸,可見金江軍還是不弱的。
傳言老奴都死在金江軍手中,且如今圍困蠻族都城,與當年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他能打敗蠻族,說明他的實力,已經超過了蠻族的鼎峰時期。”
其餘的台吉們,有的讚成布達齊,有的認可圖美。
聽起來他們在閒談,實際上關乎此次去沈陽的大事。
林丹汗肯定會卷土重來的,不會放任科爾沁自立,科爾沁不願意被其統治,那麼金江鎮的實力,就是眾人心中的天平。
金江軍實力超過蠻族,台吉們就會支持奧巴,反之則不然。
因此。
奧巴閉上嘴巴,任由眾台吉們發表各自的意見。
他的麵色看上去和以往一樣的平靜,實際上緊握韁繩的手,表露出了他內心的緊張。
台吉們可以投降,他是無法投降的。
因為他是巴圖魯汗。
當初老奴強硬的逼迫他稱汗,就是打消了他的僥幸,斷絕他的後路,隻能強硬的對抗察哈爾。
明知道老奴的陽謀,當初形勢逼人的奧巴,也隻能乖乖上鉤。
“不一樣。”
圖美知道自己的話,會引起奧巴的不滿,但是為了部落,該說的話他必須說。
哪怕不歸順林丹汗,也要讓台吉們有清晰的認知,不要做出錯誤的判斷。
所以他不顧奧巴的臉色,強硬的說道。
“老奴死的時候,蠻族仍然能獨自對抗所有的勢力,乃至皇台吉繼位,實力肯定是弱於老奴的。
就算如此。
去年也是周軍,喀爾喀部,哈喇慎部,敖漢部,朝鮮軍,金江軍聯合打敗的皇台吉。
當年的老奴,帶領八旗軍,可是獨自打敗的眾多聯軍。”
“圖美台吉說的對,金江軍雖然現在打敗了蠻族,但是實力仍然不如當初蠻族的巔峰時期。”
圖美台吉說的一針見血,很多台吉都附和點頭。
老奴帶領的八旗軍,打敗了聯軍。平遼侯帶領的金江軍,聯合打敗了蠻軍。
見眾人的神態,奧巴開始著急,嘴角動了動,忍不住要反駁,被布達齊的眼神阻止。
此時要是奧巴下場辯駁,不但無法說服台吉們,反而會讓台吉們更傾向圖美。
奧巴是巴圖魯汗,眾人的大汗。他的話,可以讓眾台吉閉嘴,但是無法扭轉人心。
“老奴帶領的八旗軍,征伐一生,才創下偌大的基業,可是你們要想到一點。
平遼侯隻用了八年,就打敗了蠻族,而且平遼侯才不到三十歲。”
此言有理。
獲得了不少台吉的認可。
但是老奴吞並了葉赫部,打敗了科爾沁,打敗了喀爾喀,打敗了大周,打敗了朝鮮。
平遼侯隻打敗了皇台吉。
圖美仍然不認可布達齊的觀點,不過他警醒眾台吉的目的已經達到,所以不再和布達齊爭論。
布達齊是奧巴的結拜安達,兩人關係非同,想要說服布達齊是不可能的。
再繼續爭論下去,自己就真的得罪了奧巴。
眾人一路不停,已經抵達法庫,百裡外就是長城,經過長城後,不到百裡就是沈陽城。
為了迎接科爾沁草原的台吉們的到來,軍司決定送上一場大戲。
這場大戲。
耗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以及一些風險,最後還不一定能成功。
最重要的是,需要承受一些額外的傷亡。
不過軍司認為,這場戲有必要唱起來。
因為包括謝友成,都覺得是值得的。
蠻族除了沈陽城中的精銳旗兵,和精壯的蠻丁,剩餘的人口,為了保存實力,隻分為了兩部。
一部留在鐵嶺,開原,昌圖一帶,一部退回奴兒乾司,在赫圖阿拉城一帶。
前者交給了多爾袞,後者交給了豪格。
奴兒乾司不提。
受到大汗托付重任的多爾袞,知道大汗采用漢人的計策已經失敗,沒有了計劃中的援兵。
城陽成為了孤城。
因此他多次帶領不多的騎兵,闖入蒲河一帶,想要牽製金江軍的兵力,為大汗減輕壓力。
多爾袞年輕,威信不高,不像其他的兄弟代善,莽古爾岱等,能威脅皇台吉的地位。
前番獨領一軍時,在大遼河對抗哈喇慎部,雖然也有犯錯,但已經嶄露頭角。
是蠻族年輕子弟中的翹楚,所以皇台吉重用了他。
保持了來去如風的優勢,雖然沒有占到便宜,卻也沒有被金江軍的騎兵圍住。
負責北門的是朱秀。
因此調來騎兵營,追殲多爾袞。
麵對金江軍的騎兵營,多爾袞沒有正麵抵抗,而是繼續分兵,采用小規模騎兵突入。
在沈陽北方一帶,打起了遊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