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遼東變金陵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四百四十一章 遼東變金陵

第四百四十一章 遼東變金陵(1 / 2)

紅樓從遼東開始!

唐清安和林如海喝茶,商議如何請動國內的一位人才。

這個人才。

可以把遼東變廢為寶。

是的。

在朝廷很多大佬的眼中,以及人們舊有的印象中,遼東是一塊苦寒之地。

是流放罪人的地方。

將軍想要從國內,請一位善於水利的技術官員,到遼東負責整個境內的水利工程。

聽到將軍的計劃,林如海滿眼的震驚。

地方上小打小鬨,以地表水或者地下水,延伸的溝渠,比起修一條貫穿遼東的溝渠。

其需要動用的人力物力財力,兩者的難度天差地彆。

遼東能收攏數百萬人口的規模,已經超過了林如海來之前的想象。

現在聽將軍的計劃。

未來的遼東,加上奴兒乾司,要達到收攏上千人的規模,如此大誌向,實在是令林如海無言。

“這?”

林如海不知如何開口。

修這種溝渠,真不是鬨著玩的。

當年秦國修渠,秦國熬過去了,所以勝利了,但是如果沒有熬過去,那可就是萬劫不複。

遼東有這個實力嗎?

甚至遼東和奴兒乾司,能養活上千萬人嗎?

至於從國內移民,能不能移民到千萬的規模,林如海倒是不怎麼擔憂。

國內隱戶多。

朝廷多年沒有清查人口,仍然用的開國之初的黃冊,沿用至今沒有變化。

不論是北方還是南方,生死線上掙紮的貧民不可計數,源源不斷。

“彆說奴兒乾司,隻是遼東一地,就能養活一千幾百萬的人,我極其肯定。”

唐清安當然有這份信心。

見將軍的神色,林如海猶豫了。

將軍的謀略,非常人所及,他也不敢輕易的否定。但是他也深深的懷疑。

是不是因為連年的勝利,將軍產生驕傲之心?畢竟將軍三十未到。

遼東一地,就能養活一千數百萬人,實在是超過林如海的想象,他無法想出遼東怎麼養活這許多人。

作為飽讀史書的讀書人,他當然也清楚。

遼東自古以來,在戰國時期,就有史冊記載為產糧之地。

能養活數百萬人,林如海沒有意外,但也認為是遼東的極限,而將軍說一千幾百萬人。

林如海心中隻能更傾向,年輕的將軍,終歸是年輕人,他得意忘形了。

看見林如海的憂色,唐清安知道對方的疑問。

這就是眼界的問題。

有遼東脫離中原數百年之久的原因,哪怕前明新立,收複了遼東,但開國之初人口不足,沒有根本上的改變。

加上遼東勢力多,屬於邊地,戰亂不歇,官府也無力,或者受軍事威脅無法組織開墾。

廢除州縣後,施行衛所製,以各兵堡小規模的軍屯為主。

後期政治昏暗,地方民不聊生,更不可能興修水利。

原因很多。

總之。

大周國內,對遼東的認知不足,保持了舊有的印象。

但是唐清安卻清楚。

未來,在生產力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隻靠百姓們自發的闖關東,遼東加上奴兒乾司,人口就達到了三千萬。

是數千年的曆史上,漢民族最大的人口遷移之一。

這片土地的富庶,還沒有在人前露出他,該有的閃光點。

包括遼東土地上的遼東人。

他們也保持舊有的印象,無法認清楚遼東的土地上,蘊含了巨大的能量。

“我讓各地官府,統計遼東境內河流,根據統計,超大流域的河流有十七條,大型流域的河流有三十一條。

中等流域麵積的河流,高達三百四十四條。

主要河流遼河,渾河,太子河,繞陽河,鴨綠江,大洋河……”

唐清安報出了他的數據。

林如海又被震撼了。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豐富到奢侈的地表水。

就是未來闖關東的百姓們,能不靠官府的力量,就能自給自足養活一千幾百萬人口的根本原因。

林如海心中的疑惑消減,提出了他另外一層擔憂。

“可是修建如此規模的溝渠,隻怕會耗儘金江鎮的元氣,甚至會讓金江鎮陷入困頓之境。

萬一有個不好,例如國內采取強硬的手段,隻怕到時的金江鎮,會無力應對。”

唐清安點點頭。

林如海是大才,論自身的才乾,唐清安的資質是遠不如林如海的。

對方的擔憂,才是穩重的人該有的謹慎。

但是唐清安不同,他是躍過河麵,看清了各條支流河道後景象的魚,知道該做出什麼選擇。

大明因為土木堡之變,可能一個小小的蝴蝶翅膀,影響了於謙,讓其被保守派打敗,導致了大明的敗亡。

最後興起的是大周。

但是土地上生活的人們的變化,無法影響自然。

如今仍然是小冰河時期。

未來的數年乃至十數年,是各種自然災害最頻發的時間段,哪怕是唐清安也無力改變的。


最新小说: 美人她隻想搞錢搞房搞事業 穿越成嘉靖長女後 帶娃隨軍,給絕嗣京少看男科他紅溫了 工業大摸底,我的廢品站值千億! 陰濕大佬撐腰,竺小姐人財雙收了 八零小姐隨軍,驚豔整個家屬院 聞君有兩意 江湖八珍樓(美食) 男友是美妝博主 地獄遊戲:開局獲得預知羊皮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