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周世豐下獄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四百五十二章 周世豐下獄

第四百五十二章 周世豐下獄(1 / 2)

紅樓從遼東開始!

按照約定。

當招募令下達後,七十七部需要出兵合計八千騎手,加上調入遼陽的兩千新合軍。

總共一萬名騎兵,足夠朱秀使用。

每年的春秋兩季。

八千草原騎兵,和兩千新合軍,將在遼河套新城外舉行練兵,各部都不得推諉和延誤。

標誌著金江鎮,徹底收複了遼河套。

此事鬨得沸沸揚揚。

引起了忠順王的擔憂。

金江鎮打敗了蠻族,不但沒有停止發展,而且地盤越來越多,實力越來越強。

如日初升的態勢,讓忠順王無法應對。

一邊加強拉攏喀爾喀,不讓被金江鎮拉攏過去,一邊向朝廷上疏,需要加強遼西,還有天津,登萊各處的軍事力量。

征召民夫,征召物資,修葺城池,修繕公事。

征募軍戶,征募水師。

……

京城內閣。

劉一儒指著堆積如山的奏疏,對馮和歎道“奏章雖多,乃各衙門舊題,流於虛表,雖然上的勤,實則空談也。”

最近以來,內閣首輔劉一儒越來越和善。

馮和知道原因。

國事艱難,沒有如劉一儒所料,亂民雖平,各地仍然入不敷出,各地的財政還未收上來,就落入了虧空。

反而還要朝廷派餉支援地方,虧空的漏洞越來越大。

廣東的戰事勉力維持,遼西,天津,登萊二地,九邊各鎮,皆欠餉,一粒未派。

哪怕是權勢滔天的劉一儒,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事事困頓,哪裡還有底氣對人。

“各地官員疏怠,積弊日久,難以改正。”

馮和解釋道。

“官員不落實朝廷政策,遇到問題不解決,禦史不去督促地方官員,隻管把朝廷公文轉發下達,中樞積壓的政務問題,視而不見。

長此以往,朝廷乃至地方,事事空廢,已非人力可除啊。”

劉一儒長歎一聲。

治理貪官易,治理惰政難。

前者占據大義,能留下清名,後者毫無頭緒,隻會眾叛親離。

馮和受劉一儒舉薦,提拔進內閣,劉一儒又是皇帝的恩師,所以近內閣後,不敢以同僚自居,處理事務皆以劉一儒為主。

“讓各地官員清理欠賬,無一地施行,舊年虧空未除,新虧空反而已成。

禦史不監督,地方儘是人情往來,一團和氣,反而顧忌私情而不了了之。”

劉一儒抱怨道。

馮和點點頭。

居京不易,京官窮,武官也窮。

朝廷發往地方的款項,直接票沒三成,地方布政司票沒一層,層層下達後,還剩下一半都是好的。

怎麼去指責地方?

上行下效。

官員們日子好過了,養活了家人,養活了奴婢,養活了書童,出行車水馬龍,日夜歡宴暢談。

琵琶美酒夜光杯。

到手的好日子誰也舍不得,隻會盼望越來越好。

維持好日子需要人情。

人情多了,政務就空廢了。

政務空廢了,朝政也就積弊了。

最後爛成一鍋粥。

“往年都是這麼過的,隻是這些年,連年的天災,讓人無法緩口氣,希望今年有個好年景。”

百姓如韭菜,一茬又一茬。

隻要遇到年景好,就能養出新一茬的韭菜,日子就熬過去了。

“希望如此,老天爺賞百姓們一口飯吃吧。”

劉一儒憐憫的說道。

不久。

忠順王的奏疏抵達了朝廷,告知了金江鎮的舉動,告誡朝廷,如果不加強各地的軍力,如果金江軍造反,恐怕隻撲京畿重地。

此乃關乎國家安危之事,務必要重視。

“先生如何看?”

皇帝招來劉一儒,平靜的問道。

劉一儒露出苦笑。

皇帝對他的態度,越來越不耐煩了,他又如何不知呢,自己的這名弟子,可不是好耐性的人。

“隻能加派。”

“往何處加派?”

“山東,金陵,河南,湖廣,江西,浙江。”

陝西無法加派,山西有亂民,為了不激化這兩地,所以不能繼續加派。

福建,雲南,貴州,四川,廣西各地供應廣東戰備,去年就已經加派了。

繼續加派的話,恐怕廣東戰備未足,新禍又起。

正如劉一儒常自嘲,他也不過是個補鍋匠罷了,各處修修補補,且熬著吧。

皇帝看了眼老師,不耐煩的點點頭。


最新小说: 魅魔家訪,你的S級天賦我收下了 竊語心獵手 惟願年年君不安 主神,你家小崽子又在發瘋了 風流人生從打工開始 我的男友是西索 人性的鐵律實用寶典 符針問骨 西遊之方寸山二師兄 職業舔狗撩到病嬌,我遭老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