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漢高祖後人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四百五十九章 漢高祖後人

第四百五十九章 漢高祖後人(1 / 2)

紅樓從遼東開始!

三水府府城隻是一座邊城,人口不多,是以軍戶為主的城池,隻要控製了將領,帶走了當地的衛所兵,危險就降到了最低。

但是鹹興府不同。

是整個鹹鏡道人口最多,經濟最繁華,地方兩班勢力最深的中樞所在。

軍事上的勝利是關鍵,而政治上的勝利,是維護穩定的關鍵。

金江鎮和長津特殊的關係,中間有些小問題,但是最後軍隊還是順利的入城了。

結果出乎了人們的預料。

長津城按照去年的打探,是沒有多少軍兵的,但是現在才發現,城裡有不少的軍隊。

收到緊急傳報的武震孟,沒有魯莽的行動,李成賢則主動冒著風險,去接觸當地的府使。

府使比府伊要第一級。

“把三水的兩千朝鮮衛所軍派出城,讓李道信盯緊一點。”

武震孟沒有浪費時間,為了不讓朝鮮軍中有人通風報信,把他們調出了城。

“好多蒙古人。”

“好像還有蠻人。”

……

城中的大戶們,隱隱感覺有些不對勁。

既然平叛,為何不去平安道,而是轉了個大彎,來到了鹹鏡道呢?

幕僚向府使提出了疑慮。

“還有三水府的朝鮮衛所軍中,我認識的將領都沒有看見,剛準備去打聽,卻被調出了城。”

聽到幕僚的提醒,府使才後知後覺,但又不敢相信。

金江鎮和朝鮮雙方結盟多年,難道會攻打朝鮮嗎?朝鮮好像沒有得罪金江鎮吧?

“不會吧,可不能冒然得罪天軍,不然後果我可承擔不起。”

府使更擔憂自己的前程。

“府使,我去一趟三水,您命城中各軍仔細防備,如果我猜錯了,那也沒有損失,如果我預料的沒錯,還請府使早做準備。”

幕僚提出了他的擔憂。

鹹鏡道是有爭議的地區,金江鎮全占了遼東,收服了蠻族,野心必然暴增。

會不會對鹹鏡道有吞並之心。

誰也說不準。

幸好。

為了防備平安道的叛軍,張孟之府伊加強了長津的軍力,否則的話,是無法應對金江軍的。

長津是平安道和鹹鏡道兩道之間,最重要的通道,是重要的軍事地理要城。

和平安道的熙川城有相似的作用。

府使對幕僚的話半信半疑,但也不至於不信,所以得知李成賢登門,連忙請對方進來。

兩人落座後,看茶倒水,寒暄一方。

長津府使終於試探的說道。

“李適不知天高地厚,違背綱常倫理,實乃無君無父之人,也違逆了上朝的禮道。

雖然當下勢如高漲,但是當天軍入朝,必定身敗名裂。”

李成賢笑道。

“李倧乃我朝天子親封的國主,是朝廷認可的國王,且朝鮮和我金江鎮結盟多年。

國內興起宵小,我金江鎮得朝鮮國主的求救國書,當仁不讓,必定入朝平叛。

猶如當年朝鮮被倭寇入侵,漢城被占,已有亡國之危。

我國得藩國形勢,朝鮮老王痛哭哀求,上下感同身受。

一封旨意而下,十餘萬大軍當即入朝退倭,恢複朝鮮社稷,拯救萬民。”

“上朝多次的恩情,朝鮮上下皆不忘。”

長津副使感歎道,隨後突然一句,問“聽說叛軍勢如破竹,漢城危在旦夕,為何金江軍要從鹹鏡道繞道呢?”

“叛軍主力南下,身後隻有龜城,金江軍隻要攻破龜城,則斷絕叛軍根源,敗亡就在眼前。”

“唉。”

李成賢搖了搖頭,忍不住長歎一聲。

“遼東戰事多年,好不容易止戈,將軍仁愛,放各軍老兵歸鄉,突然收到朝鮮國主的求援,上下皆驚,實在是無兵可用。”

“啊?”

長津府伊倒是沒有聽過這個消息,又覺得不對,既然無兵可用,那城裡城外的軍兵又從哪裡來?

李成賢主動地解釋。

“為了挽救朝鮮局勢,將軍征調草原,蠻族各部,才湊了數萬兵入朝。

不少的蠻兵出自赫圖阿拉城,所以才從鹹鏡道借道。”

這個理由站得住腳。

長津副使也聽到城中的驚歎,關於金江軍中,大部分都是蒙古兵和蠻族兵。

正合李成賢的說法。

而且赫圖阿拉城靠近鹹鏡道,也符合李成賢所言。

李成賢反問起長津府伊。

“為何城內如此多兵,卻不去救援漢城呢?”

“說來慚愧。”

李成賢的反問,讓長津府伊坐蠟,一時間吞吞吐吐起來,忘記了試探對方。

鹹鏡道有兵,卻不想出擊平安道叛軍。


最新小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成了女帝的養成遊戲 我改嫁植物人大佬後,渣夫跪地悔瘋了 超級農業巨頭 蒼穹盜賊 財情動人 一人:演過戲嗎?你就神格麵具! 五分鐘寫歌,高冷女上司戀上我 車禍後,我的前女友全都來了 棠落江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