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都護府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四百六十五章 都護府

第四百六十五章 都護府(2 / 2)

李成賢提出的困難,謝友成和將軍早就心有預料。

拿下鹹鏡道,短時間之內,不但不能壯大金江鎮,反而會消耗金江鎮的元氣。

如果幾年內不能扭轉形勢,會落入前明收複安南時,得之又失的困境。

徒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

但是正如將軍所言。

朝鮮內亂,是天賜良機。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沈陽的形勢複雜,鎮江的形勢,目前來看,有過之而無不及。

鎮江隻有一千兵,而且是新合軍。

整個遼東東南,隨著大軍入朝作戰,是兵力最雄厚,也是最微妙,最危險的時候。

稍有不慎,則萬事皆空。

朝鮮的局麵,赫圖阿拉城的局麵,鹹鏡道的局麵。

思來想去。

謝友成決定支持武震孟和李成賢的計策。讓他們儘快穩定局勢,並且謀劃平安道。

~~~~~~

吉州城派了很多人,去聯絡甲山,山水,並且從端川,得知金江軍攻打了鹹興。

確認了金江鎮的野心,不再猶豫,通知了鏡城。

“因為鹹興無兵,張府伊和李節度他們,提前南下,在龍興江布置了防線。”

李氏家族子弟李堅惟悄悄來到吉州,把各地的形勢,完整的告知了吉州牧。

朝鮮全國,最大的氏族是金氏。

金忠善最大的恩主,應該是權栗,得他的極力支持,才獲得了朝鮮上下的信任。

最後在朝鮮抵抗倭寇,立下了赫赫戰功,得賜姓名,其中賜姓金,可見金氏在朝鮮的影響力。

融入了金氏,也可以看得出,朝鮮國內,原本對金忠善的重視。

不過金氏氏族曆經數百年,分支巨大,雖然頂著一個姓,不代表是一個陣營,猶如朝鮮的國姓李。

鹹鏡道地方上,勢力最大的家族是李氏,壓下了金氏。

致仕歸鄉的李勝基,翹楚子弟李任仁,李堅惟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各地雖然戒嚴,有些人卻讓人能暢通無阻。

無論是鹹興府,還是吉州府,前者是李任仁去通風報信,後者就是李堅惟。

而李勝基卻留在了鹹興,被李成賢親自去請他出麵,幫忙穩定人心,他也一口答應。

鹹興城至今毫無波瀾,連帶著長津,三水各地也沒有大的反抗,李勝基的出麵,占了很大的成分。

李堅惟離開了吉州,一路隱姓埋名,悄悄回到了鹹興。

城中不但多了很多士兵,也多了不少金州的官吏,帶著原本城裡的公差,維持著舊例。

被金州請出山的李勝基,暫行鹹興府的府伊職責,穩定官府班子,讓各事繼續如常。

除了口音的不同,行為上的區彆,仿佛還是原來的鹹興府,鄉野的百姓們,麻木且辛勞的在田地裡耕種。

從府衙離開,回到了府中。

李府外的田畝,一眼望去的地方,皆是其家的土地。土地不但寬廣,且連成片。

土地上是穿著滿是補丁人們,還有赤著胳膊的老漢,人人乾枯瘦弱,眼色昏暗。

老漢,老孺,男人,女人,小孩神色各異,但有一個共同點,皆屬於李家的奴仆或佃戶。

自由民從這裡消失了。

李堅惟坐在轎子中,戴著鬥笠,從後門入府,聽見了雜房傳出來的聲音。

隨從們麵露尷尬,李堅惟升起了憤怒。

“是誰?”

“是二少爺。”

“是他?”

聽到不是下人,李堅惟才收起了憤怒,好奇的問道,“他和誰在裡麵?”

“林家的。”

李堅惟鄙視的搖了搖頭,前院那麼多丫鬟,竟然和庖廚的婆娘廝混,實在有失體統。

不再理會,徑直往正院而去。

“叔爺。”

被人迎到書房,看到屋裡的人影,李堅惟連忙叫道。

“回來就好。”

李勝基欣慰的點點頭。

雖然他們李家遍地親朋好友,門生故舊,隻是兵荒馬亂,又不敢讓金江軍發現,危險總是有的。

“南麵的形勢,我已經如實告知了鏡城都護府,他們想要出兵收複鹹鏡道,請我南下聯係張府伊,李節度,南北夾擊金江軍。”

“叔父,我應該怎麼做?”

七十餘歲的李勝基,穿著來自上朝金陵的絲綢,書房裡懸掛了不少上朝的名畫。

福建的茶盤茶器茶葉,雲貴製作的圍棋子,還有江淮的筆帽,石磨,景德鎮的瓷器,大豎瓶等。

也有西方的穿衣鏡,比人都要高,萬裡之遙運輸過來,能保持如此的完整,殊為不易。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