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新生路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四百八十章 新生路

第四百八十章 新生路(2 / 2)

推荐阅读:

說起河南的形勢,告誡朝廷應當重視。

“恭順三、四、五、六年,中原連年大旱,秋既無收,麥又難種。野無青草,十室九空。

於是有鬥米值銀五錢者,有工作一日不得升米者,有采草根樹葉充饑者,有夫棄其妻、母棄其子者,有賣一子女不足數餐者,有自縊空林、甘填溝渠者,有餓死路側者,有鶉衣菜色而行乞者,有枕比而斃者,有泥門擔簦而逃者,有骨肉相殘食者。

在這樣的大荒之年,朝廷不但不加賑濟,而且加之以誅求,重之以供應,而責之以兵糧、器械、米豆、芻茭,悉索敝賦以應河北之求。

而且正賦之外,有加派焉,儘追數年之舊逋,先編三分之預征,連索久逋額外拋荒之計祿。

……

舊額未完,新餉已催;新征甫畢,舊逋又下;額內難緩,額外複急。

村無吠犬,尚敲催呼之門;樹有啼鵑,儘灑鞭樸之血。

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磷,夜夜常聞鬼哭。觸耳有風鶴之聲,滿目皆荒慘之色。欲使窮民之不化而為盜不可得也,欲使奸民之不望賊而附不可得也……。”

中原。

猶如一堆乾柴,而從陝西流竄進入的農民起義軍,就是一根火把。

一萬,兩萬,三萬,五萬,十萬,二十萬,三十萬……

各部的起義軍,在陌生的環境,不但沒有被當地的農民抗拒,反而猶如氣球一般鼓了起來。

內心堅定抵抗朝廷的起義軍各部,和在陝西時的態度,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陝西的時候,起義軍攻城奪地的並不多,因為當中不少義軍首領心中留有畏懼,還想著等大災過後,悄悄回到老家繼續生活,因此義軍內部反而意見不合。

但是現在的起義軍,沒有了意見不合,各部紛紛攻打城池,一大部往河南首府挺進,一步進入山區。

進入山區的一部,和當地生活的猶如奴隸般的礦工結合了起來,勢力高漲,一路勢如破竹,竟然打入了湖廣境內。

河南,湖廣,四川各省就像被引燃了的野火,熊熊的燃燒起來。

程之信帶著數千騎兵,剛離開陝西,陝西的起義軍就複起,聲勢猛烈,直取陝西首府西安。

數千騎兵,停留在河南武關傻了眼。

他們殺了無數的流民,往往一衝就能擊潰大量的起義軍,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是瞧不起賊寇的。

但現在,他們畏懼了。

殺不完的亂民,殺了一波起來數十波,越殺越多的亂民,仿佛汪洋大海一般。

程之信不敢妄動。

既不敢回陝西,也不敢深入河南。

倒是令人奇怪,還沒有在流民軍手中吃過敗仗,一向自負的程之信,竟然心生畏懼起來。

……

京城

從上到下皆傻了眼。

去年底的時候,都在說民亂要平,哪怕是上個月,關於剿滅民亂的形勢也是大好。

怎麼說變就變了,而且變得這麼快,讓人都來不及反應。

剛收到驛站的公文,還沒等朝廷商議出應對,新的通過驛站送來的公文又發生了變化。

如此的急速,讓朝臣們傻了眼。

不但朝臣們傻了眼,皇帝也大怒。

“這就是諸卿說的大好?”

皇帝咆哮道。

內閣首輔璠皓暗自歎了口氣,皇帝向臣工們大怒,實際上又何嘗不是表達對他的不滿呢。

按照他內心的意願,他是不願意重新出山的。

在太上皇時期,他就是內閣首輔,如何會不清楚各地的形勢?雖然看不到未來,但是他知道,大周的現狀很危險。

所在他對金州,流民等等,都采取溫和的政策,能安撫一時就安撫一時。

從來不會戳破真實的情況,因為鬨開了,大周無力應對。

可惜,他的門生故舊都要他出山,他也就隻能勉為其難。實際上,他知道自己並沒有魄力解決根子上的問題。

現在。

流民的事情越鬨越大,果真如他所料,成為了朝廷的心腹大患,又拿什麼去解決呢。

沒多久。

兵部尚書下獄,內閣首輔璠皓遞交辭呈,皇帝連麵子都不願給,當場同意,下旨老臣馮和擔任大學士,成為新的內閣首輔。

如此算來,十年間換了四名內閣首輔,而且一個比一個任期短。

調任福建左布政使張琪,和廣東布政使北上,負責四省剿寇政務。

廣東因為打敗了英國人,所以在皇帝眼裡,是知兵的臣工。張琪在皇帝眼裡,是能應對金州野心的臣工。

……

山東的難民不可計數。

登州,蓬萊的官府,雖然知道流民們準備投奔到金州,會增加平遼侯的實力,但是當地的官府不敢擋。

因為他們拿不出糧食賑災,加上金州方向虎視眈眈,萬一激起了民變,其他的影響不提,他們肯定是人頭不保的。

為了自己的性命還有頭上的官帽子,所以選擇了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態度仿若送瘟神。

登州,蓬萊兩大營,設立的目的是為了防備金州,但是因為去金州的商船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兩營的將領吃了個滿嘴流油,不但沒有出手控製,反而親自參與其中。

商船,貨船,民船絡繹不絕,一日即可抵達金州。

對於山東來的移民,金州做足了充分的準備,按照裡程設有粥棚,一路往遼左北部,一路往遼左南部。

往北的移民,安置到沈陽,遼陽,鞍山,開原各地。

往南的移民,安置到鹹鏡道,平安道。以及奴兒乾司靠近遼東的集安,渾江,吉河等水資源富庶的地區。

“大乾,快乾,好好乾。”

唐清安笑道。

為什麼不顧形式,力排眾議的讓金江軍,獨自消滅蠻族,不就是為了今日麼。

奴兒乾司雖然嚴寒,但是地大物博,仍有不少的江河兩岸平原適合耕種。現在氣候下的產量大,可地方大。

但如果有敵對勢力的存在,百姓們就無法屯田。

隻有為百姓們打下一個安寧的地區,就能讓他們順利的開墾田畝,休生養息。

彆說遼東現在隻有六百萬民,哪怕一千萬,兩千萬,唐清安也不怕養不活人。

想要應對小冰河時期隻有兩條出路。

一條提高田畝產量,一條開發新的土地。

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唐清安找到了番薯,玉米等作物。而原本的遼東,屬於戰亂之地,雖然有土地,但是無法耕種。

現在不同了。

敵對勢力的消滅,欠缺的就是來開荒的百姓。

北方彙聚到山東,山東坐船抵達金州的移民。南方彙聚到福建,渡海抵達遼東的移民。

就是唐清安為百姓們謀奪的生路。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