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都要講道理,講邏輯,天下事情哪裡有道理嗎,不都是人編出來的道理?”
李成賢聽到武震孟的話,一時間不知如何回答,愣在了原地。
“難道沒有了道理,天下的事情就不存在了?”
武震孟劈頭蓋腦的說道。
“我隻要拿下這塊土地,我管朝鮮吃不吃得飽肚子,吃不飽那就餓死嗎,死的人多了,剩下的人不就夠吃了。”
“這土地我不拿,朝鮮就能養軍,我不能養軍;我拿了,我就能養軍,朝鮮不能養軍。”
“你說不能拿,廢話連篇,等朝鮮養了軍,他日後難道不對付我?會放過我?”
武震孟越說越氣憤。
還是以前跟著將軍好,身邊哪裡有人呱噪。
那時候他們才幾個人?麵對蠻族有沒有說這不能打,那不能打,哪次不都是向天爭命。
金州兩萬兵時,麵對二十萬蠻族大軍的圍攻,又講沒講道理?唯死守二字。
“我算是明白了,為何把你叫做武莽子。”
李成賢被武震孟的行為氣笑了。
“師必有名,大功可就矣。”
不過對方是節製使,李成賢隻能耐著性子說服他。
“當初我們拿下鹹鏡道和平安道,雖然屢經波折,但正因為占據名號,才大功告成。”
“今日無名侵占朝鮮,必定引起朝鮮上下的反抗,哪怕占領了此地,也會遭到不停的反叛和抵抗,得不償失也。”
“軍國大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否則不能妄動,需謹記國雖大,好戰必亡之言。”
“放屁。”
武震孟剛說話,外麵就有人通報,說羅科求見。
“他個狗娘養的還敢來見我。”
彆看武震孟態度堅定,實際上還真不敢對李成賢如何,他是莽,又不是傻。
現在來了個外人,本就對此人不滿,他剛好泄火。
李成賢皺起眉頭。
“軍司下令抽調三千蠻兵去第四鎮,此事穩住對方,讓對方老老實實遵命即可,不要節外生枝。”
“軍中的事我自有分寸,你的道理還是用在彆處吧。”
武震孟鄙夷道。
跟蠻族講道理,他們豈不是要笑死。
拳頭大才是道理。
拳頭大了,說什麼對方都得聽著,拳頭小了,第一個反叛的就是他們,更不會聽讀書人的道理。
那老奴世世代代食君之祿,承受國恩,舉旗反叛的時候,在乎了讀書人的道理麼。
漢人屢次幫助了老奴,不是漢人的保護,老奴年輕的時候,早就被其餘部落斬草除根。
等他得勢後,饒過了漢人?
屢次下令屠戮遼東漢人,不都是出自他口。
李成賢搖了搖頭,隻有取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綽號,他放棄和武震孟講理。
等李成賢離開,武震孟讓人把羅科叫進來。
羅科被親衛引進屋中,見到武震孟的身影,連忙拜見磕頭。
武震孟手段狠辣,羅科內心實則畏懼此人,反而對於平遼侯,羅科不怎麼畏懼。
反倒時常覺得平遼侯此人可欺,但是卻不敢在武震孟麵前有絲毫的表露。
“軍司的命令,你做的如何了?”
武震孟沒有客氣,語氣極為的嚴厲。
“回稟武帥,此事末將委實心有餘而力不足,末將營中的情況,武帥知根知底,哪裡湊得出三千人。”
武震孟盯著羅科。
跪在地上的羅科,一臉的不自然,畏手畏腳不敢動。
“遼西的蠻族餘孽,稱呼我等為遼人,其心可誅,爾等不但不反駁,反而私下響應。”
“武帥聽末將解釋。”
“爾再敢打斷本使的話,本使必取你人頭。”
武震孟大喝。
羅科臉色煞白,瑟瑟發抖。
武震孟向來不講道理,他說殺自己的頭,就不會有顧忌,必然會動手。
“爾等以為本使傻,看不出你們的心機,之所以我沒有對你們動刀子,就是可憐少部分心向本鎮的蠻族百姓。”
“人都稱呼本使為製使,唯獨你又造新詞,稱本使為帥,陰溝裡的心思不止。”
“本使問爾。”
“金江鎮有無克扣爾等,當年大災,是不是金江鎮出糧救治爾等?是不是共約拋棄舊仇,一起共存猶如一家。”
“是。”
羅科連忙應道。
“既然如此,為何又出爾反爾?”
“製使大人誤會,我等不敢違逆啊。”
羅科哭道。
武震孟冷然的看著羅科。
自己就是個莽子,心裡沒有讀書人的那套所謂仁義。
草原人就很好。
有仇報仇,談和就和好,不表麵一套背麵一套,整個第一鎮就一團和睦,欣欣向榮。
唯獨自己打交道的蠻族。
不少蠻人嘴上講著都是一家人,暗中小動作不斷,各種挑撥離間,他已經忍耐了許久。
“實話告訴爾,軍司的軍令,就是出自本使的要求。”武震孟輕蔑的眼光盯著羅科。
“爾服氣也好,不服氣也好,最好期望爾使壞的時候,萬萬不要撞到本使手裡。”
“將軍心善,本使可不是將軍,眼裡更容不得沙子。”
羅科臉色白一陣紅一陣。
他當然是有脾氣的,更也藏有不軌之心,現在被武震孟指著鼻子罵,卻不敢出聲反抗。
因為武震孟雖然不講理,卻不是胡鬨之人。
有時候不講理也是一種手段。
能成為金江鎮四大節製使之一,武震孟有他獨當一麵的才,隻不過這個才有些不符合主流的思路。
武震孟不喜歡虛情假意,更不把當下蠻族的實力放在眼裡,要鬨正好一口氣解決。
不想好好過日子,不想當一家人,想采用鐵棒磨成針的軟功夫,悄悄謀害金江鎮。
他這裡行不通,如被他抓住證據,必然會直截了當的送走。
偌大的金江鎮,不是靠運氣撿便宜得來的,是靠著拳頭一步步打下來的江山。
這就是他的底氣。
抽調三千人,就是他心裡不爽,對蠻族的懲罰。
下次再有不改,他也不會輕易放過了。
……
李成賢最後得知武震孟大罵了羅科,雖然覺得武震孟有點魯莽,但也沒有顧慮。
將軍心胸開闊,不懼風險。
成立四大軍鎮,就是讓前線的將領放手施為。
不再畏手畏腳,能及時采取措施,避免各種積弊的武夫們,促進了金江鎮的武力,四大軍鎮的作風都是激進派。
第二軍鎮的主力雖然調去了第四軍鎮,但隻留下的軍力,足以剿平赫圖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