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四大凶獸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五百二十九章 四大凶獸

第五百二十九章 四大凶獸(2 / 2)

被將軍攙起,林如海抬頭,一臉的忠厚謙和,猶如謙謙君子,溫潤似玉。

“請坐。”

唐清安拉著林如海在太師椅坐下,沒有選擇離開,而是坐在林如海身側,儘顯關心之色。

林如海不在掩飾,手掌撫須,身向將軍。

“我非將軍舊臣,如今卻長隨將軍左右,言聽計從,備受寵幸,以我薄才,而授我支使之位。”

話語一轉,林如海正色。

“以我文才地位,足可交四方之友,公務之餘卻從無私交者,無非報將軍之恩也。”

“林公如何妄自菲薄?”

唐清安安撫林如海,知道林如海必定有重要的事情勸自己,才如此之態。

每個人都有他的價值。

林如海就是金州的無價之寶。

金江鎮不是獨善之地,草原遭災,國內遭災,奴兒乾也遭災,遼東同樣遭災。

而金江鎮卻能反其道而行,今年又是豐收之年。

是的。

很多田畝遭災了,但是靠著無數的水利,加上對遼東,遼河套,奴兒乾境內平原各地的開墾。

金江鎮的田畝數量已經達到了讓所有人興奮的地步,根據最新的丈量,今年的大豆,蔬菜,麻棉,蜀黍,水稻,玉米等田畝數量,加上桑田等,合計有望超過三千餘萬畝,每戶平均四十畝地。

還有官府的調度,加上海貿等等諸事的繁榮。

金江鎮有了對抗天災的底氣。

這份巨大的功勞,其中就有林如海的,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今朝坐上客,它年階下囚。”

林如海感歎一聲。

當年在揚州被皇上下旨抄家流放,天無絕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世間之事誰人難料。

“將軍,有時候機遇也是危機啊。”

唐清安終於明白了林如海的意思,也了解了為何他有此歎。

天子之位,能讓人迷失理智。

林如海想要勸誡自己不要去攻打京畿,先不提林如海的本意到底是偏向誰,他勸說的對象換成一般人,大多都會惱怒。

曆史上這種事情很多,林如海擔心他的勸解,會觸怒平遼侯,再次淪為階下囚。

“林公有何高見?”

唐清安並沒有太過生氣。

到了今時今日,他已經是有進無退之地。

進則九五之尊,退則家破人亡。

彆說東方,哪怕是當下的西方,王權之爭不會有憐憫,斬儘殺絕更是常態。

唐清安知道這進一步的艱難,加上他又不希望打破“瓷器”,因此沒有急躁。

林如海內心鬆了口氣。

“破京畿易,得天下難,將軍如果趁機起事,得不到天下人的支持,非二十年之功難平。”

其實以林如海之見,隻怕二十年也難平。

將軍如果背上弑君的名義,天下人所不齒,加上金州的新學,哪怕將軍打下一地,也會人心不服。

當然,以金江軍之威,加上國內的困局,將軍有六成之機。

但是林如海知道,一個橫屍遍地的山河,不是將軍所希望的,他更是不願意。

“將軍還需要養望。”

林如海建議道。

將軍一直走的很穩,林如海希望將軍繼續按步就班,等到了真正的天時,人心思定,天下方唾手可得。

“讓忠順王和流民軍互相廝殺,我們漁翁得利,最後順應民心解救萬民於水火,方是萬世之根矣。”

“善。”

唐清安撫掌而笑。

……

過了幾日。

整個金州的頭頭腦腦,齊聚大廳,共議大事。

左支使林如海,右支使顧道初,朱文判官,鄧章推官,烏良營田。

吏,戶,工,刑四科主官張達基,王昊,蔡文,鄧章。

海外司司長鄭國良,兵備司主官陳恒,巡道司主官戴國偉。

左司馬謝友成,右司馬陶傑,衙推烏順。

軍情司主官賈鑒。

眾人圍繞長桌而坐,正前方是一張大輿圖,上麵標示了幾處藩鎮的示意圖。

年輕的薛蝌從奴兒乾,以優的考核評語,調回了節度府,哪怕是打壓他的第二鎮也無話可說,稽查使王宣認可了他的能力。

三年一大考,能獲得優的審核結果,王宣並沒有出手更改評語。

此次有他主次會議,是提拔重用的前兆。

金江鎮的富強,是眾多人才之功,對於人才,唐清安向來不問出身,隻要有功績,必定給予重報。

此舉才是上位者的素養。

不論其他人如何思量,甚至有人認為是他對王子騰的回報等等,唐清安沒有理會。

“第一鎮主力留在歸化城,麵對的是無糧的牧民,受糧食之困,劉節製調節東部蒙古出糧。”

“第二鎮因為入侵了載寧平原,和朝鮮軍發生了衝突,對方一觸即潰,雖沒有太大的傷亡,但惡了漢城兩班,除了找武節製討要說法,也派了人來金州。”

“第三鎮因為三年的修生養息之策,如今到了收尾階段,已開始強化操練,收攏軍心,需要時日方能恢複戰力。”

娶了媳婦,生了孩子,老婆孩子熱炕頭,美好的生活,很多老兵舍不得離開。

又不是金江鎮存亡之刻,不少的老兵沒了動力。

薛蝌語氣變重。

“第四鎮的九千聯軍在日本國內大敗,形勢危急,九州發生了民變,第四鎮詢問是出兵日本國內,還是出兵九州?”

四大軍鎮的攤子鋪開,各自都在擴張,許多問題積累下來,到了今日爆發。

也不算是今日爆發,隻是把最近的大難題,都彙聚起來,讓大佬們商議最終的決策。

第一鎮是老生常談的問題,放不放權給劉承敏。

如果劉承敏說服東部蒙古成功,加上解救漠南蒙古之功,他在草原的威望將達到超前的高度。

眾人各自都私下向將軍表露過擔憂,最終的決定還是將軍。

唐清安一言不發。

劉承敏的問題,並不是新問題。

自古以來皆是如此。

領軍在外的統帥,他的能力越高,戰功就越大,威望同樣將會變高,獲得下麵人的服氣。

人心的難控,誰也無法保證。

但是唐清安並不是很擔心,除了相信兩人的兄弟之情,更對自己的威望同樣有信心。

金江鎮是他親手建立,加上對軍鎮的控製,鎮使和稽查使兩職,就是對節製使的製衡。

有風險,但可控。

唐清安當眾說道,由劉承敏放手施為,為金江鎮拿下一個穩固的蒙古。

勢弱的右翼蒙古必須扶持,不能任由左翼蒙古吞並,那才是埋下巨大的隱患,而金江鎮無糧千裡運去右翼蒙古,隻有靠劉承敏自己的手段。

眾人見狀,沒有人在出麵反對。

“第二鎮關於朝鮮的問題,由唐晏乾做使者,帶領使團親往朝鮮,麵見朝鮮國主。”

唐清安如此說道。

吃下來的地盤,他是不會讓出去的,否則對不起前線血勇奮戰的將士們。

但是如何顧全大局,就是上位者的責任。


最新小说: 道啟時代 棄贅為王 道非身外 福寶懂獸語,輕鬆帶飛紈絝爹地 藍鴞之戀 飲馬邊疆,從塞北一小卒開始 混沌斬天刀 仙尊洛九天 來世之後的複仇 洪荒:我,先天葫蘆藤,開局暴打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