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我們獲得勝利,他們不合理的要求,可以再讓他們退出來,不然我們失敗了,全日本都落入了魔掌,才是對不起道義啊。”
秋元家出麵說道。
是的。
隻要他們成功,一切都好說,失敗了,在座的諸人誰也活不了,沒有人再出聲反對。
“九州國的民變,加藤忠廣必定會領兵回去,平息亂民,對我們是不利的,所以我們更要拉攏上朝的使者。”
加藤忠廣本是倒幕府軍中重要的一支勢力,他的離去,會讓倒幕軍的勢力大減。
既然如此,德川忠長的家老們,認為應該放棄加藤忠長,支持上朝軍隊,好讓他們更加支持己方。
除非加藤忠長帶領大軍留在日本本土,為倒幕府事業奮鬥,否則就是叛徒。
但是在座的人用腳指頭都能想到,加藤忠長必然不會放棄老家,離開本土是必然的決定。
就這樣,他們出賣了第一個出聲幫助他們的加藤忠長,認可了金江軍對九州國的圖謀。
滿腦子的算計,隻要贏得勝利,再來驅逐九州國的金江軍。
誰沒有算計呢。
從九州國北上的軍隊,同樣也在算計。
加藤忠廣要返回九州國,鬆平忠直不同意,兩人的不合,讓九州國的軍隊也發生了分裂。
鬆平忠直要奪回自己在關東的領地,不願意回去九州國。
大阪譜代大名鬆平忠明,也不同意加藤忠廣離開,認為自己幫助了他們,一起反對幕府。
結果加藤忠廣半道放棄,那自己豈不是成為了小醜。
本來自己隻是幫凶,並不出名,突然成為了元凶,明年必然遭受幕府軍的重點打擊。
總之。
隨著幕府軍的敗退,倒幕軍陷入了內耗。
……
琉球國。
武震孟的大帳,高掛了兩幅輿圖,一副是日本全圖,一副是九州國輿圖。
鎮使陶鏴,稽查使方士珍,經曆柳湘蓮,三人圍在一起研究。
“九州國近二十個外樣大名,隻有兩個譜代大名,一個親藩大名也沒有。”
柳湘蓮一一劃過豐前,豐後,築前,築後,肥前,肥後……
“加藤忠廣的領地就在肥厚,是亂民的重災區之一,所以他應該急著回來,否則他的領地必然不保。”
亂民大概是成不了氣候的。
因為亂民沒有組織,發揮不了力量,猶如一灘散沙。
但是將軍極度重視九州國的亂民,柳湘蓮也付出了大量的經曆去當地了解。
經過他的探查,他得出了結論。
和大周國內的亂民不同,數十年才形成組織,而九州國的亂民,數十年前由耶穌會的教士組織過。
教士雖然被幕府驅逐,但是教士們雖然離開,卻為當地的教民留下了組織。
人多不可怕,有組織才可怕。
“九州國兵力空虛,而亂民進退有度,必定如將軍所料。”
柳湘蓮肯定道。
日本和朝鮮不同。
人口雖然隻比朝鮮多三分之一,但是兩者的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
而第四鎮雖然有近八萬軍隊,但是絕大部分來源雜,且新兵多,戰鬥力低下。
以此想要圖謀日本,可謂天方夜譚。
但是將軍算無遺策,如果真能仿造朝鮮當年的舊例,借助天時把一成的力量擴大到十成,則大有勝算。
其實。
此次的機會隻有唐清安自己知道有多重要。
九州國的亂民之事,爆發即高峰,無論戰鬥力還是組織力都遠過日本以往的亂事。
其實,也可以證明日本的軍隊遠不如大周。
大周也有亂民,但數十年成不了氣候。
而日本的亂民,短短的時日,就能攻城掠地,讓官兵不敢出頭,隻能躲在城裡。
可見官兵的戰鬥力。
亂民再有組織,畢竟也是百姓呀。
所以日本所謂的武士,不過是吹噓出來的,麵對老百姓的鋤頭,並沒有日本所記載,什麼以一當十,以一當百的威風。
後來為了消滅亂民,幕府集結軍隊的力量,竟然動用了十二萬以上的軍隊。
最後還要靠著亂民中的叛徒出賣,獲得了亂民的情報,強占了先機,仍然付出了巨大的傷亡,才消滅了亂民。
德川幕府打天下,關原之戰也才七萬五千人,大阪夏之陣時,也才十五萬人。
而大周麵對數十年下來,近千萬的災民,已經形成了組織的數十萬的流民軍時,最高峰的時候,也才動用了十餘萬軍。
所以無論是所謂的武士,還是幕府的軍隊,在大周軍隊麵前隻是個弟弟。
眾人不如將軍的眼光,但是柳湘蓮是人才,多年的深入日本,對日本的認知,不下於唐清安。
哪怕唐清安有後世的曆史借鑒,而柳湘蓮可以自行推斷出來。
整個第四鎮的戰略,皆依靠柳湘蓮的想法而製定的。
“亂民太強勢,但是我不願意和亂民打,所以我們趁著亂民在西北的時候,我們先拿下東部。”
“先立於不敗之地,不管日本本土的局勢如何,誰想要重新奪回九州國,先要麵對亂民。”
“萬一亂民不認可我們占領東部怎麼辦?”
聽完柳湘蓮的謀劃,方士珍立刻指出了其中的漏洞。
“亂民沒有糧食,沒有武器,他們的進取心不足,麵對我們駐守的城池,必定會妥協的。”
“可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隻占領半個九州國,恐怕將軍不會滿意的。”
彭大海終於出聲了,他認可柳湘蓮的計劃,但是隻半個九州國,他自己也不願意。
“先達成初步的目的,在靜觀其變。”
柳湘蓮對答如流。
所有可能發生的變化,已經推算了無數次。
“我們之所以不占熊本藩,就是為了避免引起加藤忠廣的敵視。”
“以亂民的強勢,九州國內部的空虛,熊本藩遲早被亂民占領,加藤忠廣必然領兵返回,與亂民作戰。”
柳湘蓮最希望的局麵,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所以他不願意新合軍進展速度太快,避免影響加藤忠廣與亂民之戰。
亂民無糧,必然要劫掠地方,加藤忠廣帶領大軍遠道而歸,失去了老家同樣無糧,也要劫掠地方以供應軍隊作戰。
“一個空白的九州國,對我們在當地的統治,是最有利的,而薩摩藩當年侵占我們的藩國琉球,又給了我們攻打他的理由。”
“善。”
“讚。”
眾人紛紛認可了柳湘蓮的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