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主中原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主中原

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主中原(2 / 2)

挾天子以令天下。

入關打敗流民軍,接管地方,治理弊政,一步步謀奪天下。

此舉對金江鎮是最有利的形勢。

一股奇妙的情緒,湧散在屋內,人們情不自禁的家中呼吸。

“有人說王子騰,打算安排家眷回金陵避難,我看金州就很好,最安全。”

“還有錦鄉侯府,史府都可以來金州嘛。”

唐清安突然笑了起來。

隨著將軍的笑容,剛才嚴肅的氣氛也緩和下來,眾人的臉色恢複了平靜。

眾人之間不在劍拔弩張,開始了玩笑。

“金州變化巨大,正好讓諸公遊曆一番,以見我金江鎮的富強,畢竟聞名不如見麵。”

“是極。”

金州變化再大,也不過是遼東的城池,唯一一座突破百萬人口的城池。

而大周突破百萬人口的城池很多。

金陵,揚州等地早就突破百萬人口多年。

而且商貿奢華,遠不是金州能比。

唯獨金江鎮的濟州島。

靠著壟斷海貿才能壓過他們一頭,而人口和底蘊又不足各地。

請諸勳貴家眷來金州,用意在於拉攏勳貴的人心,讓眾勳貴堅定的站到金江鎮這邊。

打天下,治天下。

金江鎮兩者都要,那麼就要拉攏地方上的勢力。

治理是長期的事情,一步步來。

積弊不可能兩三年就治理完成。

在治理的過程中,把反對的力量壓製到最弱,按步就班達成計劃,才是治國之道。

“要跟勳貴們說金州不比揚州差,讓各家的家眷安心。”

林如海笑道。

勳貴之家奢靡,很多人的舊印象,金州還是苦寒之地,很多人怕是不願意吃苦。

揚州。

聽到揚州,唐清安愣了愣。

後金入關,從遼東屠戮到雲南,而詳細的記載卻寥寥無幾,以地方書生的德性,不可能不記載。

因為三百年的文字獄,無數的史料消失了。

明末清初,大量的漢人逃到了日本,朝鮮,東南亞,其中就帶過去日本一篇《揚州十日記》。

是後金屠戮揚州,幸存者的讀書人寫下的經過。

三百年後又流傳回了中國。

百萬人口的揚州,被屠戮一空。

先民遭受了慘無人道的磨難,後人還知多少。

正如後金在遼東的屠殺,文字記載寥寥無幾,結果朝鮮史料有大量的記載。

唐清安臉色難看。

銘記曆史不是為了活在仇恨中,而是為了記住教訓。忘記了曆史,必定會重蹈覆轍。

“第一鎮,第二鎮,兩鎮最近有什麼情報?”

眾人納悶。

將軍為何突然問起了旁的事。

謝有成追隨將軍十餘載,從無到有一起麵對困難,一步步走到今日,有些懂將軍的心思。

“林丹汗在青海,與當地的部落發生了衝突,陷入了糾纏,聽說形勢不好,他本人也身體患病,應該是水土不服。”

“歸化城的賈環,打聽到漠北蒙古西北方向,來了一幫勞什子羅刹鬼,兩邊正在交戰。”

“赫圖阿拉城已經被第二鎮接管,改土歸流,武震孟親自負責,有他在,出不了問題。”

唐清安這才放心的點點頭。

最怕的就是內鬥。

因為內鬥,導致了多少的磨難。

現在邊疆已定。

他也可以放手施展,不論勝負,也不會有亡天下的風險。

自己可以失敗,但絕對不能埋下亡天下的種子。

李自成流民出身,來自於百姓,本是反抗暴政的義軍,為何卻背負後世罵名?

不是因為他敗者為寇。

而是因為他導致了亡天下,屬於重要的原因之一。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是漢人自古以來的傳統。

間接導致亡天下。

才是李自成最大的罵名,這種因果,使得人們不願意正視他。

正是因為太痛,所以才無法忘懷。

世事難料。

唐清安不敢說自己絕對能贏。

自己失敗不可怕,亡天下才可怕,這種罵名他背負不起,所以多年來才對外不對內。

現在外已除。

“按照軍司的辦,以我的名義寫奏疏,告訴皇帝,金江鎮不支持他遷都。”

“天子當守國門。”

明朝建立時。

北方空虛,南方富裕。

宋以前,北方才是漢人的主要活動地區,南方的人口不足北方一成。

宋以後。

不可計數的漢人南逃。

南方漢人的數量,第一次超過了北方,並且甩下了北方一大截。

為朱元璋以南攻北創造了條件。

而那時。

北方千裡無人煙,田畝商業水利設施等皆敗壞殆儘。

南方除了要往北方移民,還需要輸出人力物力,大量的錢財要消耗在北方。

這種局麵會導致巨大的風險。

如果北方戰事遇挫,都城在南方的明朝,很容易放棄北方,或者不在乎北方的土地。

隻有都城在北方,才能有危機感,不會輕易放棄一寸土地,寸土必爭。

所以朱棣才遷都北平,改名北京。

正是天子守國門的由來。

天子在北平。

全國的力量,必須要保護北平,哪怕再大的代價,也動搖不了這份國策。

北平不失,則北方不失。

初中教科書所言。

所以唐清安的一句天子守國門,就能讓大周皇帝坐蠟。

他放棄京城,就是放棄了道義。

“告訴第四鎮,對日本之事,全由彭大海負責,而金州本土從今日起,不再供應第四鎮,隻由濟州島和琉球國供應。”

唐清安定下了調子。

眾人皆知。

將軍終於決定入主中原。

“公告全鎮,國內百姓災害不斷,兵戈不止,我金江軍乃大周天軍,仁義之軍,理應救萬民於水火。”

“即日起,金江鎮大擴軍,以平遼侯之名義,號召退伍老兵歸營,為國作戰。”

數年來。

一直抽調到新合軍的金江軍,從九萬降為數萬,終於開始了擴軍。

對於入主中原。

唐清安劃分的很清楚。

新合軍用於開拓。

草原,奴兒乾,日本……

此次中原之戰,隻有金江軍為主,沒有新合軍的參與。

親衛營三營九千兵。

第一鎮抽調五千金江軍,剩餘五千兵,其中三千金江軍,兩千新合軍。

五千人壓製整個草原,以穩為主。

第二鎮抽調三千金江軍,剩餘一萬兩千兵,其中三千金江軍,九千新合軍。

抽調一營三千新合軍,歸入第一鎮。

第三鎮兩萬六千金江軍不變。

合計四萬三千金江軍。

金江鎮雖然有近十四萬兵。

但是地盤太大,抽調完後,剩餘留在各地的守兵,就算以新合軍為主,也隻有不到兩萬兵。

而第四鎮還有高達八萬餘的新合軍正在日本作戰,傷亡不小。

唐清安要把金江軍擴軍到十萬。

新兵太多不行,所以希望能召回多年來陸續退營的老兵。

休身養息多年。

金江軍到了恢複應該有的規模的時候。


最新小说: 從逃妾到開國女帝 養神 帶著農場去海島,路人甲她贏麻了 [傲慢與偏見]十九世紀貴婦生活 清穿之貴妃嬌弱 美人她隻想搞錢搞房搞事業 穿越成嘉靖長女後 帶娃隨軍,給絕嗣京少看男科他紅溫了 工業大摸底,我的廢品站值千億! 陰濕大佬撐腰,竺小姐人財雙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