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金州十狼將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五百四十九章 金州十狼將

第五百四十九章 金州十狼將(2 / 2)

老黑杆搖了搖頭。

他不是不想跑,而是不能跑。

今時不同往日。

流民軍好不容易在河南站住腳跟,有了今日的威望,他能跑,但後果太嚴重了。

流竄作戰,老黑杆已經不想要在跑了。

正如開封城上萬民老弱,他們跑不動。

被官兵追,跑了二十年的老黑杆,同樣不想跑。

啥時候是個頭啊。

老黑杆老了。

而且為了新王,他不能跑。

“流民軍戰鬥力不弱。”

後方。

李伯升放下單筒望遠鏡,發出了感歎。

鏡片。

金州的工匠已經能打磨出來。

很快就有了凹凸鏡。

單筒望遠鏡也就隨之而出,成為了軍中的裝備,深受水師們的喜愛。

比起陸地上。

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望遠鏡的作用更大。

“根據情報,對麵的是流民軍的老賊,這番的表現,才是理所應當。”

在參將李伯升的身邊,營總李成才,趙赫等人等待參將的命令。

“如果龍在前麾下都是這等敢死戰之兵,恐怕以後會很麻煩。”

李伯升內心憂慮。

李成才,趙赫都是金江軍的老將領。

二十餘歲就跟隨將軍打仗,至今都已人過中年。

流民軍的老一代跑不動了,希望安寧。

而金江軍老中青代代接力。

留下來的老一代將領,不但能跑,還係統的學習了軍事知識,補足了理論,增加了格局。

例如中青代的將領,以五虎將為代表。

已經當上了營總,帶領一營人馬作戰。

再過幾年十餘年,這些人就會是遊擊,分守,參將,可以獨領一方大軍作戰。

還有更年輕的一代,搞出了所謂的十狼將。

十狼將都是軍學堂的畢業生。

打仗極其凶殘。

不但不把自己的性命當回事,反而以犧牲為榮。

有時候。

李成才與趙赫兩人閒時喝酒的時候,都會覺得納悶。

讀書越多,不應該更是文質彬彬麼。

軍學堂怎麼儘是培養出虎狼之人。

勞什子十狼將的打法,令李成才與趙赫都覺得不可思議,自覺受不了。

還提出士兵不帶盔甲,更加方便作戰。

刺刀成列,抵近敵人二十步再開火,哪怕前進的途中,迎著敵人的炮火也毫不動搖。

前頭列兵死了,後頭列兵補上。

軍官死了,老兵補上。

全軍唯有高呼,前進前進,再前進!

這種殘酷的打法。

聞著悚然。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李成才和趙赫兩人,常常感懷,他們不覺得自己能競爭過新一代的年輕人。

他們更加不怕死,也不怕苦,以上戰場為榮。

軍紀為命。

對自己嚴苛到變態。

榮譽刻到了骨髓。

非心中有信念,是做不到的。

他們的信念。

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江河所至皆為漢臣!

出自漢朝先民的口號,被軍學校翻了出來,並且刻到石碑上,豎立在廣場上。

所有經過軍學校的人,都能看到巨大的石碑,上麵雕刻的大字。

軍校。

已經是金江鎮超凡的勢力。

而將軍又極為尊重先生。

在將軍的敬重下,有軍學校的先生,竟然敢跑到將軍麵前,堅持保下軍學生。

連將軍都無奈退讓。

就是前年年底,在蓬萊鬨出事的兩百軍校出身的士兵。

……

“朱秀已經圍困開封。”

捷報一封又一封。

金州已然習慣。

沒有人認為金江軍會失敗。

無他。

十年平蠻,十年發展。

二十年之功。

就是金州的自信。

“山東還有沒有隱患?”

唐清安關心道。

黃河口隻有上千流民軍駐守,而朱秀帶領十萬大軍,這種小事牽扯不到唐清安的注意力。

朝廷原本用來防備金州的三大營,不費一兵一卒就歸順了金州,還有山東境內各地的駐防兵,讓金州白得數萬兵。

以及歸順的北鎮軍,遼西軍。

金江軍準備了十萬兵,入關後,反而輕易增加到了十六萬兵。

相比軍事,唐清安更在乎地方上的治理。

原本準備的二十五萬石賑災的糧食,卻因為兵力的急速擴張,軍司力排眾議,從顧道初手裡截留了十萬石。

理由是以備不時之需。

軍中補給雖夠,卻需要留下多餘的糧食,以應對意料之外的突發情況。

林如海又要治理內政,又要兼顧山東。

頭發已儘是花白。

不過他的精神氣很足,反而笑容不斷。

“金江軍兵不血刃而入主中原,必定青史留名,受萬世敬仰!”

唐清安笑了笑,卻沒說話。

後世人民軍隊和平解放的地方多了去。

嶽武穆北伐。

北方各地漢人不是同樣沒有抵抗。

隻不過嶽武穆最終失敗了。

見將軍不以為然,林如海才轉移了話題。

“對無地無積蓄的百姓,可以當民夫,為大軍後勤服役,也可以組織去奴兒乾,配發免費的糧種,農具以便屯田,免稅賦十年。”

“所以不到兩個月,山東不但恢複了平靜,又招募了五六萬的民夫,以及組織了七八萬的無糧之民。”

移民奴兒乾,是唐清安親自參與製定的計劃。

金江鎮每年有上十萬的流民湧入,大量的青壯,在未徹底安置前,由官府組織修路修水利等工程。

遍布各地密集的溝渠不提,直道也修到了奴兒乾。

一條從鐵嶺往東北方向,過四平,通榆,抵達朵顏衛,還有更遠的福餘衛還在修建中。

一條從撫順往東,途徑建州衛,輝發城,吉河衛,兀也吾衛,也就是後世的吉林。

兩條直道在刺魯衛相聚,也是兩條直道的終點。

刺魯衛就是後世的哈爾濱市。

奴兒乾太大了。

越往東和北的方向,天氣越是苦寒,往東到庫頁島,一年下雪八個月,隻有兩三個月見不到雪。

現在小冰河時期,更是常年結冰。

往北也是如此。

常年冰霜作伴,人畜罕至。

所以目前的規劃,移民到奴兒乾的人口,主要還是在這兩個區域,也就是後世的吉林與黑龍江。

至於更多的地方,目前隻能以軍屯的形勢,兩百人為一屯,緩慢的移動。

極北苦寒之地的軍屯,都要由金州供應,還做不到自給自足,至少要三年的時間。

而國內牽扯了金州所有的積蓄,導致中斷了此計劃,等國內平定時,才會重新恢複。

“周先生可有何補漏之想?”

唐清安看向周士昌。

金江鎮第一實乾官員,溝渠水利田畝糧種諸事皆出自他的規劃,由林如海當年從國內請來的大賢。

也是賈環的嶽丈。


最新小说: 從逃妾到開國女帝 養神 帶著農場去海島,路人甲她贏麻了 [傲慢與偏見]十九世紀貴婦生活 清穿之貴妃嬌弱 美人她隻想搞錢搞房搞事業 穿越成嘉靖長女後 帶娃隨軍,給絕嗣京少看男科他紅溫了 工業大摸底,我的廢品站值千億! 陰濕大佬撐腰,竺小姐人財雙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