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江鎮的底線_紅樓從遼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紅樓從遼東開始 > 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江鎮的底線

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江鎮的底線(1 / 2)

紅樓從遼東開始!

先是朱秀一戰而決流民軍,傳來賊首龍在前身亡的捷報,整個金州都沸騰了。

然後就是一連串的捷報。

河南收複。

陝西收複。

山西收複。

湖廣勝利,收複襄陽。

……

百姓們津津樂道,官員們忙碌不堪。

顧道初不知往返跑了多少趟登萊與金州兩地。

幸虧海路發達。

登萊作為山東半島的頂端,與作為遼東半島頂端的金州相隔很近,海路往返一趟隻需三日。

也是金州的地利。

借著海陸兩道之便,金江鎮以金州為根基。

除了可以控製遼東,還能挾製遼西,京畿,順天府,山東,以及朝鮮。

不過如今卻不行了。

隨著金江軍的腳步,金江鎮肯定要搬回國內的。

當顧道初求見的時候,唐清安正看一封來自賈府的書信,眉頭揚了揚。

賈璉要死了。

勳貴始終是勳貴,仍然能過得奢靡。

國內鬨翻了天。

賈府也亂成了一鍋粥。

因為賈赦的原因,最後賈府還是去了金陵,除了自身的老家所在,和其餘的節製使聯合了起來,控製了半個金陵。

金陵以北,成為傳統勳貴的主要力量地盤,金陵以南則成為以王子騰為首的政治勢力控製範圍。

雖然分裂,但因為屬於自家的地盤,反而保住了江南的富裕和產業鏈。

大宗海外商品的生產地,仍然還在運作。

“將軍。”

顧道初進門。

“請坐。”

唐清安放下書信,賈璉在濟州島重病的事丟之腦後。

死了也就死了。

金江鎮這幾年對得起賈璉。

他當年為金州采購的紅夷大炮,這份功勞,金江鎮給予了後報。

不過人啊。

欲望難填。

色是一把刮骨刀,多少人死在上頭。

“林左使提出一條建議。”

“哦?”

唐清安打起精神。

一邊警醒自己,可不能學習賈璉,要引以為戒,一邊嚴肅起來。

國內的事情。

由林如海組織大局,他的建議,必然非常重要。

“林左使想要從國內移民二十萬到遼東。”

“遼東?”

唐清安滿臉的疑問。

“是金江鎮還是遼東?”

遼東屬於金江鎮,可金江鎮不隻有遼東。

遼東土地最富。

人口也是最多,已然達到了六百萬。

土地兼並人滿為患。

不隻是在國內。

遼東也是如此。

雖然有朝廷的積弊,以及國內久安,讓不少的軍隊失去了戰鬥力,但也有土地兼並人滿為患的原因。

因為遼東人口多,土地不足,所以百姓們困苦。

盤子不夠大。

大河水少,小河枯竭。

勳貴軍官不夠分,百姓們當然就吃不飽。

遼東人口本來有近五百萬。

很多百姓無以為生逃入奴兒乾開荒田畝。

一直到蠻族入侵。

讓本來昏暗困苦的遼東百姓越發的不堪,遭受欺淩又活不下去,引起了無數的反抗。

才有了金江鎮順應而生。

現在的遼東。

人口突破了六百萬。

比以前的人口還多了上百萬。

因為遼東政通人和,大型水利,養活六百萬人口綽綽有餘。

但是金江鎮為了避免後患。

防止遼東人口增長過快,也為了開發奴兒乾,草原,以及鹹鏡道,平安道。

所以早已製定了規則。

新的往金江鎮移來的人口,會安排後麵的幾個地方。

因此。

林如海提出要安置二十萬流民到遼東,才引起了唐清安的詫異。

當初製定規則的時候,林如海也有參與。

顧道初替林如海向將軍解釋。

“我金江軍在國內與流民軍作戰時,考慮賑災的因素,招募了不少的流民充當民夫。”

“幾個月來,這些民夫為我軍大勝立了大功,所以林如海才提出,把他們安頓到遼東。”

唐清安恍然。

他明白林如海的意思了。

金江鎮多年的努力,從國內接應流民,已經有了兩百餘萬來,來自國內各地的百姓。

隨著金江軍的捷報,以及官府下大力氣賑災救民,穩住地方的種種措施傳開後。

老家被收複的流民,不少人心思歸。

老家也在分田呢。

而且他們又相信金江鎮的官員。

於是不少的百姓提出要回去故鄉,願意放棄在遼東奮鬥多年的積蓄,隻求歸家的安置。

本來官府是擔憂的。

此舉太過耗費資源,容易消耗金州的物資,但很快發現,提出回去的人並不多。

更多的百姓都不願意動。

老百姓的力氣很大,在乾活的時候。

但有是有老百姓的力氣又很小。

經不起太多的折騰。

從遼東返回故鄉,其餘不提,一路上千裡甚至數千裡,窮家富路,沒人願意折騰。

於是官府同意了去留自便。

“而且林如海參考將軍當年在遼東治理災民的事跡,提出在國內以工代賑,要招募五十萬流民為大軍服務。”

“原來的二十萬民夫送到遼東就地安置,能騰出二十萬個位置。”

“善。”

唐清安同意了。

如果是其他的事情,並不需要顧道初親自來詢問自己。

不過當年關於遼東移民之事,是眾人商議後確認的,現在的舉動,屬於違背規則的事務,定然是需要當麵說清楚。

金江鎮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是完善的組織。

唐清安需要做的就是維護製度。

“國內百廢待興,恢複元氣不是一兩年之功,總體上百姓們還是勒緊褲腰帶。”

“二十萬功民安置在遼東,長久之事誰也無法得知,但是短期來看,對他們的確是好的結局。”

“這些都要跟他們講清楚,避免以後有了變化,然後埋怨我們不公平。”

唐清安仔細交代。

金州。

必將隨著金江鎮的搬離,且隨著國內逐漸的安寧,很難再保持這些年的發展速度。

放緩腳步是必然的。

現在安置到遼東,對二十萬災民是好事,十幾二十年後可不一定了,說不定多少人會抱怨不公。

顧道初點點頭,理當如此。

治理地方說容易又容易,說難又非常難。

都知道人心的重要,可人心哪裡是那麼容易得到的。

幾句華而不實的話,怎麼可能就獲得人心呢。

例如現在的移民之事。

看上去多簡單呢。

但是不提前布置周全,不把未來的變化因素考慮進去,輕易的做出決定,必然容易留下隱患。

好事變成壞事。

這就是官僚作風。

……

“金江鎮……越來越……厲害了,可惜了……”


最新小说: 崩鐵:穹與星的開拓之旅 凡女修靈途 故事萬花筒 長生!開局嫂嫂逼我修仙! 純情將軍火辣辣,苗疆少年淪陷啦 詭道魔尊 禦獸:誰還乖乖進化,我直接一步成神! 都市特警 隻想安靜種個田,全員逼我當大佬 禁欲鬼怪大佬的天才小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