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經》當中,陸羽創造性地提出了煎茶法。
這改變了原本茶葉隻是小部分人愛好的局麵,讓更多人也得以品嘗到茶的美好。
《茶經》一經推出後,引起了整個社會很大的反響,迅速改變了許多人的日常習慣。
以至於一時間茶道大行,王侯將相、文人墨客無不飲茶。
相比於陸羽在茶道上麵的非凡造詣,其自身的經曆更加令人欽佩。
對於自己的淒慘命運和身體缺陷,陸羽並沒有感到自卑和憂憤。
而是刻苦鑽研茶道,用自己的研究成果造福世人,這種精神尤其令人敬佩。
陸羽曆時二十六年完成了巨著《茶經》,為中華茶業做出了深遠而悠久的影響。
也正因為陸羽在茶道上有很卓越的貢獻,這才被世人讚譽為茶聖。
孟子曾經說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以這個標準來看,或許上天確實是為了降下大任,才會讓陸羽從小經曆各種各樣的磨難。
難能可貴的是,儘管命運對陸羽不公。
但陸羽卻能夠始終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並靠著自己持之以恒的熱愛和鑽研,讓世人永遠銘記著他的名字和成就。
陸羽一生淡泊名利,喜歡遊曆四方,熱愛大自然和生活。
陸羽之後,才有了茶文化,
茶來自草木,因人而獲得獨特價值。
確切地說,茶是因為陸羽擺脫自然束縛獲得解放,一舉成為中華民族的飲食習慣和精神縮影。
“之後陸羽跟隨好友盧幼平祭祀會稽山,盧幼平是大理寺少卿,是陸羽至交好友。”
“相傳大禹死後葬在會稽山,所以曆代帝王定時派人到會稽山祭祀大禹,祈求國運昌盛。”
“陸羽返回湖州,在顏真卿麾下當幕僚,參與編寫《韻海鏡源》。”
“《韻海鏡源》是一部宏偉巨著,陸羽參與編寫,可見他文學功底淵博。”
“五十四歲時,狂草大師懷素和尚與陸羽相識並相交,陸羽親自為懷素寫下了《僧懷素傳》。”
“陸羽受到荊南節度使裴胄的邀請,遠赴湖南出任裴胄幕僚。”
“裴胄與陸羽相識已久,已年過半百的陸羽千裡迢迢到湖南幫助裴胄,可見陸羽為人情深義重。”
“之後,嶺南節度使李複邀請陸羽出謀策劃,陸羽又從湖南到了嶺南。”
“嶺南在唐朝是有名的險惡之地,唐朝罪犯一般流放至嶺南。”
“在交通困難的古代,一個老人遠赴窮山惡水之地,隻因為李複是恩人李齊物的兒子。”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陸羽為報答李齊物的恩德,自當全力幫助李複。”
“公元792年,陸羽從嶺南回到湖州,至今廣東一代仍有茶聖的傳說。”
“公元804年,七十一歲的陸羽去世,天地同悲。”
“縱觀陸羽一生,普通卻並不平凡,他一輩子就做品茶這一件事。”
“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茶。”
“《茶經》的問世,將茶飲提升至文化藝術的境界。”
“《茶經》對茶的性狀、品質、產地、種植、采製、烹飲、器具等皆有論述。”
“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
“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並不多。”
“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茶。”
“茶聖陸羽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蘇軾:茶如今能在中華大地流行,離不開陸羽的貢獻。
陸羽對茶有很高的興趣,源於小時候跟隨智積禪師學習喝茶之道,對茶藝有了基礎了解。
因為愛好茶藝,陸羽一生漂泊四方,介紹和總結了各地的茶葉。
最終花費26年時間著成《茶經》一書,具有裡程碑式意義。
陸羽所著《茶經》一書,共三卷十章七千餘字。
從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飲、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圖十個方麵係統記敘了茶之文化,堪稱茶葉百科全書。
茶之源,概述茶的主要產地及土壤、氣候等生長環境,以及茶的性能、功用。
茶之具,講當時製作、加工茶葉的工具。
茶之造,講茶的製作過程。
茶之器,講煮茶和飲茶的器皿。
茶之煮,講煮茶的過程和技藝。
茶之飲,講飲茶的方法、茶品鑒賞。
茶之事,講飲茶的曆史。
茶之出,詳細記載了當時的產茶盛地,並品評其高下。
陸羽記載了全國四十餘州產茶情形,對於自己不甚明了的十一個州的產茶之地也如實注出。
茶之略,講飲茶器具何種情況應十分完備,何種情況省略何種。
野外燒柴煮茶,火爐等不必講究,臨泉取水可省去盛水的工具。
但在正式茶宴上,二十四茶器缺一不可。
茶之圖,要把以上各項內容用圖繪成畫幅,放在茶桌上。
人們喝著茶,看著圖,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悅。
這與端來一瓢一碗,幾口灌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
在《茶經》中,陸羽除全麵敘述茶區分布、生長、種植、采摘、製造、品鑒外,有許多名茶首先被他所發現。
如浙江的紫筍茶,經陸羽評為上品,後列為貢茶。
江蘇的陽羨茶,則是陸羽直接推舉入貢的。
陸羽的《茶經》,是唐代以前有關茶葉的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總結。
同時也是陸羽躬身實踐,雲遊四方,取得茶葉生產和製作的第一手資料後。
又閱遍群書,博采眾長收集各家的經驗總結出來的結晶。
陸羽之前的時代,世人認為茶是一味藥材。
陸羽寫成《茶經》之後,世人對茶有了多方位的認識。
陸羽詳細考察了茶的起源和茶的作用,便於世人選對茶來飲用。
陸羽先後探訪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和當地的茶農探討此處茶葉的生長方式,風餐露宿是常有的狀況。
但陸羽為了收集更多的茶葉標本,將生活窘迫拋至九霄雲外。
功夫不負有心人,陸羽共花費二十六年著稱《茶經》一書。
書中講述了茶葉諸多價值,有的茶葉毫不起眼,但是它卻有很高的醫藥價值。
當時大唐百姓拜讀《茶經》時,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新鮮感,裡麵涉及的很多知識都是第一次聽說。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