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天師南行記!
清風讓馬馱好少年和老婦,自己牽著馬。
“老人家,還沒有問您尊姓大名,沒有兒女嗎?”
“您叫我喜婆婆吧。當然有,他們都住在這黃泉鎮。”
“是他們不孝順嗎?”
“也不是”
“那我直接把你送回家!”
“恩公,使不得!可不能壞了規矩。”
“什麼規矩?”
“恩公有所不知,這黃泉鎮以前可是個尚孝之地。自從後來發生了一件怪事。鎮裡有個長壽的老漢,原本兒孫滿堂,卻遇一道人卜卦,沒有多給卦錢,說她食子食孫。說來也怪,從那以後,每次這老漢病一次,就有兒孫過世。老漢終了,竟變成了孤家寡人。後來鎮裡謠言四起,說八字與子女相克的老人,過甲子之後,要離開祖屋,去後山獨居終老,才能給子女避禍。”
“純屬無稽之談!”
“後來百姓遇上個兵亂災荒的,家裡情況窘迫,揭不開鍋,不孝順得子女,就打著這一陋習的旗號,名正言順的任老人們自生自滅。”
“老人家,你是怎麼被趕出來的?”
“我就不提了,兒子天生懦弱,媳婦就刁蠻。擔心兒子家裡兩頭受氣。趁著我老骨頭還硬朗,我就出來了。反正在我們黃泉鎮,這也不丟人。”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清風感慨萬千,從自己被師傅從觀門口揀起,到為師傅養老送終,繼承衣缽,師傅養育之恩,天高海深,隻是報答他老人家的時日太短,每每想到此,總是感到惋惜。
從鎮裡穿過,一路上竟真如老婦人所言,趕老人出門的還真不止少數。凡是驅趕老人出門的,還堂而皇之在大門口貼上“送親文”。
上書:“家有父母,年逾古稀。父母念昌隆子嗣,意決出居,周告四鄰。”
黃泉鎮背靠的就是後山。山上風景秀麗,怪石嶙峋。山洞多,大都不大。沿山腳下蜿蜒小路,慢慢趕了少半個時辰的路,老婦人棲身的山洞到了。洞外是縵藤盤繞,洞裡並不深,還有一個石桌。老婦說這可能是以前獨居老人們留下的。因為石桌隱蔽處,還刻有劉記,想畢是鎮上的石匠先人。石桌旁有個大樹墩做的床。
清風把少年平躺下,交待老婦給取點山泉水來,懷裡掏出“火符”,扔進盛好的山泉水中,在太陽下暴曬半個時辰。清風取出針袋,老婦按吩咐給孩子解開胸口。幾針紮下去,那少年頓時全身發青抽搐,眼睛圓睜。
“恩公,孩子這是怎麼了?”
“不礙事的,貧道是將他體內的陰毒驅出來!隻是沒有想到,他體內的陰氣這麼重,真是難以置信!”
“你們倆是怎麼認識的,他叫什麼名字?”清風邊施針邊問道。
“說來也巧,這孩子是我在挨打那家布莊討飯時認識的。當時我被幾個夥計轟出來的時候,差點摔倒,幸虧被這孩子扶起來。”
“這次這小子是為了給你報上次的仇,所以潛入布店偷布。”
“是,這孩子有心,我後來才發現他鑽進了店裡。”
“他叫什麼名字?”
“他叫石頭,也是個苦孩子,從來沒有見過他有什麼家人。有幾次我問他,他說他來這裡是為了找他娘。”
“原來這樣!快準備好幾捧土!“
喜婆婆捧了幾捧乾土,清風示意撒在床頭。
“噗……噗”黑血從石頭的口中噴了出來,撒在剛剛剛準備的新土上,土立刻變成了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