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看到回複內容,都會把中心放到沈妙玲身上,在她身上下功夫,但是配合著這句大波浪妹妹特意提醒的話,可能意思就不一樣了
“現在找個工作這麼難了?還要看閱讀理解的能力?”他歎了一口氣。
娛樂媒體的職責,這個問題太大了。
即使林易過了兩世,也無法保證能說出這句話的答案,他甚至覺得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他更加不理解,對方為什麼會把這個問題和一個具體案例結合到一起考量。
想了許久也找不到頭緒,林易打開社交媒體軟件,翻起了椰子娛樂的賬號。
椰子娛樂深耕新媒體平台,在如今這個社會,是少有的沒有實體依托的娛樂媒體。
現在市麵上大部分的媒體,不是紙媒,就是背靠電視台,什麼都沒有的,也會選擇做個a,像椰子娛樂這樣的少之又少。
他用了將近三個小時,把椰子娛樂各平台賬號一年內幾乎所有內容都翻了一遍。
一年前創建之初,多是發布原創短視頻節目,大都比較輕快,時長也很短。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新起號的原因,一連三個月未出現爆款,數據非常慘淡。
他們調整了34次節目形式,依然不見起色,之後開始減少原創內容,加入了二創剪輯,依然走的是輕快風,但是這次依然失敗了。
之後,他們又改做藝人訪談,多是小而美或者輕快問答的節目形式,數據漸漸有了起色,但是因為藝人咖位並不大,還是沒出爆款。
近期,他們拉長了視頻時長,開始發布傳統紀錄片和訪談節目,互動數據漸漸穩定了下來,但是並沒有多優秀。
看完後,林易對椰子娛樂有了幾個認知
第一,這個公司的製作團隊是過硬的,從輕快節目到記錄訪談,從短視頻到長視頻,都可以駕馭。他特意看了幾個節目的尾板,製作名單是同一批人,這說明他們擁有一隻屬於自己的製作班底。
這是件很難得的事情,大部分媒體都會選擇和外麵的製作團隊合作,而不是自己養人,而這會造成內容風格不統一的問題。
比如一些綜藝,一連做了幾季,但是幾季分彆是不同的製作團隊,就會造成內容割裂,觀眾不買賬。
另一個問題是吃百家飯的製作團隊,很難進行約束,一切都是向錢看的,就算項目做出來是屎,也隻能捂著嘴往下咽,畢竟你是合作關係,而不是上下級的關係。
第二,這個公司在初期做的內容,已經很像是林易上一世的娛樂內容了,走輕鬆和噱頭風,甚至有幾個內容非常不錯。
但是出爆款不是隻靠內容的,他們雖然做出來了好的東西,可不懂得借勢,白白浪費了內容。
“一個擁有過硬製作團隊,而且求變的公司,對娛樂媒體的職責會是什麼定義呢?”
林易盯著電腦,陷入了沉思。
雖然還沒有想到最優答案,但是林易非常感謝下午大波浪妹妹的好心提醒,若不是她的話,他可能已經在傻乎乎地寫廢稿了。
想到這個,他打開大波浪妹妹的微信
三個小時過去了,不知道你忙的怎麼樣了,但現在外麵晚霞不錯,可以站起來摸魚去看個風景,順便活動活動你的腰。
不等對方回複,林易把手機調整成靜音,打開文檔開始埋頭苦乾。
他雖然很想按照前一世的邏輯寫這個作業,但最終還是控製住了自己的手。
社會不同會造成對一件事認知的不同,沒有證據和成功案例的前提下,邁大步隻會扯疼自己的襠,或者讓對方覺得自己是個剛畢業,滿心想著改變世界,且自以為是的傻逼。
雖然他心裡想的確實是這個
他最終選擇了椰子娛樂目前正在做的節目形式——對談,一場沈妙玲的對談節目。
沈妙玲在之前的這些年,從來沒有提及過自己個人的任何事情,林易抓住這個點,以讓沈妙玲打開自己為目的出發策劃。
這也是林易想到的噱頭中,最重要的幾個之一。
除了內容本身外,他從預熱,到後續發酵做了一條龍的策劃,怕文字邏輯不夠清晰,他還畫了一個思維導圖。
這一篇作業,洋洋灑灑寫了將近一萬字
結尾的地方,他寫了一段話
“過去,媒體是信息與觀眾之間的橋梁,媒體的責任是把信息送到河對岸觀眾的身邊,但是那時候橋是單向的。現在橋是雙向的,我們可以把信息送到對岸,而對岸的觀眾也可以通過我們走到信息的身邊。未來,橋不應該隻承擔傳輸這一個功能,我們運送的無論是觀眾,還是信息,當他走上橋的那一刻起,對於對岸來說它就是薛定諤的貓。”
淩晨1點。
林易停下來,揉了揉發僵的脖子,打開手機想看大波浪妹妹有沒有給他回複,沒想到除了大波浪妹妹的消息外,還有另外一個人給他發了消息。
方母江豔萍的頭像左上角,顯示了一個紅色的2。
已經點向大波浪妹妹頭像的手指突然轉了個彎,先觸碰到了江豔萍的頭像。
小林,阿姨今天做了蝦和螃蟹,敏敏和敏敏爸爸都愛吃。可惜了你沒趕上,下次回來必須給你嘗嘗。
之後是一張照片。
桌子上擺滿了菜,穿著白色t恤的方學敏坐在餐桌旁,正在認真地剝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