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笑生死!
正如王宏所說,活的沙秋比死的沙秋更有價值。那為什麼周倉聽說宋強輸給沙秋後,會暗示沙秋可能因為受刺激而產生報複。
王宏猜測有可能是沙秋在趙木死後,以為長華派也要逼死他所說的那些對長華派不好的話。作為長華派的弟子,周倉肯定對沙秋不待見。從另一方麵說,長華派並不看重沙秋。是死是活都沒關係。
既然長華派不在意沙秋的死活,那為什麼我們還要留沙秋在這個世上呢?
宋強是最不希望沙秋活著的人。以前他沒有殺沙秋之心,自從沙秋在擂台上踢他屁股,把他踢下擂台起,他就有了殺沙秋的念頭。
作為大比第一名,被沙秋如此汙辱,不殺他怎麼平息內心怒火。
再加上現在殺了沙秋,還可以得到一把好劍,似乎沙秋就非死不可了。李剛和王宏殺沙秋的念頭沒有那麼重,隻是受到周倉的暗示,覺得應該殺沙秋而已。
沙秋的師傅死了,作為曾經多次欺負沙秋的人,沙秋會不會拿他們出氣?以前忍辱負重是為了師傅,現在沒有師傅的約束,是不是要加倍奉還?
可惜隻有一把劍,三個人不夠分。或許還有銀子?沙秋應該把趙木的銀子都帶走了吧。沙秋那把劍,也可以換些錢。
小心思在三人腦裡轉悠,幾個眼神交流已經心領神會。跟出去,在山門外殺死沙秋。
宋強帶頭,三人立即施展輕功向沙秋離開的方向追去。
沙秋雖然能夠打敗宋強,但仍然還隻是斷木境。四個人實力相差不大,隻是招式應用上沙秋悟性要強而已。宋強一個人打不過沙秋,但加上李剛和王宏,他們相信絕對能夠拿下沙秋。
武功的境界其實並沒有統一規定,多是約定俗成的說法。按照內力達到一定程度後,表現出的破壞力來劃分。
最開始是入門,就是學的拳腳功夫、兵器招式,沒有內力。第二境界是斷木,就是現在宋強他們以及沙秋的實力。因為有內力,所以可以運氣打斷木頭,稱為斷木。
如果沒有內力,光憑蠻力打斷木頭也有可能,但對武林中人來說,仍然視為入門功夫。因為沒有內力,就算能打斷木頭,也沒有輕功。
從斷木的實力開始,境界還可細分為前期、中期、後期。
斷木再上去就是開碑。開碑碎石,就是這個境界所表現出來的實力。一掌或者一拳,可以擊裂石碑,擊碎石頭。那是何等威力。
開碑上去就是折鐵,趙木和穆軻就是這個實力。顧名思義,折鐵就是連鐵也可以折彎、折斷。假如對方實力低,你抓住對方的普通兵器,運用內力就可以折斷對方兵器。
第五境界就是化石。所謂化石,就是可以用內力把石頭拍成粉末。長華派掌門肖遠山就是這個實力,才會讓長華派成為星洲第一大門派。
既然大家同為斷木的實力,三人對一人,有什麼不敢的呢?宋強、李剛、王宏三人不會兒就看見沙秋的身影。此時日薄西山,天色漸暗。三人沒有加速上前,而是慢慢靠近等待機會。
說到殺人,他們三人還從來沒有做過。門派的勢力範圍內,很少有人來惹事。那些民眾俗事,就算去處理也隻是打一頓,並不需要殺人。
如果涉及江湖中人,厲害的由師傅師叔們解決,不會讓他們去冒險。
此時想到要殺人,三人竟然心中有些激動和忐忑,還有一絲期待。
眼看沙秋要上對麵的山峰,三人決定就在山下解決。山下比較隱蔽,不易讓人發現。天色昏暗,林子裡光線更加暗。宋強直追,其餘兩人分兩邊包抄。
沙秋聽到身後有響聲,回頭察看,發現有人追來。待到近前時才認出是宋強,而且李剛與王宏也從兩邊將他包圍。
“宋強,你們是什麼意思?”
宋強拔出劍,冷哼道“什麼意思?難道你以為那一腳那麼好踢?你可以打贏我,但你為什麼偏偏用那樣的方式把我踢下擂台?你存心羞辱我,還問我什麼意思?”
沙秋冷靜地看李剛與王宏,同樣問他倆“你們兩個呢?我並沒有踢你們屁股吧。”
“你的劍。”
“你的錢。”
兩人說出各自目的。
沙秋把包袱和自己的劍丟在地上,拔出師傅的劍。雖然不是名劍,但師傅仍然給劍取名君直劍。“你們是三個一起上,還是單打獨鬥?”
其實沙秋內心也是擔心,一對一他不怕,一打三他根本沒底。四人可以說實力相同,都可斷木。一對三他肯定處於劣勢。
但這些都不能表現出來,還要裝作很冷靜、不在乎的樣子。
師傅的話在腦海回響,“敵人比你人多,你儘量不要陷入包圍。”
“全力隻攻一人,以輕傷代價不理會其他人的進攻。”
“打法越狠,對手越害怕。他們人多,反而更加膽小。如果有機會,以輕傷的代價殺死一個對手或重傷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