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笑生死!
沒有看身後的羅傑,沙秋覺能感覺到羅傑的驚訝。第二步仍然是幾近天成,內力不增不減,度卻沒有再加快,讓羅傑並排上來。
羅傑差點就大叫,最後還是儘量掩低聲音問“你怎麼做到的?”他同樣練過沙秋的乘風訣,自然知道步法不一樣。
“剛才對淨心天經有所領悟,武功有點精進。”
聽了沙秋的解釋,羅傑問“難道是剛才的善惡之力?”
“不錯。善惡之力不增長內力,卻能增加見識、技巧、見識。可以說以前我練的是武功,如今才知道武功之上還有武道。”
羅傑不屑地說“武道之說自古有之,沒你說的那麼玄乎。道者,練技之法門也。說得通俗點就是練武的方法。那些夠收徒拿錢的人,才故弄玄虛。”
沙秋說“我師傅死後,我對長華派肖遠山的仇恨就是我的力量。我的武功能增長那麼快,奇遇是一部分,這仇恨的力量也是一部分。報仇之後我沒了目標,自己感覺武功增長變慢。”
羅傑稍微思索道“是惡之力還是善之力?”
“惡之力。凡所有力都是惡之力,什麼都不求什麼都不爭的力,才有可能是善之力。我暫且這麼理解。這淨心天經果然是武帝秘籍。”
不想快的輕功,怎麼能快過想快的輕功?這是大多數人的常識。
那麼什麼最快?再快的人也快不過天地自然之道。
人想快,就會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意願。而這樣的做法,並不一定最符合天地之道。所以不一定就是最快。
那不想快的輕功就是最快的輕功?也不是。不想快,才不會加入自己的想法,才有更多的機會接近天地自然之道。
什麼是天地自然之道?假如人不會輕功,那麼在樹上永遠比不上猴子靈活。才會有人創出猴拳。
假如人不會輕功,那麼在山上就不會有山羊那樣靈活。
又譬如天蛇橫空這招,同樣是來源於一種飛蛇的空中動作。
直線所需要的時間最短,可是怎麼走,內功怎麼運用,動作怎麼進行,才能讓人或兵器走的是真正的直線。
所以沙秋不再執著於度,而是沒有雜念地想要接近天道自然。於是劃出最符合的步法,度反而更快。
羅傑不能理解這些,卻有個好勝之心。用淨心天經的說法,就是惡之力。他偷偷觀察沙秋的新步法,居然也能學個五六成。
沙秋索性將新步法講解給羅傑聽,奇怪的是羅傑仍然隻能達到沙秋的五六成,並不能再多。這讓沙秋感歎武道之奧妙,也讓羅傑開始反思為何如此。
正龍會的分舵在哪裡,不會隨隨便便就帶陌生人去的。八人在第二天早上趕到魚離城,約後午後在城外的雞冠山下比武。
那五人就與瓔姑姑三人分開,不知去向。三人則找了個酒樓吃點東西,打聽最近的江湖情況。
魚離城的城門旁,貼有捉拿正龍會的懸賞。龍州州主龍騰雲已經知道正龍會是正庭門的外門幫會,開始慢慢滅火。宣稱正龍會意圖謀反,與其有關聯者按重罪論處。
官府抓正龍會,民間閒話正龍會反而增多。
有說正龍會的分舵舵主是折鐵高手,有說正龍會是龍州第一大幫會。總之說什麼的都有,就是不知道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