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笑生死!
“他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命令不了他。天籟小說”辛八達辯解。
格沙赫指著望海說“望海,最後給你一次機會。棄刀投降,我可以饒辛八達一家不死。但是如果你還是頑固不化繼續反抗,我就讓人先殺了這個辛八達,再殺了辛麗達,最後殺光辛家的人。不管男女,不管老人小孩,全都因為你而死。難道你一點仁慈之心都沒有嗎?難道你就忍心讓這些人為你而死嗎?”
說了半天也不打,真是囉嗦。
望海刀尖向前,一步一步走向布分教。這次來的人中,隻有這個人的威脅最大。而且渾身散出一陰險狡詐的氣息,讓人看到即生厭惡。
看到望海走過來,布分教心中暗喜。剛才他覺望海的防守似乎無懈可擊,故意用話激望海。現在看來他的計策已經奏效,年輕不夠老的人,果然容易被激怒。
你不動,我找不到破綻。你現在敢走過來,我不信還找不出你的破綻。殺了那麼多護法,得意忘形了。敢主動走過來,就是找死。
可是,隨著望海一步一步走近,布分教眉頭越皺越緊。按理來說,他應該可以從望海的移動中找到破綻。可是結果卻並非如此,從望海抬腳開始到落腳,他不管從哪個方向攻擊望海,現望海都能防住他。
太奇怪了,怎麼可能會這樣?
望海的刀似乎在沒有規律的晃動,可就是這樣的晃動,配合步伐之下讓他的每一步都變得完美。
是的,完美。每一步都沒有破綻,這出了常理。
布分教每次看到望海抬腳,他就開始想著如何攻擊。從左還是從右,從上還是從下,從前還是從後?然而每想完時才覺,望海的刀正好擺在了防守他攻擊的地方。
巧合?不可能。十丈的距離要走那麼遠,不可能每步都能巧合。
還在叫囂的人群漸漸平息,他們看到了最緊張的時刻。布分教氣勢越來越大,似乎有一股看不見的風,慢慢向四周吹拂。
布分教在他們的前麵,他們看不到布分教的神情。但是就算看不到,他們也感覺到氣氛的壓抑和凝重。
望海走得不快,就是普通人閒走的度。
他走得那麼慢,為什麼布分教不衝過去殺死他?要是我,過去閃到他側邊一刀砍去,肯定能砍死他。許多人在心裡都這麼想。這個望海明明並不強,布分教在等什麼?等他來到麵前再殺嗎?
這些人,全部是剛才跟隨護法來過一次的。他們看到望海這樣,竟然忘記剛才望海是怎麼殺人的了。不是忘記,而是此時的望海和剛才的表現完全就象兩個人。
剛才是凶神惡煞,現在是悠悠閒人。從他身上感覺不到殺氣,從他眼睛看不到殺意。雖然舉著刀,卻讓人感覺人畜無害的樣子。
殺了他,快殺了他。隻需要一刀就可以殺死他,布分教快出手啊!所有人在心裡呐喊。
布分教的手握著刀柄,一直沒有拔刀。隨著望海的走近,他的手越抓越緊,自己卻渾然不知。他的手心出汗,他的後背出汗,他的腦門出汗。
他一動不動,隨時想要出擊。不是他不想動,也不是他不能動,而是他不知道該怎麼動。他不是衝動的人,他擅長算計,喜歡深思熟慮後再出手,總要想清楚各種可能生的情況,想明白可能的後路,有了九層把握才出手。
對望海他一成把握都沒有嗎?不是,而是有十成把握。可是他不相信這樣的把握,否則那十個護法怎麼會死在望海手裡?
十成把握從哪裡來?望海不是防守完美嗎。
不,望海的防守完美是布分教想象的。如果按照他的度,應該可以在望海防守之前殺死望海的。如果布分教急於進攻,他就會這樣認為。可是他沒有急於進攻,而是做出幾種不同的攻擊姿勢,然後就現望海的防守也會隨著改變。
布分教是個想得多的人,這個攻擊招式隻是想出來還沒做出來,望海憑什麼能夠跟著對應改變防守?雖然望海的改變比他慢,但是細算下去,似乎如果他真進攻的話,最後假如他砍不中望海,自己肯定會被望海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