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帶領人馬前去迎戰官軍,不想一時疏忽大意,在三水川中了埋伏,血戰突圍不成,全軍覆沒,我和一眾頭目們都被官軍抓了俘虜,本以為必這次死無疑了,沒想到官軍主將沒有殺我們,好酒好菜招待了一番,而後就把我們放回來了,還讓我給大哥帶一封書信”
王左道將
自己兵敗被俘、又被秦鋒放回來的經過講述了一遍,而後拿出了秦鋒的親筆書信,交到了王左桂手中。
王左桂取出信紙,反複看了三遍,而後讓一個識字的小嘍囉將書信連念了三遍,讓在場的一眾頭目們都聽清楚。
秦鋒這封信寫的很懇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且再三保證了,隻要王左桂等人肯接受招安,不僅保證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還會授予官職、土地、宅院讓他們舒舒服服的過下半輩子。
麵對如此優厚的條件,不少流寇頭目都動心了,如果有太平富裕的日子過,誰又願意整天的刀頭舔血呢
不過嘛,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是否接受招安,還得大當家王左桂拿主意才行。
“諸位弟兄,官軍那邊能放二當家等人回來,說明對招安頗有誠意,可此事太過重大了,本大當家的不好一言而決,還是請弟兄們一起商量商量吧,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無論對錯,本大當家的絕不怪罪,說吧”
王左桂沒有表態,而是想集思廣益,聽聽眾人的意見。
一眾流寇頭目們互相看看,爭先恐後的發言了。
“我讚成招安,咱們本是良民百姓,被逼無奈才造了反,可是自古以來造反的人大都沒有好下場,陳勝、吳廣、黃巢、方臘個個轟轟烈烈,個個不得好死,與其等著將來不得好死,不如現在接受招安,做個富家翁得了”
“我反對招安,誰說造反就沒有好下場了,前漢的劉邦、後漢的劉秀、還有本朝的朱和尚,不都是泥腿子造反得了天下嗎,他們能做到的事情,咱們一樣可以做到,到時候大當家的穿龍袍、做皇帝,咱們個個都是開國元勳,有享不儘的榮華富貴”
“哼,大明二百多年天下,豈是那麼好推翻的,隻怕開國元勳做不成,誅滅九族倒是真的,咱們還是見好就收吧”
“呸,軟骨頭,當了一次俘虜就被嚇破膽子了,老子寧死也不接受招安,非和官軍拚到底不可”
流寇頭目們表態了,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讚成招安,其中大都是剛被放回來的那些。
一場仗打下來,這些人見識了天威軍的厲害,實在不想再打了,而且天威軍優待俘虜、不濫殺無辜的行為的確讓這些人很感動,故而主張接受招安。
餘下三分之二的人則堅決反對招安,還要跟官軍決一死戰
結果兩邊人吵來吵去,也沒吵出一個結果來。
大當家王左桂始終是一言不發,隻是用細長的眼睛將讚成招安的頭目們看了一遍,而後牢記心中。
“好了,不要吵了,此事太過重大,不是一下子能做決定的,你們暫且回去吧,容我好好考慮一下”
“諾”
一眾頭目們離開之後,聚義大廳內隻剩下了王左桂、王左道兄弟二人。
嫡親兄弟之間,就可以有啥說啥了。
“二弟,那個叫秦鋒的武官如何”
“厲害、相當厲害,論起排兵布陣的本事來,怕是五個我加在一起都不是人家的對手。”
“此人多大年紀”
“很年輕,估計不到二十歲”
“哦,原來是個毛頭小子,打仗很厲害,彆的方麵恐怕就未必了吧”
對於秦鋒的情況,王左桂詳細詢問了一遍,而後低頭沉思片刻,心中有了決定。
“二弟,對於招安的事,你是什麼意思”
“我聽大哥的,大哥說招安、我就跟著招安,大哥說造反、我就繼續造反”
“好,好兄弟,那就辛苦你一趟,再去一次寧州城,代表我和那個秦鋒談一談”
“去寧州城和談,大哥,你真準備接受招安嗎”
“哈哈,男子漢、大丈夫,生逢亂世,就該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如今咱們還有數萬人馬,足以橫行四方、稱王稱霸,又豈能接受招安呢”
“那大哥你的意思是”
“詐降”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