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部分頭目認為從戰局形勢來看,官軍已經設下了重重陷阱,繼續派人出城救援的話,非但救不出前麵的兩支人馬,反而會讓第三支人馬落入官軍的包圍之中。
如果人馬全都消耗光了,府穀城也就守不住了,那時候,大家全都得完蛋,不如停止救援,保住剩下的兵馬,繼續堅守府穀城,如此才有一線生機
在救與不救的問題上,大小頭目們吵的很激烈,而最終的決定權,在大首領王嘉胤的手中
問題是,王嘉胤也很為難,因為兩種意見各有各的道理,實在難以抉擇,可是事態緊急萬分,自己必須儘快做出抉擇才行,到底如何是好呢
“來人啊,速速點齊人馬,出城救援被圍的弟兄們”
“諾”
思索一番之後,王嘉胤使勁兒跺了幾下腳,最終下達了出城救援的命令
很快的,一支八千人的隊伍集結好了,而後揮舞兵刃、高聲呐喊著衝出了府穀城的城門不過嘛,這支人馬並沒有前往正在激戰的城南大營,反而以最快速度衝向了平靜無事的城北大營
為何不去城南大營,反而去了城北大營呢
很簡單,官軍們在城南設下了重重埋伏,如果衝向城南大營的話,非但救不出之前的兩支人馬,第三支人馬也會陷入包圍中的,這種傻事是不能做的。
可是衝擊城北大營,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要知道,官軍在城南大營設下了重重埋伏,肯定使用了大量的兵力,如此一來,東、北、西三麵的兵力就非常薄弱了。
這時候,派出一支人馬猛攻城北大營,營中的官軍們抵擋不住,隻能向城南大營的官軍求援,後者不能見死不救,肯定會分出相當一部分兵力前去救援。
如此一來,城南大營的官軍兵力大為減弱,被圍困的兩支人馬就有望突圍出來了這就是王嘉胤想出來的計策圍魏救趙
能想出這樣的計策,足以證明王嘉胤頭腦聰明,難怪能坐上流寇大首領的位置
不過嘛,有句古話說得好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
王嘉胤固然聰明,可是與狡猾如狐秦鋒比起來,那就大大的不如了。
早在開戰之前,秦鋒就找過老將軍尤世威,二人進行了多次的圖上推演,將可能發生的情況、以及應對辦法,全都仔細推演了一遍其中就包括流寇一方使用圍魏救趙之計,前去進攻兵力空虛的城北大營。
如今情況真的發生了,怎麼辦
簡單,按照之前設定好的辦法就行了
“傳令下去,停止圍攻流寇,各部人馬重新整隊,隨老夫前去救援城北大營”
“諾”
“嗚嗚嗚”
老將軍尤世威一聲令下,身旁的親兵們吹響了牛角號,聲音嘹亮、響徹夜空
聽到號角之後,正在圍剿流寇的官軍們立刻停止了廝殺,而後聚集起來、重新整隊,向著城北大營開去
“官軍撤走了,太好了,弟兄們,繼續進攻,將二首領他們救出來衝呀”
“弟兄們,援兵來了,咱們有救了,一鼓作氣衝出去呀”
尤世威帶領官兵們撤走之後,脫困的流寇們大喜過望,而後揮舞兵刃、大喊大叫著向天威軍的防線猛衝過來。
與此同時,包圍圈內的王自用也精神起來了,將剩餘的手下人全部集中起來,再次發起了衝鋒試圖與援軍彙合,而後逃回城內。
憑心而論,以秦鋒的指揮能力和天威軍的強橫戰鬥力,完全可以阻止兩支流寇彙合,甚至是將其各個擊破。
可是秦鋒沒那樣做,反而命令手下士兵們,故意放開了一條口子,任由兩支流寇彙合在一起。
接下來,彙合在一起的流寇們,迅速向府穀城方向撤退,秦鋒帶領人馬佯追了一陣,而後目視流寇們順利的退回了城內。
與此同時,眼看圍魏救趙之計已城,前去進攻城北大營的八千流寇在付出一定傷亡代價之後,也退回了府穀城內
佛曉時分,戰鬥徹底結束了。
事後統計,一夜激戰下來,攻擊斬殺流寇二千八百二十二人、生擒六千四百四十八人,還繳獲了大量的馬匹、盔甲、兵器而官軍方麵的傷亡則是微乎其微
這一仗,可謂是大獲全勝,不僅殲滅了大量的流寇,更振奮了官兵們的士氣,得到了不少戰利品,美中不足的是,沒有全殲出城的流寇,讓其退回了城內。
有人肯定問了,秦鋒明明有能力全殲出城的流寇,生擒或者斬殺二首領王自用,為何放其離去了呢
很簡單,這是繼引蛇出洞、圍點打援之後,秦鋒實施的又一條計策渾水摸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