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兵力設伏,確比分兵設伏好的多,可是出關的道路共有四條,咱們如何確定阿敏會走那一條呢”
“嗬嗬,前輩勿憂,這事不難解決,隻要略施小計,咱們讓阿敏走那條路,他就得乖乖的走那條路”
“哦,不知秦小將軍有何妙計,可以讓阿敏按咱們的意圖行事”
“很簡單,可以派出兩支遊騎兵,分彆前往西側的青山口、河流口,而後選擇高處,點燃煙火,阿敏得知之後,自然不會走這兩條道路了。”
用煙火迷惑敵人,這種辦法並不罕見。
比如三國演義中就有這樣一段故事赤壁兵敗之後,曹操帶領殘餘人馬逃往江陵,當時有大、小兩條道路可供選擇。
諸葛亮早就料到了這些,於是命關羽帶領人馬在小道上埋伏著,同時點燃數堆煙火
曹操見到之後,認為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小道上有煙火,實則沒有埋伏,於是帶領殘兵們走了小道,結果正中關羽埋伏,差點全軍覆沒,最後哀告求情,這才脫身而去。
不同的是,曹操見到小道上有煙火,偏偏帶領殘兵們走了小道。
秦鋒卻說在青山口、河流口點燃煙火,阿敏就不會走這兩條路了,這不是與三國演義裡的情況相矛盾嗎對此秦良玉很是疑惑。
看出了這位女將軍的疑惑,秦鋒立刻解釋道“女真高層們喜讀三國演義,甚至拿來當兵書用,而阿敏這個人是出了名的殘暴、多疑,又喜歡自作聰明。
看到青山口、河流口有煙火升起,阿敏肯寧想到三國演義裡麵曹孟德敗走華容道的故事,而後自作聰明的放棄這兩條道路,如此正中下懷”
“既然如此,就按秦小將軍的計策來”
聽了秦鋒的計策,秦良玉沉吟片刻,點了點頭。
一則,幾天相處下來,秦鋒表現出來的謀略,的確讓人信服,相信這次也不會出錯的。
二則,大軍開拔之前,孫承宗特意向秦良玉交代過,讓她在排兵布陣的事情上,多聽聽秦鋒的意見,不會吃虧的。
孫承宗乃是兩朝帝師,看人的眼光不會出錯的。
考慮以上兩點,秦良玉才同意了煙火拒敵的計劃
四條道路,除去兩條,還剩兩條桃林口、界嶺口。
桃林口這條路近一些,而且一馬平川,比較好走。
界嶺口這條路略遠一些,中間還要過兩條河,比較難行。
二選一的情況下,阿敏會走那一條路呢
“以晚輩之見,阿敏九成九會走界嶺口”
“為何”
“很簡單,此人喜歡自作聰明,而越是這種人,越會做出舍近求遠、舍易求難的蠢事來。”
“話雖如此,還是穩妥一些比較好,不如由本將軍帶領白杆兵在界嶺口設伏,秦小將軍帶領天威軍在桃林口設伏,咱們雙管齊下、互相支援,如何”
“前輩言之有理,這樣安排最是妥當了”
對秦良玉的提議,秦鋒沒有反駁,而是同意了。
要知道,戰爭這種東西,充滿了偶然性和不確定性,一場風、一場雨、一時腦袋抽筋都可能改變戰爭的走向。
雖然自己有九成九的把握,阿敏會帶領人馬走界嶺口,可畢竟還有一分意外,而在戰場上,一分意外就可能導致滿盤皆輸。
因此上,分兵兩路,同時設伏,並由兵力較多的白杆兵們在界嶺口設伏,的確更穩妥一些
謀劃已定,休息一天之後,兩支人馬繼續行軍,並在五天之後,各自到達了指定位置,接下來,就是耐心等待獵物上門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